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會展業提質發展做大做強 陳觀生

澳門會展憑藉一國兩制的政策優勢、自由港的制度優勢、國際經貿平臺優勢,以及文化、地域各種優勢,克服了種種障礙,形成了多個包括「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及「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在內等多個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會展。經過多年培育,目前的澳門會展業蓬勃發展,近年來的發展步伐不斷加速,從行業總收益、增加值總額、會展活動項目總數、與會及入場人次等都呈現正增長的趨勢。特區政府近2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推進以『會議為先』的會展業提質發展。結合國家的發展機遇和本地實際情況,未來將在促進博彩業和旅遊業兩個支柱產業繼續有序發展的同時,重點推動會展業及金融業的提質發展,逐步形成支撐澳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顯示特區政府對本澳會展業具有很大信心,對其方向目標也胸有成竹。

本澳會展業已逐步提升質量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澳門舉辦的會展活動共1,381項,按年增加105項,與會及入場人數達190.1萬人次,同比增幅為10.4%。當中會議有1,285項,按年增加90項,與會者數目共24.5萬人次,上升39.3%;展覽有51項,按年減少4項,入場人數有160.8萬人次,上升7.2%;獎勵活動則有45項,按年增加19項,參與人數有4.8萬人次,升幅為5.4%。

從以上數字可見,會議數量及參會人數持續增長,展覽會數量跌幅則收窄,入場人數更有所增加,顯示會展業已逐步提升質量,在業界共同努力下,未來前景樂觀。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以下簡稱「澳門貿促局」)自統籌澳門會展業及實施「會議為先」策略後,會議業持續得以發展,國際排名也不斷提升。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於去年發佈《2016年國際協會會議市場年度報告》指出,澳門於2016年共舉辦37項獲ICCA認可的國際會議項目,同比上升9項,在亞太地區及全球城市分別排名17及72位。在大中華區則僅次於北京、香港、上海和臺北,位列第五位,業界有信心在未來五年可躋身亞太區前十位置。

與此同時,去年來澳參會的人數大幅增加,200人或以上會議的與會人數增加55.2%,這與澳門舉辦超大型會議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澳門去年便舉辦了6個萬人以上的活動,包括「美商婕斯全球年會-大中華區」、「超凡全球大會-澳門」、「第十八屆香港婕斯大學」、「緹麗莎爾T-FAMILY耀愛」、「中脈美體萬人澳門大會」及「2017NUSKIN大中華創星學院」。當中有四項是由澳門貿促局的「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跟進。

澳門會展業發揮著拉動周邊產業共同發展的積極作用,尤其特區政府推行「會議為先」策略,令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人數大幅增加,澳門成為舉辦優質會議的目的地。業界對此也十分鼓舞,紛紛積極行動。如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去年亦成功同期舉辦「國際電信聯盟SG16年會」、「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MPEG第120次國際會議」及「國際標準化組織JPEG第77次國際會議」三個頂級國際會議,吸引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0人與會,會期長達兩星期,不但打破了澳門舉辦會議時間的最長紀錄,還有效落實中央政府惠澳政策中的便利簽註措施,在彰顯澳門舉辦多項頂級國際會議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宣傳和提升澳門國際知名度及美譽度。

去年的澳門會展除在會議方面獲得佳績之外,在國內以至國際會展行業舞臺上也有不少亮眼成績,可喜可賀,其中包括︰被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評為過去五年亞洲區內表現最出色展覽市場;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獲選2017年中國會展十大影響力展覽會;等等。

以上之卓越成績除印證了澳門會展業在特區政府的支持及領導下的穩步成長,同時也展現了澳門在展覽發展方面的潛力。澳門是一個經濟高度開放的旅遊商貿都市,地理位置優越,具有自由港、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外地參展商、與會者、買家及展品進、出澳門相對方便,是理想的會議及展覽舉辦地點;澳門擁有政治穩定、安全、衛生、社會文明、良好空氣質量等舉辦會展的首要條件;擁有優良及完備的會展及酒店配套設施,高起點、高質素,在亞洲地區內有明顯優勢;「世界文化遺產」、「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以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成為了推動商務旅客來澳的動力。

就目前情況而言,澳門會展業已進入平穩的發展階段由過往從「量」的增長逐漸過渡至「質」的提升,並朝著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方向邁進。業界人士稱,澳門會展業已進入提質發展階段,業界應把握這一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及澳門所長,致力競投更多頂級國際會議來澳舉辦,做大做強,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助力「一帶一路」的發展。

