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大灣區發展產業合作和人才交流同樣重要 子悠

文接上周,我們談到行政長官崔世安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兄弟城市的重要意義。而同樣在上周,行政長官又馬不停蹄的率團訪問考察肇慶、佛山、惠州和東莞,完成了大灣區內九市的訪問。在惠州時,行政長官崔世安向傳媒總結大灣區城市訪問行程表示,特區政府致力配合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統一部署,將澳門五年規劃、施政工作與大灣區建設有機結合,發揮澳門優勢,與灣區兄弟城市合作共贏,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他續指,過去一段長時間以來,特區政府務實開展了大量前期研究,核心精神是配合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統一部署,主要思路是將澳門五年規劃、年度施政工作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機結合,發揮澳門優勢,與灣區兄弟城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協調發展,長遠建設國際級的灣區和城市群,過程中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崔世安總結三點意見:首先,在發揮澳門所長方面,澳門明確是中央給予「一中心、一平臺」的定位,其中,與葡語系國家的密切聯繫、通過僑眷網絡輻射「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等國家、長久以來發展成熟的旅遊業、不斷優化的會展業,還有特區政府希望加快推動的特色金融等等,這些產業佈局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的元素,特區政府相信是有助於澳門特區在大灣區內發揮優勢。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構思,強調要惠及普羅市民,其中要加強灣區內基礎建設互聯互通,建設優質生態環境,增強市民的獲得感。中央部委已推出過惠及香港和澳門特區居民在內地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措施,預計將來會有更多惠民便民的措施。

其三,訪問九市期間考察了不少具有創新創意創業元素的項目,科技創新發展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因此,在行程中加入千人匯的青年人,讓他們增加實地體驗,增進對國家發展一日千里的認識,目睹發展機遇處處,藉此煥發新一代勇於迎接挑戰的精神,改變常規思維,懷抱開放的胸襟,到大灣區求學就業,創新創業,互相學習進步,迎接「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合作。

此外,崔世安指出,通過訪問瞭解到灣區兄弟城市認為澳門的旅遊業、旅遊管理和培訓、青年創新創業及中醫藥四方面,最具備優勢互補和合作空間,特區政府未來將總結和檢討過去合作成效,繼續與灣區內九市的相關部門探討具體合作事宜。特區政府希望繼續秉持著互補和互利的原則,配合即將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加強與灣區內九市的合作。

可以看出,作為特區政府的最高領導,崔世安將此次連串的訪問定位為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內容。而且務實的從澳門優勢、產業合作、青年人才合作交流、創新創業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其中有些內容已經是正在進行中的,有些則是已經形成基本框架。而從考察中涉及的產業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特區政府與兄弟城市政府間也有著高度的共識,相信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未來無論是在產業合作,還是青年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都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可以說,澳門與灣區城市間的合作已經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不僅符合國家的區域定位發展戰略,也符合各個城市的自身發展需要,從政策層面已經毫無障礙,制度方面也將因更多措施的出臺更加便利合作。相信未來圍繞行政長官此行訪問所關聯的產業等內容的「產出」會相當豐碩。同時,特區上下也應該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重點從本澳企業的角度出發,將城市間的產業、人次合作計畫轉變為真正的專案,避免再給某些人批評交流「產出」低的口實。

按照一般的狹義理解,兩地及多地交流合作的產出都是集中在「經濟方面」,而經濟合作的主體是企業。政府間的交往與協商更多確定經濟合作的方向,制定和推出各項的優惠吸引政策,為企業的跟進發展促進兩地合作創設條件。那麼,在企業方面又有什麼因素制約了交流後的產出?對澳門而言,筆者認為主要因素有三點:其一,企業自身意識方面,雖然每逢政府組織出外交流時,都有很多的業界積極回應。但是之所以效果並不甚理想,原因就在於不少人認為政府組織外訪只是一場「秀」。更甚者,其自身企業就欠缺走出去澳門發展的意願,畢竟澳門近年來澳門經濟形式也是眾所周知的穩定和轉好,肯定影響本土企業走出去參與更大範圍內競爭和「冒險」的意識。正因如此,本澳不少特色知名的商家即使在本澳被迫結業,也未必願意到外地去做開拓。其二,也有不少的企業並非是不願意走出去,而是自身實力就弱,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拉長戰線,尤其是本澳一直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在本澳這個微型經濟體中可能還可以「呼風喚雨」,但是到了內地或者國際市場上可能只算是「小魚小蝦」,經不得大風浪,當然就不願意走出去「送死」了。其三,過往雖然本澳有眾多美食在內的特色產品,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本澳能拿得出手的產品也就是博彩、旅遊、手信,或者還可以加上正在謀求重新崛起的「澳門製造」(主要是服裝等工業製品)。其中博彩算是非健康產品,為多數的國家和地區所禁止,工業製造更並非本澳有非常獨特之處,唯有旅遊及與之相關的手信算是澳門最大的優勢。產品選擇少了,合作的空間當然小了,所謂的交往「產出」必然也就少了。

