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推進兩岸關係發展「致情、致和、致融、致安」新格局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寫中共中央領導集體,致力於不斷開辟兩岸關係新前景,推動了兩岸關係持續取得新進展、新成果。經歷2016年兩岸關係和島內政局深刻變化,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抉擇的全天,保持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兩岸一家親」,建構從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兩岸之問特別是民眾仍需進一步解決「政策、心理、和益、安全」等四大結構性障礙,著力化解制約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深屋次矛盾,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建構「致情、致和、致融、致安」新格局。這既是勾畫最終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路線圖」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把握堅持兩岸關係正確發展方向的根本所在。

「政策、心理、利益、安全」等結構性障礙的存在,阻礙著兩岸關係向深層次發展

一是政策上存在「誤解」。主要表現是,部分臺灣民眾不理解中國大陸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不能理解中國大陸的承諾具有高度的可信性、長期性和穩定性。中國共產黨的歷任領袖都指出,解決臺灣問題有和平與武力兩種方式,但努力爭取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毛澤東明確提出解決臺灣問題力爭用和平的方式;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一直致力於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將其列為黨在新時期的三大任務之一,提出並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此後的歷任領導集體都堅定不移地實行並發展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倡議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接見島內統派團體的時候,再次重申我黨的這一一貫主張。但是,在島內分裂分子的挑唆和煽動下,少數民眾堅持認為「和平統一就是呑並臺灣,一國兩制就是統戰工具」,大陸的善意政策已經被「汙名化、符號化」了,絕大多數臺灣民眾並不瞭解其真正內涵,而只瞭解島內部分政治人物所歪曲的內容。

二是心理上存在「隔閡」。1949年到冷戰時期,由於長期分立,兩岸之間長期缺乏直接的心靈溝通。期間,由於歷史問題、政治制度差異以及冷戰背景,兩岸缺乏基本互信,因此,在長期宣傳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誘導」式宣傳,使得兩岸民眾在生活觀念、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產生對立。2008兩岸關係緩和之後,當大陸赴台居民熱衷談論「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時,相當一部分臺灣民眾居然能夠相信並樂於傳播諸如「大陸人吃不起泡麵、茶葉蛋」等話題。由於民進黨長期堅持「逢中必反」,在這樣的輿論和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臺灣大學生,易受蠱惑和煽動。在2014年的「反服貿」學生抗議中,部分青年學生高調反對服貿協定,但對協定內容並不真正瞭解,而是在激進「反中」分子的「30秒懶人包」鼓動下,就輕易接受了「服貿一旦成行,大陸的移民、投資、企業就會湧入臺灣,搶走飯碗,毒化環境」的錯誤理念。反過來說,一些大陸民眾中也因為不瞭解臺灣的社情民意和價值觀發展演變,對「臺灣主體意識」「臺灣出頭天」等理念提法較為排斥,將其一概狹隘地歸於「台獨」意識,或是只看到臺灣在文化心理、價值取向上傾向西方、日本等一面,忽視了島內社會思想多元化、草根化現象,片面地將其歸於「哈日」「媚外」,導致了兩岸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之間、出現在新時期的「意識形態之爭」。

三是利益上存在「矛盾」。金融危機以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近年來的經濟復蘇也長期無力,全球產業分工整合帶來的上下游協調和利益分配問題,島內面臨製造業萎縮、服務業發展瓶頸、居民收入下降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臺灣出現了反對兩岸經貿交流、島內產業空心化、對大陸經濟依賴過甚等論調,主張限制兩岸經濟交流規模。僅就陸資、陸企入島等問題來看,由於台當局開放幅度小、政策限制多、市場誘因弱等因素,大陸投資專案仍多為服務或第三產業,農業領域不得進入,製造

