烏克蘭總理突然辭職 新執政聯盟或形成

【香港中通社4月11日電】烏克蘭總理亞採紐克10日下午在一檔名為“總理十分鐘”的電視節目中宣佈辭職,相關辭呈文本將於12日提交議會審議。

亞採紐克說,自己要辭去總理的職務,同時也強調對國家仍擔負責任。他認為自己的職權還可以更廣泛一些,不僅限於領導政府。

烏克蘭政府此前已經陷入執政困局。今年2月16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正式要求亞採紐克辭去總理職務,以重塑政府的信任。坊間有傳聞稱,烏克蘭總統和總理不和。波羅申科公開批評當前改革進展緩慢,政府的工作無法讓民眾滿意,同時也失去了執政聯盟的支持。不過,由於在議會投票中未獲得法定票數,亞採紐克當時得以繼續留任。在這之後,祖國黨、自助黨先後宣佈退出執政聯盟。再加上此前已經退出的激進黨,執政聯盟中只剩下了波羅申科聯盟和人民陣線。

烏法律規定,一旦執政聯盟失去議會多數,就必須進行重組,如重組失敗,總統將宣佈提前進行議會選舉。亞採紐克10日主動宣佈辭職,這表明烏各方政治力量就重組執政聯盟、政府總理人選以及內閣組成的博弈已經結束。至少,烏克蘭暫時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危機——提前選舉議會。

亞採紐克本人在辭職講話中也透露,現在烏議會已經形成了新的執政聯盟,新聯盟是建立在現政府提出的原則和目標基礎上的。這能保證在他辭職後烏克蘭政策保持穩定和延續。

有分析認為,亞採紐克此前能保住總理之位主要是因為美國的支持。那麼,他這次宣佈辭職是否意味著被美國拋棄?央廣網引述中國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孫壯志認為,現在不能這麼說。因為亞採紐克從2014年2月當選總理以後,執政一直飽受爭議。經濟上沒什麼建樹,政治上樹敵越來越多,形象越來越差。美國在烏克蘭政府背後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資金基本都是美國注入,亞採紐克執行的改革計劃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後台是美國)提供的改革計劃。所以,美國一方面認為亞採紐克沒有辦法使改革措施在烏克蘭實行,因為形象太差,威信太差,希望能夠找出替代者。另一方面,美國也不會放棄對亞採紐克的支持,畢竟亞採紐克在烏克蘭政壇上活躍多年,有很多資源。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採取“換將”的方式,但亞採紐克未來還是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