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推助兩岸經濟發展

1987年,在臺灣外省老兵返鄉運動的衝擊下,臺灣當局不得不正式開放大陸探親。隨著老兵回大陸探親的實現,兩岸民間交流的大門逐漸被~點點推開,兩岸民間經濟文化交流的規模日益壯大。

在這30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兩岸民間交流的恢復與發展不僅解決了臺灣外省老兵回大陸探親問題,更重要的是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30年來,臺灣胞通過兩岸交流在大陸經濟騰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7年11月,臺灣當局開放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台商紛紛以探親名義赴大陸考察或尋找投資機會。特別是到了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台商台資對大陸改革開放的前景更加看好,加快加大了對大陸的投資。1992年台商對大陸投資協定金額僅次於香港,躍居大陸吸引境外投資的第2位。1992年到1994年三年間,台商對大陸投資項目計2.3萬家,協定金額200多億美元。到2002年底,台商對大陸投資專案累計55673個,協定台資金額累計614.7億美元。若將通過第三地轉投資大陸的金額計算在內,台商仍是僅次於香港的大陸第二大境外投資者。在大陸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台商台資在大陸投資創業不僅給絕大多數台商帶來豐厚的收益,而且也為大陸經濟騰飛做出了重要貢獻。

兩岸交流不僅使臺灣外省老兵回大陸探親的夢想得以實現,為台商台資投資大陸打開大門,也為兩岸深度交流,兩岸社會深度融合創造了條件。30年的兩岸交流不僅豐富了大陸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並使很多長期往來大陸的臺灣同胞適應了大陸的環境與生活方式,而且也使很多初次來大陸的臺灣青年人親身感受到大陸與臺灣的差異大幅變小,也更容易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融入到大陸社會中來。經過30年的兩岸交流,兩岸民間密切的相互往來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經過30年的兩岸交流,兩岸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兩岸之間的經濟文化社會融合取得了巨大進展。

更重要的是,兩岸交流加深了兩岸之間的相互依存,特別是加深了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通過經濟把台海兩岸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兩岸簽署的ECFA及其後續協議,為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以及兩岸經濟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岸經濟合作與經濟融合呈現不可阻擋之勢。據大陸海關總署的統計,2016年兩岸雙邊貿易總值是1.1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占同期大陸外貿總值的4.9%。有資料統計說明,在2016年臺灣進出口貿易整體衰退的情況下,只有與大陸的貿易還在增長,大陸仍是臺灣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這一組資料意味著兩岸經濟的深度融合,特別是臺灣經濟、產業對大陸市場高度依賴。

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在十九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實現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習總書記這段話展現了大陸對臺灣同胞的興誠和善意,也為兩岸進一步的交流拓展出更加廣闊的空間。這也意味著大陸願意與積極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

在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臺灣同胞不僅是機遇的分享者,而且也將是積極參與者和中國崛起的貢獻者。就像當年台商台資為大陸經濟騰飛做出巨大貢獻一樣,通過積極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臺灣同胞也將成為這一偉大取業突出的貢獻者,成為助推中國崛起的功臣。

(李振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