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武漢反思:建設海綿城市迫在眉睫

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我國正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力爭讓城市內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納和利用。

武漢「看海」成常態?

2016年夏天,南方的暴雨來勢洶洶。不僅多地連續遭遇強降雨侵襲,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長江也出現今年第1號洪水。6月30日以來,湖北遭遇今年以來最強一輪降水過程,成為南方暴雨洪澇的重災區。尤其是遭遇5輪強降雨的武漢,面臨隧道滑坡、圩堤潰口、市內多處路段漬水等城市內澇問題,成了名副其實的「江城」。其中,部分社區居民的汽車嚴重泡水,甚至長出了青苔。

7月6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湖南岳陽乘高鐵急赴武漢,一路上大雨如注。李克強一下車,直奔青山區長江幹堤倒口湖堤段管湧現場指揮搶險救災。而就在一個半月前的5月24日,李克強曾來到武漢CBD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詳細瞭解工程建設進展。當時李克強就指出,地下空間不僅是城市的「裏子」,更是巨大潛在資源,「你們要用好這一資源,拓展新空間,再造新武漢」。不曾想到,時隔一周後啟動的暴雨模式,讓武漢陷入尷尬。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分院資源能源所所長王家卓指出,武漢這次洪澇災害持續時間長,影響大,主要源於四個因素的疊加——連續超強的降雨、外江水位的不斷上漲、本身蓄滯空間不足、排水能力不佳。

根據長江水文網的資料,自6月30日以來,長江漢口段的水位從25米迅速上升到7月7日(早8時)的28.36米,達到歷史上第五高的水位。這直接導致雨水無法排入受納水體中。同期,偏偏武漢遭遇了連續的強降雨。根據湖北省氣象局公佈的資料,武漢市6月1日至7月6日15時,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了64.6毫米。持續的超強降雨,和這次長江高水位耦合在一起,加劇了這次洪澇災害的破壞力。

武漢本身對於雨水的蓄滯空間也不足。曾經的「百湖之城」早已名不副實——武漢不少河湖、坑塘、濕地、溝渠、低窪地變成了城市建設用地,喪失了對雨水徑流的調節和蓄滯作用。雪上加霜的是,在快速的城市化過程中,武漢也存在「重地上、輕地下」的問題,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欠賬比較多。早在2011年6月,武漢遭遇1998年以來最強暴雨襲擊,導致88處地段嚴重漬水。自此,網路上開始流傳「夏天到武漢來看海」的段子。

長江流域防汛忙

武漢被淹不是個例。今夏長江流域地區,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預測,今年6-8月主汛期內,長江中游局部地區降雨量將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五成以上。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指出,這次長江流域出現洪災的主要原因是由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

根據國家防總、水利部防汛抗洪新聞發佈會的通報,截至7月13日,2016年全國已有28省(區、市)1508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6074.67萬人,因災死亡237人、失蹤93人,倒塌房屋14.7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1469.80億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71.37億元。國家防辦督察專員、新聞發言人張家團7月14日表示,長江中下游水位雖然在緩退,但大多仍在警戒水位以上,太湖水位緩退,但仍超過保證水位。

截至7月13日,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5省堤防巡查防守和搶險共投入62.2萬人(含部隊3.08萬人),6月30日以來已累計投入抗洪搶險777萬人次;太湖流域堤防巡查防守和搶險共投入1.3萬人,其中浙江0.58萬人,江蘇0.48萬人,上海0.28萬人。

長江流域為何洪災嚴重?九三學社中央此前的調研顯示,由於大量梯級水庫替代自然河流,泥沙被攔截沉積,2003年以來,長江中下游沙通量平均減少91%,致使中下游河道沖刷顯著,河床驟降,江湖關係明顯改變,崩岸、防洪和入海口侵蝕風險大大增加。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這就是說,今後在長江經濟帶,凡是有利於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事要多做、快做,比如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而那些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事要少做甚至不做,比如修建小水電、毀林開墾、過度放牧、圍湖造田等。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共同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從大開發到大保護,體現的是生態文明的進步,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海綿城市」待考驗

李克強總理7月5日至6日在安徽阜陽、湖南岳陽、湖北武漢考察長江、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和搶險救災工作時指出,當前不少城市出現內澇,既有降雨集中的因素,也反映出城市建設歷史欠賬較多。

2015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5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地,全國平均每年有180座城市被水淹,2013年達234座。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與工程專業研究院副院長孔彥鴻表示,現在城市內澇多發現象嚴重,主要是因為城市發展太快,「發達國家用100多年時間完成城鎮化50%過程,我們只用了30多年時間。」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湖泊面積減少了15%,濕地退化了28%。

以每逢雨季必「看海」的武漢為例,近50年來,已有近100個湖泊「人間蒸發」;城區湖泊數量從1949年的127個下降到2015年的40個;湖泊面積從1987年的370.97平方公里下降到2013年的264.73平方公里。此外,2000年—2008年資料顯示,江蘇省城市不透水面積占比為65.73%,增加了10.19%;安徽省占比62.23%,增加11.85%;浙江省占比61.05%,增加16.63%……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我國正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力爭讓城市內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納和利用。2013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了建立海綿城市的重要性。2014年和2015年,住建部先後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新版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範》則實現了海綿城市與地下管廊綜合建設。

據悉,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迄今為止,已有30個國內城市在試點建設海綿城市。

諷刺的是,武漢在2015年4月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早在2013年,武漢還通過了《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水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畫》,打算投資129.85億元改造、完善市內排水系統,告別「看海模式」。

對於今年武漢還是發生內澇,武漢水務局解釋,到目前為止,近130億元的投資計畫,只完成了40餘億元。相對于過去的「水淹全城」,今年情況嚴重的是近年發展較快的新城區,武漢市內原來的漬水點基本沒有漬水,中心城區新漬水點主要分佈在工地周邊,這是因為圍擋、渣土等改變地表雨水的走勢,局部水量過大,從而出現短時漬水的情況。這些與武漢市近年來地下管網清淤、建設海綿城市試點工作有一定關係。同時,武漢水務局也承認,由於征地、建設等原因導致部分重要排水專案建設滯後。

其他「海綿城市」建設也面臨一些難題,其中資金問題最為突出。來自住建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億-1.5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國家鼓勵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解決資金不足難題,但在實際運作中,一些企業對其預期收益率並不樂觀。

(金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