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新政助推本澳平臺建設?

陳觀生

據傳媒日前報導,內地於本月 8日起實施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執行新稅制,來澳出席交流會的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吳慕貞認為,對跨境進口行業而言是一次洗牌,其中百貨類、3C類及體育用品會加稅,煙酒化妝品類商品則會減稅,不能簡單區分新稅制好壞,她稱,若循澳門管道進口煙酒化妝品類便是利好消息。

本澳跨境電商發展能否從新政中得到新的機遇?經濟局局長戴建業認為,本澳社會已形成積極參與電子商貿的氛圍,跨境支付及跨境物流亦基本暢順,政府對本澳電子商貿的持續發展感到樂觀。戴建業在粵澳跨境電商交流會上接受訪問。他稱,當局未來會加強推動本澳業界,尤其中小企加入跨境電商和利用互聯網發展自身業務,政府並正研究支持中小企加入電商平臺。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所有成員提出聯合建議,建議中央將橫琴自貿片區列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或比照執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政策,支持澳門企業借助橫琴連接內地市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型業態,打造中葡經貿合作重要平臺。

新政或改變跨境電商模式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在內地稅制改革前,跨境電商是政策的寵兒。2014年7月,海關總署接連出臺《關於跨境貿易贏商網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和《關於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的公告》、即業內熟知的“56 號”和“57 號”文,從政策層面上承認了跨境電子商務,也同時認可了業內通行的保稅模式,此舉被外界認為明確了對跨境電商的監管框架。在兩個文件公佈前,“6+1”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開放則給予了跨境電商稅收上的優惠政策,即通過跨境電商管道購買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繳納行郵稅,免去了一般進口貿易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

而根據新的稅改方案顯示,4月8日之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規定,單次交易限值提高至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

為何有此調整?據瞭解,當前,對於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在實際操作中會將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三稅合併,只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其總體稅負水準低於同類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和國產貨物稅負,形成了不公平競爭。

“跨境電商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新增長點,新政策主要目的是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貿易屬性,通過合理設置稅率水準,使新興業態與傳統業態、國外商品與國內商品的稅負更加公平。”業內人士表示,在稅差上與一般貿易適當拉平將利於跨境電商的全國性推廣,實現區域間和線上線下交易間的稅收公平性。

跨境電商稅收新政的影響正在進一步顯現,於是,玩家們開始迅速轉變姿態應對。業界預計將有幾種模式轉變。

一是新政促“跨境直郵”成海外網購首選物流方式。新政將落地實施,海購商品勢必面臨價格上漲,但這並不會對消費者日益強盛的海購熱情造成多少影響。目前,跨境電商物流方式主要分為跨境直郵和保稅備貨兩大類。保稅備貨模式的跨境電商以銷售低客單價的爆款商品為主;跨境直郵模式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多元的海外商品。據協力廠商資料機構尼爾森發佈的《2015跨境網購消費報告》顯示,41%的消費者偏愛“海外直郵”的海外購物發貨方式。新政實施後,跨境直郵將以穩定高效、商品多元、成本較低的特點得到消費者及跨境電商平臺的青睞,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平臺將圍繞跨境直郵這一通關模式進行相關佈局,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強的海購需求。

二是跨境進出口業務顯現政策差異。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2017年還將增長至8萬億元規模水準,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隨著進口B2C新稅制的實施,跨境進口B2C貿易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更有市場人士預測,近兩年大火的跨境電商進口B2C平臺將面臨洗牌。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卻將迎來新一波政策紅利。消息人士透露,一系列有很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將於今年相繼出臺。如大力清理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制訂收費的正面清單;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加大出口信保和融資支持力度,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對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應保盡保;鼓勵跨境電商等新型商業模式創新,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等等。業內專家認為:“總體的導向非常明顯,就是對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加大規範力度,對出口業務則積極鼓勵。”一系列即將出臺的政策將為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對於眾多從事跨境電商的外貿企業將構成實質性利好。

三是傳統外貿企業面臨轉型挑戰。儘管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對外貿企業而言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面對廣闊的海外市場,如何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消費習慣制定不同的產品和市場策略,面向海外市場的售後服務以及品牌推廣等都是美迪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外貿業界人士說,企業要想在海外立住腳跟,當地語系化運營是首要解決的難點,其次,則是品牌化管理。要想實現本土化,除了建立基於當地語言特點、風土人情的產品策略、行銷推廣和支付體系等,企業還應建立包括海外倉在內當地語系化倉儲、物流配送體系。也正是因為上述難點,企業更需要整個生態鏈的支援。從技術,到全球物流,到支付結算,再到行銷推廣的全球資源彙集於此,讓從事跨境電商品牌企業能夠一次對接整個生態鏈。 “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拓展全球市場的新通路,但沿用舊思維和舊方法卻很難成功。中國製造借跨境電商開拓全球市場的過程,也將促進中國製造本身的轉型升級。”

