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信詐騙發家史

公安部刑偵局一位辦案警官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兩岸跨境電信詐騙集團的詐騙手法不斷升級換代,甚至有專門的點子公司針對國家經濟政策和社會熱點問題為犯罪人設計詐騙方法。從最原始的中獎、消費資訊,發展到「安全帳戶」匯錢、綁架、電話欠費、補貼退稅等,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從早期的利用普通手機向不特定手機號段撥打電話、群發短信的「亂槍打鳥式」詐騙,發展到在互聯網上使用任意顯號軟件、顯號電臺等高智慧型詐騙

肯尼亞電信詐騙案的爆發,讓人驚訝台灣詐騙集團的「神通廣大」。

事實上,中國公安部門近年所破獲的大型電信詐騙案,幾乎都有臺灣人涉案,其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可謂行騙天下。

據臺灣「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資料顯示,除大陸每年被騙走上百億人民幣外,日本、韓國、澳洲、東南亞各國逾20億人口,都成為可能被詐騙的對象。

騙子「登陸」

臺灣的電信詐騙犯罪,要從上世紀90年代

據臺灣警方公開資料顯示,臺灣電信集團詐騙始於家族型態的金光黨。金光黨原意是利用假的黃金,或是以鍍金的方式,引誘被害人上當的詐騙群體,後來成為臺灣詐騙集團的代名詞。

電信詐騙犯罪始見於1997年。當時的詐騙手段較為簡單,作案範圍也相對狹窄,主要在臺灣本地進行。臺灣「內政部警務署」提供的「警政統計年報(1997年-2013年)」顯示,臺灣地區詐騙犯罪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上世紀90年代末期,臺灣移動電話普及,詐騙集團隨即衍生出香港馬會、刮刮樂、六合彩等中獎資訊的形式作案。隨後是「親情」詐騙,比如謊稱被害人子女被綁,要求付款贖人等。

臺灣「警政統計年報(1997年-2013年)」顯示,1997年-1999年,臺灣電信詐騙處於低水準發展期,該階段詐騙犯罪發案數基本維持在3,000-4,000件/年的態勢。

2000年後,假冒網購和電視購物的電信詐騙模式,躥升到島內詐騙案發案率第一位。2000年-2003年這段時期,民進黨對台灣社會治理束手無策,電信詐騙幾近瘋狂,詐騙犯罪發案數呈現大幅度增長,此階段被視為迅猛發展期。

2004年後,拜移動通信技術所賜,手機「王八卡」開始滿天飛。作案手段是盜取他人證件或以人頭辦理月租型手機號,再轉賣給他人使用,幾乎全作為非法用途。

臺灣警方披露,2006年平均每天有7個人被騙,每人平均被騙金額局達25萬元新台幣,這還只是報案的數位,不包括自認倒楣的人。

隨後,假冒公務機關的詐騙案件逐漸抬頭,最具代表性的案件是2009年臺灣警方破獲兩個假冒偵辦陳水扁家族洗錢案「特偵組」的詐騙集團。該詐騙集團佯稱受害人的帳戶已牽扯進扁家洗錢案,務必要將所有存款交由「特偵組」保管,其不法所得共3億餘元新臺幣。

臺灣民眾反詐騙呼聲越來越強烈,臺灣當局開始加大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以台灣「反詐騙跨部會協調會議」為起始標誌,對詐騙犯罪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如「110(後改為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各地方法院檢察署的「查緝電話詐欺恐嚇專案小組」等,有效地遏制了詐騙犯罪的幾何式增長。

2009年,在臺灣當局加大打擊力度,並對民眾個人資訊進行保護的背景下,臺灣電信詐騙集團開始向其他地區轉移,首選地是大陸。

與臺灣警務部門的資料不同,公安部門掌握的資料顯示,2000年時,臺灣電信詐騙集團就有「登陸」跡象。當時,為了改善兩岸通信條件,臺灣移動電話業開始在福建般信號台,以方便兩岸人的通信,這也為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團夥開闢了新的詐騙路線,他們紛紛將詐騙基地轉移至福建,從福建向台灣島內的人實施詐騙。與此同時,大陸沿海出現少數不法分子使用短信「群發器」,晝夜不停地發送假短信。

大陸公安部門認為,臺灣電信詐騙集團進入大陸,主要是逃避臺灣警方的打擊。詐騙集團進入大陸後,初期以福建為基地,到廈門建立機房,隨後泉州、安溪就發展成此類犯罪的大本營,亞洲最繁忙的基站即坐落於此地的魁鬥鎮。此時,詐騙對象仍以臺灣本土人士為主。

