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臺灣青年政治心理 有利兩岸統一

政治心理是作為政治人的社會成員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由於外界政治環境因素的刺激而形成的包括政治制度、政治領導、政治文化等社會政治生活各方面一種自發的、不系統的心理反應,主要表現為政治主體的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動機以及政治信念等。

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發展與臺灣特殊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島內現實政治狀況是影響臺灣青年政治心理的根本因素,臺灣青年「臺灣意識」的上升與李、扁時期推行「本土化」、「去中國化」運動,宣揚「兩國論」、「一邊一國」有著莫大的關聯。

兩岸尚未統一的局面對臺灣青年的「身份認同」有重大影響。由於當今世界範圍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的「國際空間」十分狹小。經過一些政治人物的有意操弄以及媒體的反復炒作,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打壓」臺灣「國際空間」,刺激了臺灣青年「臺灣認同」的增長。對大陸的偏見、誤讀,對現存政黨政治制度的嚴重失望和不滿,使臺灣民眾在政治心理維度上無法對當前政府的決定產生認同感,作為新興文化代表的臺灣年輕人更是在某些時機將壓力放大、產生反叛衝動,隨之產生出由集體行動發散而出的一系列社會運動。

當代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特點

臺灣青年群體的政治心理狀態主要呈現出以下兩大特點:

(一)自主意識增強,但缺乏理性,缺乏政治經驗。

比如當年以「反服貿運動」起家的「時代力量」,成員年輕氣盛,慣常走暴力衝撞、街頭抗爭路線,破壞法治秩序和社會穩定,遭到島內輿論譴責。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就表示,臺灣「反服貿運動」是一次以學生為先鋒、為主體,以「反服貿」為藉口、為幌子,由民進黨來操弄的一場以反馬英九為政治目的運動,「反服貿」的興起有著民進黨特別是一些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台獨」分子在背後操縱。事實上,「太陽花」等學生運動的興起也顯示出了臺灣的「民主制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空有「民主」之名而無「民主」之實,是一種「民粹式」民主。這與大陸特有的社會主義民主之下能夠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維持良好的政治局面有著很大的差別。

(二)「臺灣主體意識」增強,「中國身份認同」呈下降趨勢。

自國民黨佔據臺灣以來,臺灣經歷了「戒嚴、解嚴、民主化」等一系列政治進程,幾十年間的臺灣社會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即產生了臺灣政治文化的「世代更替」問題。每一代臺灣人都在不同於前代的政治文化環境中出生、成長,也在青年時期面臨著不同的觀念衝擊。青年的政治認同,正是基於他們的世代價值觀念。但「中國身份認同」這種政治認同隨代際更替而逐步淡化,並形成了新興的所謂的「國家認同意識」。

當代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現狀

受獨特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島內政治經濟狀況的影響,臺灣青年形成了其複雜而又矛盾的政治心理:

(一)政治效能感低,不願參與政治,但同時又有很強的自主意識,關心公共事務。

「政治態度淡漠」「政治意識較低」「政黨認識模糊」「政治認同搖擺」,這些詞句常與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聯繫在一起。然而,臺灣青年卻在近兩年多來用自己的一系列政治行動打破了人們的常規印象,自2014年3月的「太陽花運動」起,臺灣青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臺灣政治場域中。而「太陽花運動」,正是臺灣青年對政治從「冷漠」突變為「激烈」的轉捩點,將自己的態度、要求訴諸政治行動。

從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到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的選舉,臺灣社會都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政治現象,曾經被貼有政治冷漠標籤的年輕一代人,開始積極參與政治,表達政治訴求。國民黨全面潰敗後,洪秀柱開始進行全面改革,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就是加強與年輕世代聯絡的工作,由此可見在政治表達方面,網路已經成為搶佔話語權的重要陣地。

(二)渴望政治昌明,淡漠「政府權威」。

作為伴隨著臺灣「政治革新」成長起來的一代,當代臺灣青年對政治清廉、社會昌明有著強烈的渴望。據最新調查顯示,臺灣21~35歲的年輕人面對如此艱難的經濟環境,61.5%的人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或「非常沒有希望」,46.1%的年輕人有離開臺灣、赴海外工作的念頭。給臺灣青年一代帶來不良影響的因素一方面是利益分配不均,青年群體中相對剝奪感空前強烈。年輕人覺得自己將來不會比父母一輩過得好。這種源於經濟低迷、止於對執政當局強烈質疑的憂慮感,對未入世或初入世的臺灣青年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帶有絕望情緒的壓力。

