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拒答卷心已決海基會人事無關宏旨

陸委會昨日發出新聞稿,謂海基會預定於八月五日召開第九屆第八次董監事會議,本次會議是海基會每季例行召開的董監事會議,將由陳德新代理董事長擔任會議主席,處理三項議案,包括部分董監事補選、副董事長補選及海基會二零一七年度預算案。該新聞稿又表示,「五二零」新政府上任後,各機關派兼海基會董監事的接任人選已陸續確定,包括「教育部」、「文化部」、「內政部」、「金管會」等十二個機關均已改派。而陸委會派兼海基會董監事部分,人選分別由副主委林正義及張天欽兼任董事、邱垂正兼任監事,並擬推派張天欽擔任副董事長。此外,因同時有兩席民間董事人選異動(按:新任者為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國民黨代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均安排於本次董監事會議中進行補選程序。海基會還將於本次會議就預算案進行討論,並依規定時程於八月底前將預算書報送「立法院」。

海基會這次董監事會議,是「按表操作」的例行會議,本來與此前舉行的董監事會議相比沒有甚麼的特別之處;但由於今次的董監事會議正好遇上政黨輪替,由國民黨馬政府安排的董事長林中森,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周繼祥決定提前辭職,讓蔡英文能夠自由自在地安排她的人選,而也因為政黨輪替的原因,原由國民黨「組閣」的「行政院」已經被民進黨「一鍋端」,導致海基會董監事會的官派成員,亦即「行政院」內各與兩岸關係事務有關聯的部會派出的副部長級的代表,也需要「大執位」,因而才顯得特別。

實際上,按照陸委會新聞稿所指,除了陸委會派出的代表已定之外,其他官派代表包括包括「教育部」、「文化部」、「內政部」、「金管會」等十二個機關的代表人選也已底定。而按慣例,張天欽可能是兼任秘書長。現在,就只差董事長人選了。因而在八月五日的海基會董監事會議中,是否會「選舉」產生新的董事長,也就令人觸目。

蔡英文對行政工作是無為而治,較能做到「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但在人事權方面卻是看得很緊,也抓得很嚴,不過倒也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各個職位人選都是經過考慮再三,交叉比較,權衡利弊之後,才作出決定。目前,各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都已基本安排,只剩下「國營」企業董座這些無關政策性的職位,可能要作為酬庸之用,或是與宋楚瑜合作,並撕裂國民黨的「香餌」,而「留中不發」,而強化其誘惑力。實際上,「國營」企業老董一般是「位高錢多事少」,其薪酬收入及福利甚高,甚至是比作為「總統」的蔡英文還要多,因而頗具誘惑力。

另外一個尚未分發安排的職位,就是海基會董事長及秘書長了。秘書長倒好辦,近年來一般上是由陸委會派任的副董事長兼任。而董事長則被蔡英文視為其在兩岸「大棋局」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要其發揮最關鍵性的作用,因而在兩岸關係態勢未明朗,尤其是因她自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導致對岸決定「停擺」兩岸聯絡及協商機制之後,海基會董事長的功能,就除了其法定的職責之外,還要能起到敲開兩岸聯絡及協商機制的大門的作用。因此,在對岸已經明言兩岸聯絡及協商機制已經「停擺」之後,蔡英文一是知道急也無用,二是要從現有的幾個潛在人選中,找出符合最大公約數的人來。因此,頗有「舉棋不定」之態。

倘在大陸方面對「停擺」仍不鬆口的情況下,在八月五日的海基會董監事會議上,仍然「選舉」產生新的董事長,而且其具體人選究竟是誰,可能就可看出蔡英文對兩岸事務的心態,及海基會在兩岸事務中的作用的取態。

在蔡英文剛當選時,外間就盛傳她心目中有四個人選之說,包括謝長廷、洪奇昌、許信良、王金平,還有一個已被本人正式說明沒有意願的宋楚瑜。本來,從政黨政治的角度來說,謝長廷可能是上述五人中最適合的。他既是民進黨創黨黨員,連「民主進步黨」的黨名都是由他提議的,又選過「總統」,任過「行政院長」和民進黨主席,各方面的資歷都更為雄厚完備,而且也曾提出與「兩岸同屬一中」意義相接近的「憲法一中」論述,是北京可以接受的人選。何況,謝長廷也曾表達過接任海基會董事長,以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點事。但可能是連謝長廷也強烈地感覺到,由於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因而他即使是能夠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也將一事無成;而且他的「憲法一中」論述,與蔡英文的脫胎於《台灣前途決議文》,亦即「中華民國的主治權均不及於中國大陸」的「憲政體制」距離較遠,不是蔡英文「籃裡的菜」,因而他轉為對出任海基會董事長興趣缺缺,跑去當駐日代表。

洪奇昌是民進黨創黨黨員,也是民進黨內最大最具戰鬥力的「新潮流系」的創「流」流員,並曾任過其總召;另一方面近年強烈主張兩岸交流,與為「九二共識」定名的蘇起也走得較近。而且,他曾任過海基會董事長,可謂「輕車熟路」。但受蔡英文依賴甚深的「新潮流系」將他除名,等於是向蔡英文施壓。而且蔡英文除了對洪奇昌的大陸政策主張有疑慮之外,還對他在大陸行走期間,也免不了落入了「兩岸買辦利益」俗套的傳言頗懷戒心,因而洪其昌早就被蔡英文在海基會董事長「候選人名單」中除名。

王金平曾經進入蔡英文「揀蟀」的視線,因而曾經傳出王金平將辭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改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消息,看來蔡英文與王金平都有此意。或許,站在蔡英文的角度,認為王金平可在與北京之間承擔「潤滑油」的角色,而且也可透過王金平拉攏以至瓦解國民黨「本土派」。而在王金平方面,「副院長級」的海基會董事長,總比「陽春立委」好得多。但台灣政壇上卻盛傳北京對王金平極為不滿的小道消息,直指他需為《兩岸服貿協議》審查流產,及釀成導致兩岸關係發展態勢逆轉的「太陽花學運」負責。因此,倘蔡英文還是委任王金平,就將帶有「向北京示威」的意涵。

宋楚瑜才是蔡英文心目中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最佳人選,但卻在民進黨內受到「獨派」的強烈反對。對此,就連宋楚瑜也有自知之明,因而公開放出自己沒有意願的聲氣。

許信良曾任民進黨主席,主張「大膽西進」,發起「中國政策大辯論」,成功地推動民進黨轉型;他與陳水扁爭取「總統」參選權失敗後退黨,經常前往大陸跑,成為北京的座上客,因而極為熟悉大陸的對台政策,而且也建立了充沛的人脈關係。與此同時,許信良也十分瞭解蔡英文的想法,能夠代表蔡英文的意志,並經常替蔡英文辯護。因而被不少人視為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最佳人選。因此,又有許信良將出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之說。

只要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不管是由任何人出任海基會董事長,都將無法發揮其特長,只能是坐困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