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禽銷售難排除禽流感 人禽分隔有效降低風險

【本報訊】當局重申,人禽分隔有效降低公共衛生風險,可令禽流感對本澳市民的威脅下降至最低程度。

活禽銷售無法排除感染禽流感

議員施家倫口頭質詢當局以冰鮮禽取代活禽的迫切性。民政總署代主席李偉農回應,應近年禽流感疫情的變化,本澳採取了多項禽流感預防、監察和控制措施,為防範禽流感傳入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大大降低爆發大規模禽流感的風險。2014年本澳曾先後兩次分別於批發市場留置活雞檢疫樣本及街市家禽零售攤檔的環境樣本中檢出H7亞型禽流感病毒;今年的2月及6月,本澳亦已先後兩次於街市家禽零售攤檔的環境樣本中檢出H7亞型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對本澳居民健康及社區衛生構成之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他說,現時是隨機抽檢進口活禽,不可能檢驗每隻進口活禽,無法確保所有進口活禽沒有感染禽流感病毒,且現行的活禽銷售模式不能避免公眾與活禽接觸,仍無法排除本澳社區發生人類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

他強調,加強檢驗檢疫並非防疫的萬全之策,特別是禽流感病毒持續出現變種,更防不勝防,實有需要採取長遠策略以防範禽流感,目前最有效杜絕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方法,是將人與禽鳥分隔,故民政總署提出“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政策,並以“人禽分隔”作為政策的目標。該政策之實行,可有效切斷禽流感在人和活禽之間的傳播鏈,減低禽流感在社區爆發的可能性,令禽流感對本澳市民的威脅下降至最低程度。

他說,本澳周邊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台灣等,為保障本地居民的健康,防範禽流感疫情在地區內爆發,亦已積極採取禁售活禽的“人禽分隔”措施,從根本上減少人與活禽接觸的機會,並取得良好成效,實在值得本澳深思及借鑒,以防患於未然,確保居民的生命、健康及澳門的可持續發展。

對禽流感風險認知有待提高

有關“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諮詢總結報告反映市民極關注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在考慮長遠公共衛生及禽流感風險下,不反對推行“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的仍佔多數。但另一方面,民意調查結果亦顯示,本澳市民對於禽流感及活禽傳播病毒風險的認知程度有待提高,由於認知不足,市民可能未確切瞭解禽流感對自身健康的風險,故市民不容易對於有關政策措施作出大比數支持或反對意見。

他說,民政總署將因應諮詢報告的內容,加強市民對於禽流感及冰鮮禽產品的認知推廣,增加街市售賣冰鮮家禽檔位的設置,逐步推進各項有利於防控禽流感的“人禽分隔”工作。針對業界兩佰多位從業人員的憂慮,民政總署會在以往與相關社團良好溝通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業界的困難及實際需要,謀求最大共識,以作出妥善的安排。

李偉農亦表示,有關本澳中央屠宰場的選址,需考慮相關從業員及屠宰場與周邊居民等安全問題。

李偉農稱,本澳是一個以博彩旅遊為龍頭產業的城市,城市的衛生對澳門的發展至關重要,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李偉農說,在2013年以前,影響人類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是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對禽鳥而言是高致病性病毒,可以引起家禽明顯的症狀及大量死亡,容易被識別和控制。然而,自2013年春天,首次發現可感染人類並引起嚴重疾病的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至今,已確診超過700多宗個案,感染死亡率高達35%。由於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在禽鳥間屬低致病性病毒,帶有病毒的禽鳥沒有明顯症狀或死亡,雞為主要病毒宿主,疫情亦不易被識別和控制。人類可通過近距離接觸染病的活禽鳥、禽鳥屍體、禽鳥糞便或被污染的環境而感染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