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國民黨的肌肉與靈魂

“城頭變幻大王旗”“幾家歡樂幾家愁”,用這些諺語形容近期臺灣政局也許再貼切不過了。當民進黨張燈結綵準備送蔡英文進“總統府”時,它的老對手國民黨則愁雲慘澹,不僅行政、“立法”大權旁落,還面臨民進黨迫不及待的黨產清算等政治追殺。“屋漏又逢連夜雨”的國民黨,是否將從此一蹶不振、亦或只是面臨政黨輪替的常態?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從國民黨自身找線索。若將國民黨比作人體,肌體與思維則是構成人體的要素。國民黨的“肌體”包含黨的組織體系、人財物等有形要素,體現為黨的“硬實力”;而思維或靈魂指的是國民黨政黨形象、意識形態等無形要素,體現為黨的“軟實力”。

國民黨的硬實力

政黨硬實力主要由黨員規模、組織體系、黨內民主化程度等構成。

黨員規模。2000年之前,國民黨號稱有250萬黨員。2000年敗選令其元氣大傷,黨員流失嚴重,2002年進行黨員重新登記時,只剩下約105萬黨員。但隨著不按時繳納黨費、不參與黨組織活動而視同退 黨的失聯黨員人數的增加,2013年6月,國民黨具有党權的黨員人數減至38萬人。而即將於今年3月26日舉行的党主席補選,國民黨有投票權的有效黨員數為32萬,比三年前再減少6萬人。民進党在2014年黨員人數約為14萬。從數量上看,國民黨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如何將黨員人數優勢轉化為政黨優勢,是其要解決的問題。

組織體系。組織體系是否合理,對一個組織的運轉效率有很大影響。國民黨在1952年改造後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准列寧”式政黨,並以“党國威權”統治臺灣,這也使得國民黨建立了與各級政府平行的黨務系統。在中央黨部,國民黨一級單位曾達18個,但在2000年失去政權及開啟改造進程後,國民黨組織架構出現重大調整。在中央層面,除設置党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及副秘書長、執行長外,常設業務單位減為七個委員會。在地方層面,國民黨基層黨部分為四級,即各縣市黨部(以直轄市、縣市為活動範圍)、區級黨部(以鄉鎮市為活動範圍)、區分部(以村裏為活動範圍)、黨小組。此外還有以退除役軍人、老榮民、現役軍人中保留黨籍者,以及這些人的家屬構成的黃復興黨部。黃復興黨部目前仍有約9萬名黨員,堪稱國民黨最大的專業黨部、輔選機器和鐵票部隊。但未來隨著老榮民凋零,現役軍人去政黨化,黃復興黨部似乎也難逃衰落的命運。國民黨內部對黃復興黨部的代表性也頗多質疑,甚至在其到底是國民黨未來爭取臺灣民眾支持的正資產還是負資產問題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爭論。

在政黨組織顯性結構背後,還有隱性的組織結構,即政黨中的派系,俗稱“小圈圈”。國民黨黨章黨紀雖禁止派系運作,但派系仍以人際關係為紐帶禁而不止。2008年後,國民黨形成了“以馬團隊和黨中央為一方,以王金平和部分本土派立委及地方派系為另一方”的權力生態。隨著黨內世代交替與權力轉移,黨內逐漸形成馬(馬英九)、王(王金平)、朱(朱立倫)、吳(吳敦義)等多股勢力。2016年“大選”慘敗後,國民黨內又浮現“本土VS深藍”的競爭格局,黨內代理人之爭與派系紛爭仍舊暗潮洶湧。

民主化程度。國民黨曾長期高度集權,這種高度集權的作法在民主化進程中逐漸對黨的活力造成損害。2000年後,國民黨開啟黨內民主化改造。一是党主席實現黨員直選;二是中常委結構更加多元,中常會不再是党主席一人主導的決策平臺;三是黨內逐漸形成一套公職初選提名制度,以黨員投票結合民調,且多數情況下民調所占份額更大的方式進行提名,這一方式被認為從制度上降低了“每逢選舉必分裂”的發生幾率。但國民黨在2016年“大選”前夕粗暴“換柱”,將首次通過初選制度確定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強行換下,無論做何種解釋,客觀上也造成了“破壞制度”的惡果。一旦制度成為由當權者掌握鑰匙的門鎖,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也就急劇下降,最終損害的將是党的權威與凝聚力。

