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億VS五萬億:兩輪政府投資有何不同?

2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15年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5萬億元,規模已超2008年的四萬億投資計劃。那麼,這兩次巨大的投資計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五萬億投資計劃由來

11大類重大工程包起始於2014年11月26日。這一天,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交通等7個領域項目建設。隨後,圍繞著這7大領域,國家發改委推出7大類重大工程包。

七大重大工程包為何選擇在2014年11月推出?一句話說,是因為當時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有滑出新一屆政府調控區間的苗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2014年11月開始,政府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數十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短時間內密集下達。

但這7大工程包顯然沒有起到預想中的效果。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2014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幾乎拉出了一個45。的下行斜線。

到了2015年7月,決策層和相關部委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進行摸底後,發現7大工程包效果似乎仍不理想。於是,從2015年7月開始,7大工程包的小加強版被推出,這便是“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新型產業”、“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4個新的重大項目工程包。

這是中國近10多年來調控史上從沒出現過的一幕:中央投資計劃不斷發力,但整體投資卻一路向下,進而讓整個實體經濟不斷承壓。

二、五萬億和四萬億有何不同

當然,中國推出5萬億有效投資,有其現實需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2014年年初便反複對外界表示,中國的政策工具箱裏儲備有充足的彈藥,一旦經濟滑出政府調控和容忍區間,會毫不猶豫出手。

2016年春節後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再次“斬釘截鐵地”說,“中國經濟仍有巨大的潛力:我們有這麼高的儲蓄率,這麼大的迴旋空間,一旦經濟真的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苗頭,該出手時我們會果斷出手。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異常複雜,所以我們要更加主動作為,‘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

這表明,盡管政府強調不會再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計劃,但其實也始終沒有忽略投資這個對中國經濟屢見奇效的非常規武器。目前這一輪5萬億投資計劃仍在發力。

問題是:為什麼2008的四萬億投資計劃可以快速將中國經濟拉出危機,而2014年年底開始至今的一輪五萬億投資,看起來卻“收效甚微”?

表面上看起來,兩輪投資似乎並無太大區別:同樣是以規模浩大的“鐵公基”領域投資為抓手;同樣是財政擴張打頭陣、後加貨幣政策馳援。但兩次的投資手段、投資目的、面臨局面、伴生困難和投資效果均大不相同。

這裏稍作提醒,“四萬億投資計劃”和“投資穩增長惠民生計劃”的稱呼,均為市場或民間表述。二者官方表述分別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和“¨大類重大工程包”。

l、投資手段:

四萬億投資計劃核心發力點是:“鐵公基”,基本單核驅動。

五萬億投資發力點是:民生工程+新興產業+消費工程+製造升級改造工程+鐵公基。五大領域精准發力,搞刺激,但不搞大水漫灌。

2、投資目的:

四萬億投資計劃核心目標:穩增長。官方提法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陝增長。”

五萬億投資核心目標: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官方提法為:“加大重點領域有效投資,發揮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作用。”

3、面臨局面:

四萬億投資計劃:需要應對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

五萬億投資:需要應對全球經濟複蘇低迷,國內需求不振,人民幣貶值,產能過剩,負債率過高:供給側改革等諸多複雜因素疊加困難局面。

4、伴生困難:

四萬億投資計劃:危機來勢猛、擴散快、影響深;

五萬億投資:資本市場波動、匯市、房地產等行業去庫存壓力;產能過剩,資本市場低迷,社會投資意願不強,內外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諸多新改革紅利尚待釋放。

5、投資效果:

四萬億投資計劃:短期內使經濟迅速好轉,製造業快速得到複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實現了從2009年29,95%到2010年12.06%,再到2012年20.29%的V型反轉。

但也有批評認為,四萬億投資計劃使中國錯失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期,並帶來通貨膨脹和巨大的地方債務,使中國的要素價格變得極度扭曲,生產率水準急劇下降,整體競爭力迅速降低。

五萬億投資:投資與改革並行。通過加大有效投資,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解決了“短板”、民生重點領域和亟須解決的問題,同時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結構“更為均衡”。通過諸多傳統動能,確保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增加公共產品、增強發展後勁。

那麼,此輪五萬億投資是中國在為上一輪四萬億投資計劃之後的危機和後效應買單麼?

需要注意的是,此輪投資為穩增長的帶動效應並沒有預期的明顯;亟待政府通過改革,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度;通過各類綜合手段,調動地方對投資項目的執行積極性。

上述5個方面的不同,導致兩輪萬億投資計劃的效果大大不同。很顯然,此輪五萬億投資,需要面臨的局面和解決的問題,都比四萬億投資計劃要複雜很多,這需要政府拿出更富精准性和技巧性的手段。

三、效果不同的症結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不能被忽視。

五萬億投資與四萬億投資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四萬億幾乎全部形成實際投資,並且在地方和各行業巨大的投資沖動下,這場盛宴導致最終投資規模遠超4萬億。

也就說,其實是4萬億投資溢出和帶動效應幫助中國經濟度過了當時的危機。而此輪五萬億投資計劃中,除了這最終完成的五萬億,其溢出和帶動效應非常弱。

最明顯的証據是:盡管國務院多次要求各地要盡快確保項目落地開工,但實際上,有不少項目卻因為資金、土地、審批甚至不作為等主客觀原因,遲遲未能落地。這又進一步拖累了五萬億中央投資計劃對社會資本的帶動效應。

這是兩輪萬億投資計劃實施效果不同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再加上,政府和企業的債務壓力、積重難返的產能過剩、以及更為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諸多綜合因素導致:此輪五萬億投資雖然更加“快准狠”,但依然未能讓中國經濟築底回升。

總理李克強在今年2月14日的春節後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當前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對我國經濟帶來很大壓力,這是客觀因素;但另一方面,各地方、各部門也要從主觀上尋找原因。現實工作中還存在不少項目批了、錢撥了,卻遲遲開不了工等問題,今後需要進一步加大抓落實和督查力度。”

李克強的這番表態,既指出了5萬億投資遲遲不見效的症結,也道破了此輪投資要想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