另一方面影響因素便是臺灣民主品質不高的問題。尚未發展成熟的民主制度亂象叢生,是為不良示範。二十多年的民主化進程,以民進黨為主的「泛綠陣營」的不斷挑戰,使國民黨的形象一落千丈,民眾的背棄不僅體現在國民黨的政治失勢上,更體現在民眾對過去一切政治認同心理的反叛上。

消除兩岸政治心理偏見,任重而道遠

臺灣民眾的看法是多元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但這裏所說的臺灣人群體對大陸的偏見,則是比較普遍存在的,比如存在大陸要打壓臺灣,要吞併臺灣,要武力犯台等偏見。由此可見,臺灣在某個層面上,容易落入 「封閉心態」,這使得臺灣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只是一味要求對方如何,指責對方如何,似乎兩岸關係的改善只能建立在對方自我改正的基礎上。

臺灣青年遭「去中國化」毒害,造成對祖國大陸的疏離感;大陸青年學生對兩岸關係的認知呈現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點,對臺灣問題的認識抽象化,對臺灣社情民意的瞭解粗淺化;大多數大陸青年學生對島內的政治生態不瞭解,對島內深層次的矛盾不瞭解,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知識嚴重缺失。對於兩岸關係的嚴峻形勢,臺灣多數人是既無感也不在乎的。尤其是大陸民間對臺灣的印象,漸漸從溫潤有禮轉為黨同伐異,從傳承中華文化到數典忘祖,從開放民主轉為民粹失序。這種態度的轉變,值得兩岸人民共同反思、警惕和重視。

雖然消除偏見的過程中有很多實際的困難,但也不能忽視了這樣做的道德和法律緣由。事實上,消除偏見的工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要過。兩岸之間如能正視偏見,積極反省,在反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改善兩岸關係,和平共處,默契合作,共創兩岸人民的幸福生活,有效提升兩岸人民共同的福祉。

拓展對台青年溝通交流管道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民革中央認為,要避免兩岸青年由於群體意識差異形成的心理隔閡進一步加深,就迫切需要率先在大陸建立一套系統化的涉台教育體系,引導和教育大陸青年主動承擔起歷史使命。這樣一來,準確把握兩岸青年群體的心理現狀和身份認同傾向,做好爭取人心工作,將各領域的優秀青年團結在黨的周圍,引導青年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服務,是促進兩岸關係未來積極發展的重要環節。

首先,加強網路平臺話語權,講好臺灣地區青年聽得懂的中國故事。一方面要善於運用各類社交平臺,建立與臺灣地區青年的聯繫和溝通,做好網路新媒體平臺的輿情跟蹤,密切關注臺灣地區青年的動向,「對症下藥」。另一方面,在網路媒體中,要長期利用自身平臺和話語權的優勢進行「華夏子孫意識輸出」,通過推廣和普及同根同源的民族觀外交戰略,實現中國國家利益的攜手構建。

其次,創造對接機會,讓更多兩岸青年一起參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浪潮中。通過搭建平臺,將創業專案與專案投資、項目孵化、政策扶持聚合在一起,共同支持兩岸青年創新創業。

第三,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把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物件及時地擴大到人數不斷增加的前來祖國大陸高校求學的臺灣新生代中。兩岸同文同種,應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紐帶,培養臺灣青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兩岸在傳統文化上的一致性,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從而達成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形成對中華民族,對祖國的認同。比如,兩岸在傳統文字、語言、傳統節日上具有一致性,可以舉辦辯論賽、書法比賽、共渡傳統節日等形式來培植共同的文化情結,增強臺灣青年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臺灣青年有社會交往、自我發展和文化歸屬的三重政治心理需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並不意味著放任臺灣民眾決定臺灣的未來歸屬,而是指要重視研究臺灣民意,最終在臺灣民意的基礎上實現兩岸統一。引導臺灣青年認同轉變,一方面要採取各種方式滿足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需要,而滿足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需要能夠使臺灣青年對大陸產生積極的情感,也能夠促成臺灣青年增進兩岸交流的各種行為;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影響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需要,使臺灣青年的政治心理需要朝著有利於兩岸統一的方向發展。

(劉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