跨境電商於澳門優勢

從2014年以來,創業、o2o、互聯網+被高頻率提及,直到今年兩會達到高潮,將其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首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國家領導反復提及,互聯網+時代到來。跨境電商行業前景看好,但進入門檻也在提高,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在海外優質商品供應鏈能力,飛速發展的跨境電商在衝擊傳統的進口貿易和海外代購的同時,也在飛速發展過程中帶來行業的洗牌。o2o最本質的核心是商業社會的重構,把買方和賣方市場分離後強連接。跨境電商在品質方面優勢明顯。

有業界人士表示,澳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是最合適o2o跨境電商的平臺優勢明顯。首先,是橋樑優勢。多種因素使澳門與葡語系國家保持著傳統而廣泛的聯繫。7個葡語系國家遍佈4大洲,擁有2.6億人口,面積超過歐洲的總和。利用好與葡語系國家聯繫的優勢澳門優勢得天獨厚。其次歸僑、僑眷的資源優勢。澳門有擁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歸僑僑眷,他們擁有廣泛的社會關係,從事行業多元,發揮歸僑、僑眷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給予更多優惠政策,有助於澳門在跨境電商中異軍突起。

業界人士指,所有的商業是離不開傳統的,在跨境電商中澳門人更適合做平臺角色。其關鍵在於電商的商業模式、產品、管道、使用者和內地如何更好的融合,需瞭解內地需求,雙向的產品和管道整合,使用戶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進而發展形成以大資料平臺整合的基礎促進澳門電商發展。隨著互聯網發展,加上澳門與內地經貿關係日益緊密。2014年面向港澳實現區域深度融合的廣東自貿區成立等一系列有利條件,對澳門發展跨境電商帶來諸多利好。澳門應緊抓這一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利,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橫琴島開發建設、澳門-珠海通關便利等條件促進做好澳門電商的發展。

電商進出口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橫琴自貿區成立令本澳在這個問題基本迎刃而解。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橫琴將以葡語系國家為突破口,協同澳門共同探索如何在貨物通關、商品檢驗檢疫、品質標準、電子商務等領域與葡語系國家建立合作機制,同時搭建與葡語系國家的貿易平臺,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內地企業對外投資的視窗和綜合服務平臺。

橫琴自貿區作為連結粵港澳的金融貿易服務中心,針對跨境電商的痛點——清關問題,也在積極推進一系列政策,以促進跨境電商的落地。拱北海關在橫琴區宣佈,為支持橫琴建好自貿片區,該關已圍繞支援粵港澳深度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推出4方面18類措施。  趙民說,自貿橫琴片區正在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立葡語系國家(地區)商品交易平臺和拉美國家經貿平臺。為此,拱關海關除了支援澳門成批雜項食品、日用百貨、裝飾用品等小商品通過“簡化歸類”、“匯總申報”等快捷通關方式進入橫琴外,還將支援橫琴提供葡語系、拉美國家商品保稅倉儲物流、展示交易服務,發展雙邊貨物貿易,支援橫琴建設葡語系國家商品交易平臺和拉美國家經貿平臺等。

據瞭解,在該關新推出的措施中有6類涉及創新海關監管制度,促進貿易便利化。其中包括創新通關、稅收征管、保稅加工監管、企業管理制度及提升口岸管理效能、深化區域通關一體化等涉及海關監管各領域和內外部協作等,其重點是支持橫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開展文化藝術品、生活消費品的倉儲物流、保稅展示交易等服務,支援港澳會展企業開展跨境會展服務等。

據介紹,澳門、拱北海關正在積極探索“一地兩檢、監管互認”,並將全面推進電子單證格式統一。同時,拱北海關也將落實國家“三互”大通關建設,全面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試點口岸查驗機制創新和口岸單位綜合執法。根據海關總署部署,年底將建成陸路口岸“單一視窗”。橫琴籌建進口商品直銷體驗中心