業領域的生產性投資受限,而諸如油、電、水等在經濟上具獨佔或壟斷地位的產業,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敏感產業,更是明令禁止。中共十八大以來,加大經濟走出去步伐,相繼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推進「亞太自貿區」發展建設等具體舉措,尤其在民進黨當局大力鼓動「新南向」的政策背景下,島內少數民眾包括學者認為這將嚴重衝擊臺灣在東南亞、歐美等區域的外向型經濟政策,部分綠營媒體「名嘴」、學者趁機炒作大陸「一帶一路」發展對沖「新南向」效果、「搶臺灣人飯碗」等,意圖製造新的利益矛盾、進一步拉大兩岸民眾社會心理距離。

四是安全上仍有「焦慮」。嚴格來講,這種安全焦慮是兩岸雙方都不同程度存在的。冷戰時期自不待言,尤其是到了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由於政治上一直徘徊在「台獨」邊緣,導致台海局勢十分緊張,此時的安全焦慮主要在大陸一方。因此在此期間,大陸為有效遏止「台獨」分裂活動,加緊軍事鬥爭準備,在東南沿海連續進行多次規模較大的聯合作戰演習,而台方多次向美方購買武器裝備,也舉行了具有針對性的「漢光」系列演習。一時間,兩岸軍事對抗加劇,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國民黨馬英九上臺以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兩岸重啟會談,關係逐漸緩和,政治互信加深,經貿往來密切,交流日益廣泛,但軍事關係仍如堅冰一塊,依然嚴重對立。蔡英文當局上臺後,積極整軍備戰、以武拒統,2017年3月將台軍事戰略構想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突出了戰略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甚至是冒險性。針對大陸的「漢光」演習雖然規模縮小,但毎年一直都在進行,可見雙方軍事敵對狀態並未解除。正如馬英九所說「臺灣越有安全感,就越能跟大陸互動」,反過來當前兩岸由於蔡當局拒絕「九二共識」而引發的緊張對立,導致彼此安全感下降、互動難以為繼。諸如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開展軍事合作與交流等,尚無從談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6年7月的「雄三飛彈事件」在兩岸民眾中都引起強烈反應,以及大陸軍用艦機環島飛/航行在島內引起的輿論恐慌等,都深刻反映了這一安全焦慮在新時期仍然在深刻影響島內民眾及執政當局的心理和決策思路。

以上四種結構性障礙,其形成與發展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歷史演變,是台海內外複雜環境因素互動作用下的綜合結果。它們長期制約著兩岸關係向更深層次的發展,導致一定時期內的停滯不前。不僅如此,在某種時機條件的作用下(有時是在某些勢力的操弄下)還有可能導致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反動」。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成果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兩岸之間固然有「九二共識」等政治共識存在,但是此類結構性障礙的存在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傷害同樣很大,不能有效克服破除這些障礙,兩序關係發展就無法「克難前行」,台海局勢仍將處於「穩」「亂」交替、不確定性大於確定性的波折狀態。

