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轉型發展提供新平臺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多邊合作機制運作受阻,全球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之時,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轉型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和平臺。」

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做出如上表述。「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力求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與新型全球化的宗旨更為契合,順應了全球化在新階段的發展特點。

他指出,儘管目前有些國家的收入差距擴大、失業率上升、某些行業積累了一些經濟泡沫進而導致產業空心化,被認為是由全球化引起的。但由於受市場力量、技術創新與進步、資源稟賦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全球化不會停止腳步,更不會倒退,而是要考慮新的要求,助推全球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形成新的發展模式,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胡必亮解釋說,「一帶一路」倡議是「開放包容的,不論強弱,不是‘零和’而是‘正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重視平等溝通和戰略對接,利用現有合作框架,尋找新的契合點。」

中國前駐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哥倫比亞大使汪曉源認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也為國際合作提供了一個切實的平臺。在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的今天,國際社會各國之間的利益不斷融合,各國也完全可以從這一倡議中分享成果,因而,「一帶一路」已經遠遠超出了原有的地理概念。

胡必亮稱,全球化轉型需要轉變思維和新的切入點,同時也需要政府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增加對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的投入,對全球化過程中的弱勢群體進行更加有效的社會保護。

浙江外國語學院巴西籍教授若澤說,理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這個倡議體現了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國道路」,為世界經濟發展開啟了新篇章,會為全球經濟帶來活力。不僅僅惠及項目周邊國家,也惠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整個拉美,需要用心地合理詮釋這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時刻。」他說。

談到以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為主體的拉美國家如何更好地融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胡必亮表示,中國和拉美國家有相似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當前面臨共同的發展任務和目標,而且在經濟領域有很強的合作需求,中拉整體合作規劃的精神實質與「一帶一路」倡議是相通的。

胡必亮認為,目前中拉經濟發展都到了關鍵時期,需要雙方協商和一致行動。中拉在農業、能源、科技、製造業、信息產業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深入對接,進而帶動相互間貿易、投資、金融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