這一時期,臺灣每年有高達4萬多人被詐騙。島內媒體稱,臺灣當局轟轟烈烈反詐欺,詐騙集團卻躲在大陸日入斗金。

2004年後,隨著大陸經濟騰飛,逐漸富裕的大陸民眾成為其鎖定的詐騙對象。詐騙分子逐漸向大陸其他經濟發達省份滲透,並迅速與大陸詐騙分子結合,開始兩頭騙。

隨後,詐騙集團在全國範圍內蔓延,愈演愈烈。公安部門對此詐騙犯罪形式不斷打擊,但收效甚微。

由於兩岸警務部門各自嚴厲打擊,臺灣電信詐騙集團的作案手法發生了變化:在大陸設立窩點,詐騙臺灣民眾;在臺灣設立窩點,詐騙大陸民眾。公安部研究電信詐騙的-位人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這一時期,臺灣電信詐騙集團利用兩岸司法空當逃避打擊,瘋狂作案。

2009年,兩岸簽署《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警方開始聯手打擊詐騙集團。由於大陸刑法對詐騙罪相關規定較為嚴厲,詐騙機房開始從大陸轉移到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使得原先集團首腦設於臺灣、旗下作業集團盤踞於大陸的跨境犯罪形態,逐漸演變成為集團首腦設於台灣,而犯罪作業的範圍開始涵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駭客四處盜取個人資料。臺灣電信詐騙集團迅速與其聯手,並整合全球簽賭網站的贓款洗錢集團共同犯案,詐騙組織中多國犯罪成員參與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成為其擴張的變種形式,詐騙版圖進一步擴大。他們在日本、韓國、斯裏蘭卡、土耳其等亞洲國家架設機房,甚至遠赴歐洲希臘、非洲的埃及、南非,大洋洲斐濟、澳大利亞。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多明尼加、尼加拉瓜、巴拿馬、薩爾瓦多、巴拉圭等國,也都有臺灣電信詐騙集團在當地架設的電信縮,以跳接方式躲避查緝。

有意思的是,詐騙集團的出走,竟讓台灣警方反詐騙的技術和成效受到各國警方重視,多次派員來台取經防制,臺灣也因此和越南、泰國簽下警務和司法上的協定。

騙術「三步走」

臺灣詐騙集團為何得以快速地擴張?

公安部刑偵局一位辦案警官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隨著金融、通信工具的多元化、便利化、國際化,兩岸跨境電信詐騙集團的詐騙手法也「與時倶進」,不斷升級換代,甚至有專門的點子公司#對國家經濟政策和社會熱點問題為犯罪人設計詐騙方法。從最原始的中獎、消費資訊,發展到「安全帳戶」匯錢、綁架、電話欠費、補貼退稅等,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從早期的利用普通手機向不特定手機號段撥打電話、群發短信的「亂槍打鳥式」詐騙,發展到在互聯網上使用任意顯號軟體、顯號電臺等高智能型詐騙。

據臺灣「內政部警政署165專區」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臺灣地區排名前十的詐騙手段中,利用電信手段進行詐騙的占了絕大多數,如假冒機構(公務員)詐財、猜猜我是誰、拍賣(購物)詐財、假推銷、假綁架(恐嚇)詐財、假借親友出事勒索(詐財)、中獎通知(六合彩)、假借催討欠款,此外還有色情應召詐財、郵件未取、「芭樂票騙貨」等詐騙手法。

早年的詐騙手法簡單,不需準備太多工具就能輕鬆得逞。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眾對金光黨已有警覺,刮刮樂也已式微,詐騙集團轉而開發「新技術」。

現在的作騙集團分工細緻,除了幕後金主、指揮首腦,機房、車手(中間人)、人頭戶等,軟硬體兼具,各司其職,行騙過程就像是一出精心設計的話劇,騙徒個個都是能說善道的演員。尤其是冒充公檢法的行騙手法,在大陸幾乎橫行無阻。

據兩岸警方分析研判,組成一個電信詐騙集團,必須掌握3種核心技術。分別是「網絡嫁接電信機房」「CALL客話術」,還有「提款車手」此外,還得配合「駭客盜取個人資料」「地下洗錢」兩大集團,才能順利運作。這些關鍵技術絕不外泄。

公安部刑偵局研究電信詐騙的陳姓警官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電信詐騙犯罪不是單一犯罪,而是結合金融、科技的複合體,是一種高級犯罪。「特別是幕後制定騙術劇本的犯罪嫌疑人,對心理學的研究不亞於科班出身的專家學者。」