據悉,橫琴正在橫琴大橋二線通道建設進口商品直銷體驗中心,同時配套建設相應的電商平臺,意味著橫琴“海淘”的願望或將實現。據瞭解,橫琴進口商品直銷體驗中心位於橫琴二線通道出島綜合樓,共兩層,一層為商品直銷中心,二層為部門辦公所用。至於進口商品直銷體驗中心採取何種建設模式呢?據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橫琴堅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無縫對接澳門、在優惠政策傾斜澳門、在產業用地保障上協力拓展澳門、在營商環境營造上趨同澳門,有力促進了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

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面對如此巨大的發展機遇,能否成功搭上跨境電商發展的順風車,就看澳門如何把握了。

借跨境電商造中葡經貿平臺

一直以來,買方賣方的資訊和地位就是不對稱的,直到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常規邊界,平等甚至對話的商業社會擺在我們面前。讓機遇的垂青有多近就有多遠;讓餡餅的陷阱有多遠就有多近。時代關口澳門需要把握機會做好跨境電商這塊大蛋糕。對於跨境電商這個話題,本澳社會要討論的不是要不要做跨境電商,而是如何更快、更準確地進入跨境電商的融合與發展,與國際接軌,與時代接軌。跨境電商持續發展是天然必然的結果,澳門作為紐帶地位明顯,將迎來一個跨境電商的偉大時代。

本澳努力打造中葡經貿平臺,發展跨境電商是其中一個較為可行的途徑,首先因為本澳有葡萄牙的文化背景,與非洲、南美等葡語系國家交往便利;其次,澳門雖然地方少,但勝在資金相對充裕。一方面利用澳門與橫琴自貿區優勢,同時利用內地互聯網+發展成熟的優勢,借助跨境電子商務將葡語國家產品帶到全國各地。另一方面,缺乏科技人才,但內地人才眾多,宜在金融方面著手,依靠橫琴或通過某種形式令跨境電商有國際認可的支付平臺,以方便促進貿易。

電商平臺的建設將為澳門中小企業、傳統產業打開新的市場與天地。這是助力澳門經濟實現多元發展、打造經貿平臺的最好引擎。澳門有經過數百年市場經濟浪潮沖刷沉澱下來的優質商品,也有源源不斷從葡語國家彙聚而來的特色“洋貨”,這是澳門發展電商經濟的基礎與底氣。澳門是個只有30平方公里的小城,但大珠三角地區的1億客戶以及有海外進口商品需求的6億內地線民都是澳門電商的潛在市場。

雖然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業務的迅猛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如果管理不當也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當前本澳跨境電子商務與支付業務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政策及法律缺陷。(1)電子商務交易歸屬管理問題。從電子商務交易形式上分析,純粹的電子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服務貿易範疇,國際普遍認可歸入GATS的規則中按服務貿易進行管理。對於只是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完成定購、簽約等,但要通過傳統的運輸方式運送至購買人所在地,則歸入貨物貿易範疇,屬於GATT的管理範疇。此外,對於特殊的電子商務種類,既非明顯的服務貿易也非明顯貨物貿易,如通過電子商務手段提供電子類產品(如文化、軟體、娛樂產品等),國際上對此類電子商務交易歸屬服務貿易或貨物貿易仍存在較大分歧。但本澳缺乏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甚至還未有立法的意願,對電子商務涉及到許多問題難以把握。(2)交易主體市場准入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業務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將商務輻射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使經濟金融資訊和資金鏈日益集中在資料平臺。一旦交易主體缺乏足夠的資金實力或出現違規經營、信用危機、系統故障、資訊洩露等問題,便會引發客戶外匯資金風險。因此,對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業務參與主體進行市場准入規範管理極其重要與迫切。(3)支付機構外匯管理與監管職責問題。首先,支付機構在跨境外匯收支管理中承擔了部份外匯政策執行及管理職責,其與外匯指定銀行類似,既是外匯管理政策的執行者與監督者;其次,支付機構主要為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提供貨幣資金支付清算服務,屬於支付清算組織的一種,又不同于金融機構。如何對此類非金融機構所提供的跨境外匯收支服務進行管理與職能定位,急需金管局在法規中加以明確,制度上規範操作。

內地的跨境電商新政目的是令這個行業進一步規範化,在之前的跨境電商發展大潮中,本澳或者錯過了一些機會,但規範化後的跨境電商可能令本澳的優勢條件得到發揮,或者有助本澳落力打造的中葡經貿平臺發展,特別是在中國產品走向國際方面。而且跨境電子商務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也符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要求。只要本澳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本澳發展跨境電商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