兩岸關係發展新格局的「同理致情、以禮致和、合利致融、協力致安」推進方略

著眼政策誤解、推進「同理致情」,是建構新格局的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這裏的「理」(Truth)是法理、道理、準則,在國家和民族而言是法理、道義和民族感情的制高點,在兩岸關係而言是最基礎的政治前提;「同理」,是兩岸民眾的「共同道理」,是兩岸關係正確發展方向的基本保證,脫離開這一「共同道理」,泛泛而談「同理心」沒有意義。首先,理直才能氣壯,明理才能明是非,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共同期盼,兩岸一旦分裂,任何一方的政治領袖和執政團體都無法承受這樣的歷史責任。這是中華民族的「大道理」,也是以「同理心」看待兩岸關係問題的基本準則。其次,兩岸之間在政治上有分歧是正常的,這是目前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現實所造成的,是國共內戰在當代的另一種「延續」,受到兩岸長期分治的客觀事實影響,本不必諱言,但也不足以誇大到影響今天兩岸關係發展的程度;理不辨不清,但辯應有度,有爭論甚至爭吵都應屬於兩岸之間的「內部矛盾」,是一家子中兄弟之間的「意氣之爭」(在不同歷史時期也表現為「道路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應該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是一個長期性、戰略性的制度性安排,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中國大陸所堅持的國家統一基本方略。對幹它的制定,中國大陸也充分地考慮到了島內民眾的基本訴求和政治環境,並未直接制定一個具有強約束性的時間表,也未硬性要求兩岸關係發展所必須遵循的路線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一個宏偉的政治藍圖,需要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完善並實現這一偉大構想,而不是單方面由一方來強力推行或實施。道理要說清,法理也要說明。《反分裂國家法》反的是「法理台獨」,而非要求單方面改變現狀;針對的是極少數「台獨」分子,而非一般臺灣民眾。儘管可能對島內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但它依據的是大陸14億人民的強大民意,有著道義上和輿論上的制局點。臺灣民眾應該瞭解,「統一」的對立面不是「獨立」,而是「分裂」「台獨」意識形態最根本的支柱是要把分裂主張建立在某種道義和人民意志的基礎之上,而這種所謂「道義」基礎,在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以及14億人民的民意面前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放棄或背離了這一「共同道理」,傷害的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情」「家國情」,並最終傷害了臺灣人民的利益乃至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著眼心理隔閡、推進「以禮致和」,是建構新格局的秩序規範和內在要求。這裏的「禮」(Manner/Order),是禮貌、是禮讓,也是和諧的秩序與穩定的脈絡,在國家和民族而言是實現歷史傳承、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的文化精神,在兩岸關係而言是保證兩岸正常交流融合乃至全面發展的心理基礎。長期以來,對臺灣同胞「以禮相待」,普通臺灣民眾停留在大陸期間也能夠享受到同等待遇,在政策措施上真正讓臺灣民眾有「做中國人」「是一家人」的感覺,是大陸一貫的政策主張和實際措施。在臺灣參加國際組織方面,大陸的政策性禮讓更加寬容,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不搞分裂,在「中華臺北」「中國臺灣」的名義下,允許和協助臺灣以適當形式進入非主權國家參與的國際組織,儘量給予臺灣與大陸共同參與國際活動的機會。2008年以來,臺灣在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背景下參與了WHA等多項國際組織活動。但我們也遺憾地看到,2016年島內政局變化以來,由於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黨綱,不接受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一中」核心意涵,對大陸在國際場合實施「衝撞」,導致臺灣在國際組織活動中受制受挫,完全是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後果。無論如何,大陸方面釋出的極大善意有目共睹,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之情。近年來,在^些國際重大突發事件之時,大陸的駐4蔔機構竭盡所能幫助、支援身處異國的臺灣同胞,使其切身感受到只有做中國人才能有尊嚴、地位和利益,就是有力的證明。同時,大陸方面也始終大力支持兩岸民間信仰和信眾以及廣大臺灣同胞到大陸尋根、謁祖、續譜等交流活動,使廣大臺灣民眾認識到中華文化、閩文化與臺灣文化的傳承源流關係,增進感情與親和力。同樣的,島內同胞也應本著「禮」的要求和精神,對大陸同胞的政治追求、生活習慣、交往方式以理解和包容,不要再產生或傳播「吃不起茶葉蛋、速食麵」的嘲弄、歧視性言語,真正把大陸鄉親當成自家人,展現閩南文化中溫和、包容、有禮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廣大臺灣同胞不能甘心成為極少數分裂分子的「擋箭牌」,強調一定的主體意識可以理解,但要堅決地與「台獨」意識劃清界限,不可受其蠱惑和煽動。

著眼利益矛盾、推進「合利致融」,是建構新格局的需求牽引和發展驅動。這裏的「利」(Benefit)就是利益、紅利,是共同繁榮、互利互惠的經濟政策。在國家和民族而言是實現民族自立、經濟自強的必要手段,在兩岸關係而言是實現兩岸區域經濟整合、共用和平紅利與發展機遇的有力支撐。近二十年來,大陸對台商實行的諸多優惠措施,在實踐上是成功的,吸納了臺灣的資金技術,