一般而言,精心策劃的詐騙始於架設電信機房。從早期出現的移動電話「王八卡」的移動電話機房,經過二類電信、網路電話的演變,兩岸民眾現在接到詐騙集團的電話,都是通過國外架設的網站,層層變造轉接而來。而這種關鍵的機房架設,一定是由臺灣人包辦,很少假手外人。

第二步是制定詐騙話術,培訓話務人員。這段期間,培訓話務人員猶顯重要。上述陳姓警官表示,由於詐騙物件鎖定的是大陸民眾,故口齒伶俐,會講普通話(國語)的大陸和臺灣人士通常是被招募的對象。

招募完成後,緊接著就是專業培訓。據陳姓警官透露,詐騙集團成員每週一到週六集中住宿,都過著軍事化管理的生活,訓練口才和騙術以及大陸口音,平常不得對外聯絡,只有星期天才放風休假。

培訓完成後,如同影視作品中導演分配角色一樣,會根據培訓期間的表現,給每人分配騙術劇本所設定的角色。

比如在冒充公檢法人員的騙術中,有假扮司法人員的演員組和負責賬目的財務科。在演員組裏,也明確規定誰專職扮演員警,誰專職扮演檢察官、法官。

行騙時,演員組裏分工有三個等級,第一級演公安,第二級演隊長或公安局長,第三級演檢察官。警方說,飾演大陸公安的話務員臺詞最少最簡單,只要告訴民眾涉及不法案件,現在要被調查。如果對方不信就一拍兩散,上鉤就會交給「隊長」來說明。隊長臺詞較多,臨場狀況也多,待受騙人入套後,再由「檢察官」來收尾。

「檢察官」責任最重,他要說得活靈活現,口氣充滿權威還要循循善誘,而且重視細節,為求逼真,騙徒往往設計了各種背景聲。「檢察官」的角色,只有具有相當經驗者才有辦法勝任,當然也多是由臺灣人扮演。所招募的大陸人士,至多只能演到第二級。

據陳姓警官介紹,飾演「隊長」「局長」「檢察官」的台籍犯罪嫌疑人,熟諳受騙人心理、大陸刑法法條、大陸公檢法辦案程序,以及大陸公檢法辦案人員各層級說話的口吻。有時,台籍犯罪嫌疑人都會出現錯覺,認為自己就是大陸公檢法系統的「隊長」「局長」和「檢察官」。

受騙人經此一輪電話轟炸洗腦後,很多就亂了方寸,一步一步走向臺灣電信詐騙集團早已精心設定的圈套。不只一般民眾,很多高級知識份子,有時也會中計。

「檢察官」得手後,最後的環節是通過「車手」提款。為安全起見,一般不會在大陸提領,而會在第一時間指示在台「車手組」拿著「銀聯卡」提現。其中,車手匯兌、吸收和控制都是「學問」。

臺灣電信詐騙集團的奸詐,加上其家族經營的模式,讓境外人士難以打入核心。

黑幫滲入

在臺灣警方近幾年破獲的針對大陸的電信詐騙案中,或多或少均有臺灣黑道的影子。

2013年11月6日、臺灣刑事局宣佈逮捕一個跨及兩岸的電信詐騙集團,其中的謝姓主嫌曾是新竹涉黑四海幫堂主,借此吸收小弟,進行暴力討債、高利放款、賭場利益與詐騙集團等。

此人涉嫌在臺灣組成電信機房專詐大陸民眾。據臺灣警方披露,自2012年始,該集團涉足「詐騙事業」,假冒大陸警方、法院的身份,專騙大陸民眾。

2015年9月20日,臺北市警方抓獲專騙大陸人的14名詐騙嫌犯,其中20歲的團夥首腦常偉政,其父是台中角頭大哥方敏懿,早年也是靠詐騙起家,十多年前就在台中組詐騙集團。常偉政耳濡目染「繼承」父親衣.缽,找人假扮大陸公安、金融監管局,以涉洗錢案需監管帳戶為由,詐騙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民眾。常偉政旗下的「車手頭」有十多人,每人各自再管理5至10名車手。此人旗下成員超過百人,是規模龐大的詐騙集團,兩年多來至少詐騙逾億元台幣。

儘管公安部門鮮有公佈已破獲臺灣電信詐騙案中有黑道染指,但據公安部一位審訊專家透露,台籍犯罪嫌疑人曾供述,某黑道幫派原已沒落至臺灣四大黑道組織之末,滲入電信詐騙業務後,其排名飆升。

事實上,透過兩岸破獲的電信詐騙案的關鍵環節不難發現,詐騙集團必須借助地下錢莊迅速提現,方能成功完成詐騙,而地下錢莊及匯兌業務本就是黑道組織所擅長的傳統業務。

(席志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