本澳會展業仍面臨多個瓶頸

澳門會展憑藉與中國內地、葡語國家、歐盟及國際間的緊密聯繫,發揮澳門獨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及區域性商貿服務平臺的角色,讓人們對澳門成為國際會展名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遐想。隨著澳門會展設施不斷完善以及政府推出優惠便利措施等各方面的利好,不少參展廠商和買家都非常重視澳門會展市場,澳門會展主題也呈現多元化和豐富化的趨勢,會展業已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澳門會展業界對行業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但仍需面對一定的挑戰,包括:

其一,會展業受土地及人力資源制約,需加強區域合作。

澳門各行各業均面臨土地面積小及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會展業也不例外,相對周邊城市而言,澳門的辦展成本較高。因此,會展業界需積極加強區域合作,在內地鄰近地區設立會展產業的後勤基地,提供倉儲、物流等相關配套服務。

此外,本澳高等院校每年也招收不少非本地學生就讀,培養他們成才,但礙於法例規定,非本地學生不能隨意實習。希望特區政府能放寬相關規定,若能證明其為澳門大專院校在讀學生,即使為非本地生也可在餘暇時無償實習,這既可增加他們的社會經驗,也能略為舒緩人力資源問題。

業界也表示,會展場地分佈不均,冀開放政府設施作會展用途。澳門會展業現時會展場地主要集中路氹一帶,為提升會議空間,更切合不同類型會議的需求,以及更均勻地帶動澳門不同社區的經濟,業界建議除現時的酒店設施外,大專院校如理工學院、文化設施如文化中心等都具備會議功能,並且更貼近社區,冀能開放予業界使用。

其二,參展商與買家的外來性仍未有太多改變,需明確本澳會展業發展定位。

儘管澳門會展業近年來蓬勃發展,但由於起步晚,澳門的會展業與會展發達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就目前來看,澳門會展經濟仍然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和瓶頸,其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澳門會展缺乏自身的參展商和買家。換言之,雖然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一直強調澳門的會展業與周邊城市要實行「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戰略,但如何錯位發展,澳門會展似乎依然沒有很好的定位。歸根到底,澳門會展業缺乏澳門特色商品和購買商作為根基和支撐。本質上,澳門沒有產業可以依託,只能發展服務平臺,更好地做好仲介的作用。在這個情況下,澳門會展充當的更多只是仲介橋樑和平臺的作用,會展業拉動經濟發展的效應打了一定的折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澳門的會展業有了很大進展,也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發展方向。但就相關的統計資料來看,澳門會展業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中的「一元」可謂是任重道遠。首先,由於自身買家和賣家的缺位,澳門會展的特色只能依賴於充分發揮「服務」和「仲介」的功能。因此,澳門未來會展的特色和優勢,應該著眼於從「優質服務」入手,以服務品質取勝。也就是說,由於澳門會展缺乏買家和賣家的先天不足,需要澳門會展業做出更多的努力,從澳門的政策優勢、制度優勢以及葡語國家平臺等優勢出發,努力打造有澳門特色的,連接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乃至世界各地的國際會展中心。從目前來看,需要從人力資源、宣傳推廣、服務活動等各個層面入手,提升澳門會展業的層次,達成打造澳門品牌會展的施政目標。其次,澳門會展的宣傳推廣有待進一步強化。會展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都非常重視相關會展專案的宣傳推廣工作,並十分注重在全球各主要城市有自己的聯絡辦事處,積極組織買家組團來參加展覽。依照這個要求,澳門當前的會展業有明顯的差距。事實上,有些會展活動連對會展有興趣的本澳居民都不知道具體舉辦的時間和地點,由此引起有些居民的不滿與抱怨。最後,先進會展地區提供無微不至的會展服務,從資訊中心的建立,到貿易諮詢的提供、乃至到配合聯誼等活動的舉辦等,可以說周到而全面。反觀澳門會展活動的服務品質參差不齊。有些會展活動的進場甚至連基本的進場服務和安排都出現問題,導致大排長龍、難以有效疏導人流等情況的發生。

其三,本澳會展業發展仍過度依賴政府,市場自身作用發揮仍要加強。

依照先進地區會展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會展業的成功依賴於充分調動政府與市場兩種資源配置手段的積極性,缺一不可。比如,中國寧波市成功的訣竅就是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政府強勢推動,市場靈活運作」的模式,使會展業出現了總量擴大、結構優化、多元發展的良好發展態勢。

澳門當前會展業的發展出現了過度依賴政府的瓶頸,無法實現會展業發展中政府和市場的有機結合。當前澳門會展業的成就,相當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支持和資助。不難想像,一旦缺乏政府在會展產業政策的政策傾斜,澳門會展業面臨的將是滅頂之災。一定程度上看,澳門會展的吸引力,來源於政府對外地買家和廠家來澳參展的優惠措施。假如政府取消了會展支持政策,那麼澳門會展業所創造的繁榮景象將可能瞬間消失。

