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判斷營養缺乏不靠譜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或孩子缺乏某種營養素呢?這實在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人們又確實需要找到簡單的方法。於是,現在流傳著各種各樣判斷營養素缺乏的方法……

從專業人員的角度看,很多方法都是不靠譜的。有的毫無價值(★★★★★),有的僅僅有一點兒參考價值,但不足以下結論(★★★★☆)。至於是否缺乏 某種營養物質的靠譜判斷,是一個複雜 問題,要麼沒有簡便易行的方法,要麼 雖然有方法但很多醫院不開展。這都給 一些不靠譜檢測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機。 目前已經有一些靠譜的檢查指標陸陸續 續在很多醫院應用,如血常規(判斷是 否貧血)、血漿總蛋白、白蛋白和前白 蛋白、血清鐵蛋白(判斷是否缺鐵)、 血清維生素D水準、血清葉酸水準、雙 能X線法骨密度檢測(判斷是否骨質疏 松)、血清鹼性磷酸酶(判斷維生素D營 養狀況)等。除了這些化驗檢査之外, 營養師們還採用膳食調查的方法評估個 體營養狀況,發現可能缺乏的營養素。 這種方法要求詳細瞭解個體飲食情況, 特別是一些針對性的食物攝入情況。

面診(不靠譜指數★★★★★)

看一個人的臉色和氣色,再加上斑點或老年斑,以及眼睛、口唇、鼻子等外表,就判斷缺維生素B或缺鈣,這無異於胡扯。因為這些營養素的缺乏往往並不影響臉色、氣色或斑點。

缺鐵性貧血的確會導致臉色蒼白,但臉色蒼白卻未必是貧血。要想知道是否缺鐵性貧血,你得檢查血常規。這就好比,人死亡時,瞳孔的確會放大,但瞳孔放大卻未必是要死,還有可能是點了散瞳藥物。

指甲下的“小月牙”(不靠譜指數★★★★★)

指甲下方白色小月牙(慚愧的是,學醫20多年,有記者問我那個“小月牙”學名叫什麼的時候,我居然不不知道,問了幾個醫生,也和我一樣“無知”),被很多人高度關注。根據其大小、性狀、顏色,以及變化,就能判斷一個人身體是否有問題,更絕的是判斷缺乏某種或某些維生素。

理論上,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比如頭髮、皮膚、耳朵、眼睛等都與身體的整體健康有關,所以手指甲上上的小月牙與身體健康有關也不足為奇。但這種關係是很不密切的,不能據此作出判斷。如果你真關心身體健康的話,你得關注(比如體檢)肝臟、心臟、腎臟、肺臟、骨骼、肌肉、脂肪等重要部件,小小月牙不看也罷。

試圖根據小月牙判斷出缺鐵,還是缺鈣,或者缺其他營養素,這就無異於發夢了。

指甲上的斑點、起楞(不靠譜指數★★★★☆)

一些嚴重的營養缺乏病(如缺鐵性貧血等),以及一些嚴重的礦物質中毒病(如硒中毒)的確會使指甲出現嚴重的異常,如反甲(指甲曲度向上)、脫甲、指甲變薄破碎等。而且,營養素缺乏常常會影響皮膚(也包括指甲)的健康。但是,指甲白斑就是缺鈣,指甲起楞就是缺某種維生素,這種判斷仍然不太靠譜。

我的意思是,指甲或皮膚品質不好,有小小異常,很可能是與營養缺乏或失衡有關,但不能據此判定具體問題是什麼。

化驗頭髮(不靠譜指數★★★★★)

檢測頭髮樣品中鋅、鐵、鈣、鉛的數值,並由此判定缺鋅、缺鐵、缺鈣或鉛中毒,這無異于騙錢。頭髮裏各種元素的含量,受到灰塵、是否洗髮、洗髮水品質、當地空氣品質、飲水品質…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並不能代表體內各種元素的實際含量。

而且,頭髮裏各種元素的數值基本與血液中同一元素的數值無關。尤其是,頭髮裏的各種元素的數值並不能反映當下血液(身體)的情況。

血液微量元素檢測(不靠譜指數★★★☆☆)

化驗血液樣本中鋅、鐵、鈣、鉛等元素的數值肯定要比頭髮樣本靠譜。但是,除了血鉛之外(檢測血鉛必須到有資質的實驗室或醫院),其他元素整體診斷價值不高。因為血液中的鋅、鐵、鈣檢測數值的高低並不能準確地、及時地反應體內同一元素的多少。所以,單獨依靠這些檢測數值來診斷缺鐵、缺鈣或缺鋅等是不行的。

血液微量元素檢測,必須再結合飲食評價、症狀或體征等,才能做出靠譜的綜合判斷。

“一滴血”檢測(不靠譜指數★★★★☆)

現在,利用顯微鏡(再配合電腦成像等)觀察一滴血的形態,如紅細胞的聚集性、血粘稠度、血栓塊、血脂、膽固醇結晶等,是受很多商家推崇的檢測手段,據稱可以診斷亞健康狀態。

至於這種儀器是否能診斷亞健康狀態,我就不在這裏討論了,但是我要說,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準確判斷是否缺乏某種營養素。除了血脂(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等)會明顯影響血液的外觀(嚴重時不用顯微鏡,肉眼就可以看到)外,其他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基本不會影響血液的外觀。

有必要普及一下,任何科技手段都必須放到歷史中去評價。比如,在古代,“滴血認親”是一種比只看長相或胡亂猜疑更客觀的方法,但如果在今天仍然使用這種方法,就無異於害人了。因為今天我們已經有“DNA檢測”這種準確率達99.999…%的方法了。任何檢測可能都是相對準確的,那些曾經的科技手段,診斷疾病的手段,判斷營養缺乏的方法,都要被淘汰、更新。我們應該使用更好的、更客觀、更準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