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6月8日電】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和金門當天攜手開展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共366萬尾魚苗遊向廈金海域。
8日上午,廈門和金門的增殖放流船隊聚首廈金海域中線上。據介紹,廈門方面放流約360萬尾魚苗,包括大黃魚苗約330萬尾、真鯛苗約20萬尾和黃鰭鯛約10萬尾。金門方面放流6萬尾魚苗,包括黑鯛4萬尾、黃鰭鯛1萬尾、平鯛1萬尾。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與金門擁有共同的海域——大廈門灣,共同維護好這片海洋,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美麗的海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該負責人表示,廈門金門聯合開展的增殖放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增殖放流,一些重要品種的生物群體資源量顯著增加,同時也對生物資源的維護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隨著資源量的提高,某些瀕危物種資源量也在逐漸增加。通過監測,近幾年廈門海域生物鏈頂層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百公里遇見率明顯回升。
2015年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與金門水產試驗所為恢復大廈門灣的生物資源,共同發起實施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旨在不斷提高兩岸人民愛護海洋、保護資源的意識,共同為恢復大廈門灣的生物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不懈努力。
江蘇多元拓寬台商融資渠道促台企轉型
【中新社南京6月8日電】記者8日從江蘇省台辦獲悉,當地正通過多方合力拓寬台商融資渠道,助推台企轉型。
台資銀行富邦華一在南京設立的分行行長吳至祥告訴記者,針對在蘇台企融資需求,銀行設計並提供了政策傾斜,修訂放寬授信准入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台商發展轉型提供所需資金。
吳至祥告訴記者,隨著大陸對台資銀行業務範圍放寬,台商可以利用海外資產進行抵押,或者母公司在海外增信,在江蘇當地申請貸款支持。「這既盤活了台商的海外資產,也降低了境內融資成本,簡化了流程」。
作為大陸台商的集中地,大量台企在江蘇生根成長,進入轉型期。截至去年底,江蘇累計批准台資項目2.6萬多個,吸引利用台資佔大陸台資總量的近1/3。
跨境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境外投行等業務在江蘇落地。
擁有百年曆史的台灣彰化銀行選擇在江蘇昆山設立首家大陸地區分行。「僅在昆山,就有四千多家台資企業。我們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為中小微台企提供定製化產品。」彰化銀行昆山分行行長邱奐宇說。
邱奐宇告訴記者,2017年1-4月,該行累計辦理匯出入款2244件,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下同)。因外匯匯率波動以及跨境業務開放,越來越多台商選擇在大陸貸款。
與此同時,經江蘇省台辦牽線,江蘇銀行、上海銀行明確在3年內共同為當地台資企業提供200億元的本外幣綜合授信支持。
江蘇省台辦副主任李衛華稱,除政銀企對接,該省正積極協調助推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經營發展,並聯合金融辦、證監局等部門舉辦台資企業上市輔導講座。響鑼上市潮,正在江蘇的台資企業間慢慢鋪開。
前五月兩岸、內地與香港貿易額一升一降
【中新社北京6月8日電】海關總署8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至5月,大陸與台灣進出口貿易額同比上昇9.7%,內地與香港進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8.6%。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兩岸貿易額為717.3億美元。其中,大陸對台出口166.1億美元,同比上昇7.4%;大陸自台進口551.2億美元,同比上昇10.4%。
從單月看,今年5月,兩岸貿易額為153.4億美元。大陸對台出口36.7億美元,自台灣進口116.7億美元。
內地與香港貿易方面,今年1至5月,兩地進出口貿易額為1025億美元。其中,內地對香港出口996.7億美元,同比下降4.1%;內地自香港進口28.3億美元,同比大降65.6%。
從單月看,今年5月,內地與香港貿易額為220.5億美元。其中,內地對香港出口214.6億美元,自香港進口5.9億美元。
美發中國軍力報告妄議兩岸關係
【中央社北京8日電】中國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7日表示,美方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妄加評論中國大陸國防和軍隊建設,渲染「中國軍事威脅」,「妄議兩岸關係和台海形勢」,中國大陸堅決反對。
根據中國大陸國防部官網新聞稿,吳謙聲稱,中國大陸「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不搞軍事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吳謙表示,中國大陸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堅定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美方強化在本地區的軍事部署,頻繁派艦機抵近偵察,造成區域緊張形勢。
他還說,中國大陸軍費「歷來公開透明」,中國大陸軍隊改革、武器裝備發展、網路空間防禦能力建設「正當合理」。美方報告中的指責「純屬臆測」。
吳謙提到,陸方注意到報告中用專門章節談及中美兩軍關係。發展健康穩定的兩軍關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希望美方理性客觀看待中國大陸的國防和軍隊建設,與陸方相向而行,為兩軍關係發展多做有益工作。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記者會說:「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繫,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
美國國防部6日公布提交國會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2017年」報告。其中提到,美國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且「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將根據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維持足以自衛的防禦性物品與服務。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國防預算已達台灣近14倍,並以不斷增強的海空優勢影響東海、南海局勢。在南海方面,北京以擴大經濟交流方式擱置南海爭議,卻仍持續在南海造島建礁及軍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