誠然,會展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然而,會展業的發展不能單獨依靠政府「一條腿」走路,而是需要形成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特別是在政府支持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市場慢慢成熟之後,政府要「伺機而退」,讓企業和市場來唱起會展經濟的主角、政府的角色更多地是「搭台」,即運用法制、政策手段來調控規範會展市場,進而建立展會的評估機制,明確會展市場的准入機制和主辦主體的資質條件、對展會的品質和展覽公司的資質進行市場化、動態化的評估和認證等,使會展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出現會展市場混亂的局面。

因此,未來澳門政府除了要著眼於提升會展的各項軟硬體服務水準之外,更要一批有專業水準的和競爭實力的會展公司,通過塑造各名牌展覽公司,促使會展經濟的品質和效益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在培育市場的同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規則和監督評估方面,維持市場秩序,提供充分的技術援助和資訊服務等公共服務,在杜絕政府「越位」的同時也防止政府「缺位」的發生,從而形成政府與市場各就其位的局面,依託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合力推動澳門會展經濟的發展。

本澳會展業鞏固提升做大做強

「澳門五年發展規劃」明確以「會議為先」作為發展方向,加快培育會展業的產業鏈。展望未來,本澳還將迎來會展業兩大催化劑。第一,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屆時澳門與珠港的通行時間將大為縮減,澳門變成等於有兩個機場,輻射力大增,屆時定能拉動澳門會展業。第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加快推進,沿線國家的合作需要國際化的平臺,而澳門會展平臺的角色將更突顯,大派用場。澳門會展業的前景良好,目前正處在由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的方向提升,逐步呈現專業化、精品化、國際化的發展業態。

會展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及澳門所長,提出以下幾點展望:

一是致力競投頂級國際會議。在「會議為先」的基礎上,會展業界將致力競投更多頂級國際會議在澳門舉行。稱得上頂級國際會議須達致五大準則,一是主辦方的名聲,是否屬於相關會議領域的專業機構組織;二是國際會議舉辦次數,是否連續舉辦;三是國際會議的主席、主講嘉賓及與會者是否該領域的核心、領軍人物,以及專業人士;四是國際會議發表的論文有否被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及工程索引(EI)等期刊收錄;五是國際會議的註冊費用,頂級國際會議註冊費用一般不低於五百美元。

二是助內地會議提升國際水準。澳門可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臺」的積極作用,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加上中央政府對澳門會展業給予大力支持,過去數年成功落戶「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IIICF)等大型國際會議項目,注入葡語國家及拉丁美洲元素,提升國際化水準。把中國內地一些科技領域的會議項目移師澳門舉行,包括科協會議及人力資源大會等,並邀請八個葡語國家相關領域的代表與會,發揮「中葡平臺」作用及澳門所長,將其升級為頂級國際會議。

三是構建「智慧會展」,加快推進電子支付發展。澳門特區政府現正加快構建「智慧城市」,澳門會展業也應致力結合新興的「互聯網+」,包括大數據、微信、虛擬實境(VR)、人工智慧及虛擬展會等,打造「智慧會展」。這將有效促進社會的互聯互通,凸顯新技術和新體驗。電子支付在內地及國際均十分普及,也是發展趨勢,會展業要更好地發揮引商務客進入社區,促進社區消費的作用,便需要提供更便捷的支付管道,近年特區政府亦積極推動電子支持的發展,包括手機虛擬信用卡及手機掃碼支付等,期望特區政府及金融機構能提供更多電子支付平臺,以及多推廣以提升普及率。

業界人士表示,會展業作為新興產業,向來得到不少城市的重視,澳門會展業面對外來競爭,必須做大做強,培育數個本地的會展集團,並發展成為會展行業的骨幹,帶領澳門會展業界「走出去」。

本澳會展業要提質發展,仍有不少工作要做。第一,加快制定澳門會展業藍圖。透過分析澳門目前會展業優勢及不足,以及澳門會展業的經濟拉動影響,建立澳門會展業未來發展方針,定下政府和業界可以採取的政策措施;第二,繼續打造具品牌特色的專業會展活動,既可提升本地會展質量,也要用好用足中央支持澳門會展業發展的政策,引入內地及葡語國家的品牌會議及展覽,進一步提升本澳會展項目的吸引力;第三,擴大與夥伴國家、夥伴城市的會展合作深度。如引入葡萄牙作為夥伴國家和北京市作為夥伴城市,這創新模式本質上提升展覽自身含金量,繼而利用好澳門作為中葡平臺優勢,促進葡澳、京澳合作,為合作方實體經體帶來支持;第四,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的資訊收集、產品展示、觀眾互動的比重愈來愈高。建議會展業界把新興媒體應用到會展活動中,如Facebook、Wechat、微博等,澳門會展業應朝著「以線下實體會展為主、線上虛擬會展為輔」的O2O模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