臺灣的經濟成長可以說已經離不開大陸。近年來,島內產業出現的「空心化」趨勢,嚴格來說並不能歸罪於兩岸的經濟貿易交流,這是全球產業分工、區域經濟整合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對大陸來說,近年來同樣面臨外資淨流出、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海外轉移的問題。大陸和臺灣同樣迫切需要解決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發輾轉型的問題,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兩岸尤其應「抱團取暖」,利用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加速兩岸產業分工合作,積極謀劃並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協調機制,跟上全球產業鏈調整轉型步伐。然而,島內「反服貿」學生抗議行動以來,特別是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兩岸經貿合作受到較大影響,貿易及投資增長趨緩,已經在客觀上影響和制約著兩岸關係的平穩發展。兩岸之間未來的制度性安排,離不開經濟社會發展,發展兩岸經濟關係是為了最終實現兩岸共同的經濟社會融合,為未來統一創造條件。從這個角度說,兩岸之間經濟社會關係只能前進不能倒退,兩岸民眾從經貿交流中的得到的實惠也只能增加不能削弱,這種利益或實惠應該更多地向兩岸最廣大的普通民眾、尤其是中下層民眾傾斜。兩岸當局都應切實保護共同的市場規則和企業權利,維護並增強產業開放信心,破除貿易壁壘,能夠讓經貿交流的紅利下沉到基層民眾,讓最廣大、最普通、最應該得利的民眾及階層享受到兩岸關係發展的紅利,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向新的高度、深度發展。

著眼安全焦慮、推進「協力致安」,是建構新格局的根本保證和長遠追求。這裏的「力」(Power)就是實力、能力,廣義泛指綜合實力,狹義某種程度指的是軍事能力和軍事關係,也可以指一定的軍事張力,當然也包括必要的軍事壓力。在國家和民族而言是保證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所在,在兩岸關係而言是維護台海及地區和平、保衛中華民族祖產、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保障。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及地區安全形勢,在「台獨」分裂勢力仍然存在且活動日益猖獗的今天,中國大陸不會也不可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但這一武力的使用物件必須也只能是「台獨」分裂分子及其活動,絕非針對島內普通民眾,這一點從未改變。從另一方面講,中國大陸的軍力發展也不單是針對「台獨」,在國際和地區安全局勢複雜多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屢受侵害的今天,維持能夠保衛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適當防禦力量是必需的。這一力量是中華民族在近代以來能夠掌握的最強大、最有效的軍事能力,它的運用和影響是保證國家民族權益不受侵害的最強有力的防線。對臺灣而言,其面臨的諸多安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於中國大陸軍事能力的發展而未形成大的安全隱患。對兩岸關係發展而言,在兩岸之間尚未簽訂和平協定之前,應適時發展和深化兩岸新型軍事關係,作為國家尚未統一前的制度性安排固定下來,以有效維護目前來之不易的海峽兩岸和平穩定局面。發展包括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在內的兩岸新型軍事關係,既能夠將軍事能力發展導向共禦外侮、聯手維權的正確軌道,同時也是維繫台海地區和平、提升民眾安全感、降低安全焦慮的有效手段。以兩岸新型軍事關係的建立為基礎,兩岸完全可以展開後續針對區域安全互信、區域安全合作等議題的協商談判,必將成為兩岸之間政治性安排的有力支撐和補充。

當前,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演變和兩岸關係的不斷發展,一系列新形勢和新問題的出現,都在考驗著兩岸中國人,特別是領導當局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如何實現「克難前行、繼往開來」,需要我們堅決貫徹「兩岸一家親」理念,拉近兩岸民眾心理距離,瞄準「理、禮、利、力」四個關鍵著力點,破除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的諸多障礙,真正實現為兩岸民眾造福,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趙力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