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生局推出電子醫療券,每名澳門永久居民補貼金額為六百元,使用期延長至2年。居民使用時無須印券,只須持身份證直接到診所就診即可。當局預料約 68.3萬人受惠,醫療補貼預算近4.1億元。
衛生局昨日表示,為打造智慧醫療城市,回應醫療人員和居民的訴求,杜絕紙本醫療券的違規使用,局方將在今年5月1日起向每名合資格的本澳居民發放電子醫療券。
電子醫療券只可用於已加入醫療補貼計劃的醫療人員(個人牌照),不適用於獲政府資助的醫療人員,獲准加入本計劃的醫療人員須在其營業地點張貼專用標貼。電子醫療券面值為 1元,使用更加靈活。每名澳門永久居民的補貼金額為澳門幣六百元,使用期延長至 2年,居民使用時無須印券,只要持身份證直接到診所就診即可。
參與醫療券計劃的診所內配備當局提供的電腦、身份證讀卡器和打印機,每套費用為550元一個月,由中標公司負責安裝、維護,診所以市民的身份證讀取電子醫療券,在電腦系統上扣減診金,打印一式兩份的收據,市民在其中 1份單據上簽名即可,就診者若登記手機號碼,將會收到交易短訊,亦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查詢賬戶餘額。
電子醫療券使用期限至二零二零年四月三十日,除了自用外,市民也可經自助服務機、醫療券輔助中心、已參加計劃的醫療人員門診、手機應用程式或網頁共4種途徑將全部或部分醫療券轉予父母子女及配偶,移轉的債權不得重新移轉。
衛生局表示,醫療券計劃推行9年期間,共有39個單位因違規被終止參加計劃。現時推出電子醫療券可實時實地監測醫療券的使用,檢查轉移關係是否屬實,相信可以有效減少違規。
衛生局稱,電子醫療券系統的推出預算為2500多萬,較紙本醫療券增加750萬,但新系統推出後政府每年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可減少300多萬,相信第三年可平衡紙本醫療券的預算。
直至本月 23日,共有 629名醫護人員申請醫療券計劃,當局已安裝了 430部系統機器,目前在測試階段,相信5月1日可正式使用。新系統推出,當局預計今年有 68.3萬人受惠,醫療補貼預算近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