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探討道路維護 當局力減交通影響

【本報訊】為期兩個月的新馬路排水系統工程前日起動工,多條巴士線改道,工程對附近商戶、居民及駕駛者影響甚大,澳門論壇昨日上午探討由新馬路重鋪工程延伸出的道路維護問題。民署道路渠務部代部長李華苞表示,民署已與交通局協調,於暑假車流量較少期間開展工程,減低交通影響。

出席活動的民署道路渠務部代部長李華苞表示,新馬路平日負荷過重,道路下陷等問題嚴重因此屬於緊急性工程,若整體重鋪或需2年時間。政府各部門有機會出現颱風等意外情況,因此已積極協調務求爭取在暑假期間完成工程,相信在沒有重大突發情況下可以如期竣工。

李華苞表示,新馬路地下管道使用近90年,今年3月發現地下石板渠損壞,污水外流導致水土流失,路面損壞嚴重;加上新馬路作為主要幹道,絕對有整修必要。由於地下管道呈U型,未能用一般灌漿修補方法,須掘路維修;而工程所用物料為30公分厚的混凝土,相信維修後相關路段可用20年以上。

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則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包括希望當局注意所使用的技術,考慮地基會否因施工而受到影響。基於現時科技的發展,他建議政府使用更加堅固耐用的物料鋪設路面,以及希望當局針對可能造成延誤的情況作出評估。對於有市民希望將新馬路改造成步行街的概念,他認為早前板樟堂轉做步行街亦引來頗多爭議,當局若對建議有所考慮,可以評估一下人和車對新馬路的使用情況和對旅遊業的貢獻。

黃承發表示,工程應要注意技術評估,因附近有許多特色建築,施工時須注意地基處理、水土流失等,盡可能不影響其他建築物。當局應設有持續監管機制,若有延誤需評估是否合理,給公眾清晰交代。認為當局應採納今次工程的數據,以便日後同類工程能利用相關數據有效施工,加快工程進度。

新馬路坊會常務副會長李偉堅認為,將新馬路改成步行街是一個創新的建議,但新馬路作為一條交通大動脈應該切合具體情況考慮該建議。他希望當局善用電訊營運商以及增加在關閘口岸等旅客較多的地方的宣傳力度。他建議,政府應針對特定人群宣傳,如旅客及長者可通過電訊商發出短訊,或於各大口岸派發宣傳單張通知改道消息,方便大眾出行。

民建聯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馮彥龍、新青協大專事務委員會主任洪朝欽就批評政府倉促公佈巴士改道資訊,宣傳及指引仍需改進;又建議當局採用先進的隔音布等技術,減低對商戶、居民及旅客的影響。

李華苞透露,本澳還將有其他路段會進行重鋪路面工程,包括荷蘭園大馬路、美副將大馬路及友誼橋大馬路等,民署會與交通局協調,選擇車流量較少的時期進行工程。

李華苞介紹,荷蘭園大馬路介乎沙嘉都喇街至羅利老馬路之間一段路面的瀝青基底已經嚴重破損,相關部門“補完又補,好快又爛”,已陷入持續性惡性循環,政府有意將路段由瀝青路面改鋪成石屎。至於美副將大馬路以及友誼橋大馬路介乎東方明珠至友誼橋路段2個方向的路面則會開展重鋪瀝青的工程。相關工程會於新馬路工程完結後再動工,但具體時間仍待協調。他強調,會選擇對交通影響較少的時段,不一定於今年內展開,會視乎具體安排選擇合適時段動工。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料友誼大馬路一帶交通會更嚴峻,李華苞稱,期望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展開工程,但要視乎安排;否則會待開通後再找合適時間動工。他補充,大橋剛開通時交通需有適應過程,即時動工非好事。

李華苞稱,友誼橋大馬路早上和晚上交通流量大,期望能安排在今年、即港珠澳大橋通車前重鋪有關路面,並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逐個路段重鋪還是一併進行工程。民署將與交通事務局和治安警交通事務廳協調,評估3個主要幹道路面重鋪工程的交通影響再決定施工日期,政府希望將施工的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