軟實力又如何

政黨軟實力的核心是黨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源於政黨形象、意識形態、組織心理、政黨政策等無形資產。

政黨形象。“政黨的許多活動本質上都是塑造形象的活動”,政黨領袖的個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政黨的形象重合在一起。這就意味著領袖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党的形象。特別是華人社會有很強的偉人情結,故政黨領袖對政黨形象的影響力更大。2000年之後國民黨開啟改革大幕,力求改善政黨形象。特別是2005年首次直選党主席,由形象清新、有“不粘鍋”之稱的馬英九出任國民黨主席,使得國民黨逐步擺脫了“黑金政治”的包袱,飽受詬病的黨產得到加速處理,官僚習氣有很大改善,整個黨在民眾中的形象為之一新。但政黨形象與党主席關係密切也是把雙刃劍,當馬英九深陷執政困境、導致個人支持度及政治聲望大幅下降之後,黨的形象亦受到拖累。2008年以來,國民黨當局始終未能交出一份令民眾滿意的政績單,再加上綠營的煽動,導致國民黨被貼上“權貴黨”、“利益集團代言人”的標籤,讓國民黨形象不斷下滑、難以走出困境。

意識形態。黨的意識形態通常以政黨綱領表現出來,綱領就是旗幟,國民黨政治綱領是堅持三民主義理想,維護“中華民國”,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一。另一方面,為因應島內局勢與選舉需要,國民黨在現階段也強調“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理念,但也因此被質疑喪失理念。《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認為,“國民黨的党產其實不在於它有多少資產,而在於它的思想資產”;“以孫中山先生的政治理念為本色的追求,曾經在臺灣是官方的主流論述,但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在告別威權主義的躁動中,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理想性,卻像倒洗澡水時被丟掉的嬰孩一樣,被一股腦兒丟掉了”。

組織心理。國民黨因不團結付出過許多慘痛代價,被譏諷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2008年執政後,因政治權力分配而引發的黨內矛盾又開始從暗鬥走向明爭,國民黨內部不服從、陽奉陰違、個人利益淩駕於黨的利益、為個人利益犧牲整體利益成為一種上行下效的風氣。該弊端在府(“總統”府)院(“立法”院)關係的處理上顯現得淋漓盡致。馬英九與以王金平為代表的黨內勢力之間的芥蒂因“服貿協議”遲遲難以過關等或明或暗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並因2013年爆發王金平“關說案”而致馬王矛盾公開化,黨的團結互信受到嚴重損傷。這種惡性循環的現象又導致黨內多股勢力與執政團隊貌合神離,普通黨員也因黨內離心離德倍感失望。

政黨政策。隨著島內選民素質提高,選舉文化逐漸回歸理性,國民黨與民進黨在經濟、民生等議題上的政策趨同性不斷增強,雙方很難在內政議題上直接分出高下。而鑒於島內獨特的民意結構、歷史記憶與群體認同,雙方較量的焦點,很大程度上集中於兩岸政策領域。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秉持較為積極的大陸政策。在“統獨”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兩岸非國與國關係”,明確表示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臺灣獨立”。在經貿領域,增進雙方貿易與投資,推動《海峽兩岸經濟框架協議》及後續協商。在社會民間及文化交流等領域,拓展人員交流,強調中華文化傳承與血脈親情,嘗試教育領域“去獨化”。從效果看,兩岸政策是國民黨政績最突出的施政領域,島內民眾也普遍認可兩岸關係八年來取得的積極進展。但吊詭的是,在靚麗經濟資料的背後,臺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感與對國民黨的政黨滿意度均不增反減,這背後的癥結值得國民黨認真反思。

5.20後,國民黨將再嘗“在野”滋味,黨內要求檢討的聲音也會不斷發酵。國民黨對自身的前景應該感到樂觀還是悲觀,與其肌體和靈魂的健康程度息息相關。正如島內媒體所言,未來國民黨若能透過組織體系與價值論述的重建,提出“結合中國願景與臺灣主體”的新主張,其對選民的吸引力就不會喪失。

(王鴻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