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太“十三五”好戲連台: 載人航太•探月探火•空間應用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22日在北京出席首個“中國航太日”新聞發佈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中國航太事業發展計畫。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航太“好戲連台”。許達哲介紹說,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嫦娥四號”任務全面啟動,“嫦娥五號”進入決戰階段,北斗導航系統加速全球組網。

此外,無毒無污染大推力的“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發射對接。高分三號衛星、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以及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空間科學新型衛星將實施發射。

上述計畫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備受關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許達哲表示,火星探測是空間科學界和航太界共同關注的重大方向,該項目已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批復,這將是中國在真正意義上邁入深空探測。

許達哲說,計畫在2020年左右,即把握住火星每26個月才有一次的發射視窗期,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一步實現繞火、著陸及巡視,對火星土壤、環境、大氣等進行研究,繼而研究人類生命起源。”

此外,中國航太事業的“時間表”還有:2020年左右,完成載人航太、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分觀測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25年前後,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資訊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產業化發展;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太強國之列。

“‘十三五’是中國航太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今年將編制《航太發展“十三五”規劃》和《空間科學“十三五”規劃》,發佈第四版《中國的航太》白皮書。”許達哲說,除實施已有的航太重大科技專項,還將考慮深空探測與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特別是明確了要開展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階段的立項已被批復”。

許達哲指出,儘管航太工程研製任務十分繁重,但“十三五”及未來一段時期,除了以航太工程技術創新為主體,還將大力推動空間應用、空間科學這“兩翼”,將做強航太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互聯網和衛星應用的新業態,並且取得一批空間科學原創性成果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