因此,要提高與外地交往活動的「產出」需要對症下藥,首先是提高企業的憂患和競爭意識,對本澳內部而言,也不斷有人批評政府給予企業的支持容易讓企業形成依賴心理,而且也有違本澳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但說實話,要想一刀切的取消支持也是不可能,所以不妨在方向上有所傾斜,對於有意走出澳門,在更大範圍內開拓業務,做大做強自身實力的企業,政府可以優先給予扶持,而且還可以連同外地政府機構共同提供支持。其次,對於本澳企業實力不足的問題,有關企業可以採取「抱團」的方式,壯大實力,同時也可以考慮採取較新型的合作方式,比如與外地企業達成加盟合作、代理等。而對於本澳所提供產品不夠全面且不夠正面的問題,在強化本澳商機、營商環境,以及特色優勢的宣傳推廣,尤其是中葡平臺、獨特文化等方面的同時,也要著力推廣澳門的新興產業,彰顯澳門發展新興產業的決心,推動澳門相關企業與灣區內企業的,一方面促進澳門產業在學習中成長,另一方面也讓本澳的相關產業一開始就能夠在合作中將市場拓展出澳門。

人才交流與合作同樣重要

行政長官此次在大灣區城市的訪問過程中,增加的另一個亮點是「千人匯」的隨行,這既是行政長官兌現早前的承諾,也表明其將青年人才的交流合作視為澳門參與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個重點。

在訪問惠州時,惠澳兩地青年舉辦交流會,分別有15名澳門「千人匯」匯員及15名惠州市青聯代表參與,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青年機遇分享意見及提出建議。行政長官出席交流會,聽取「千人匯」匯員與惠州市青聯代表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青年機遇進行交流。崔世安勉勵年青人要開放思想,裝備自己,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認為有幾方面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是搭建年青人交流平臺。他透露,本澳將會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邀請大灣區9個城市及香港、澳門的青年相聚濠江,共同探討大灣區青年發展。其次是國家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而澳門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發展了一段時間,而且多元文化在澳門共存融合,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歡迎大灣區的青年來澳門交流合作。第三,崔世安冀年青人的生涯規劃能配合大灣區發展,把理想融入大灣區當中。此外,他又期望澳門通過區域經濟發展,為大灣區貢獻自身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發言時勉勵兩地青年要有家國意識,亦要訂立人生目標。她又鼓勵本澳年青人多到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走走看看,感受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同時要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參與大灣區建設。

因應年青人關心大灣區發展和創業機遇,行政會委員廖澤雲在交流會上分享自己多年的營商經驗,認為創業創新的同時亦要考慮可持續發展,在抓緊機遇的過程中,還要建立自己的信用和人脈關係。他又鼓勵年青人將目光多投放在科技創新和應用方面。

惠州市副市長餘金富發言時希望惠澳兩地青年多交流、多走動。惠州經過多年發展,建立了獨特的優勢,亦存在發展機遇;而澳門的發展亦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年青人應該多到兩地走走看看,加深相互瞭解,並加強交流合作,不論是在球場上、舞臺上還是辦公室內,都可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他又期望年青人能主動擔當,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一帶一路」倡議。惠澳兩地距離雖遠,但他相信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兩地的距離會愈來愈近,雙方在旅遊、會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合作,將會進一步加強。

其實,回顧這段時間以來,整個暑期本澳政府部門和社團舉辦了大量的灣區城市實習活動,得到相關兄弟城市從政府到企業的大力支持。為澳門的年輕一帶瞭解、參與和融入大灣區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且從參與青年的表態上,也能清楚的看到作為澳門青年一帶觀念的轉變,已經越來越積極的希望投身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中。但同樣還是有不少問題值得注意。

街總青年事務委員會、街區青年協會最新共同發佈「澳門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及生活意向調查」,發現1,402名受訪的18至45歲澳門青年中,僅有1%受訪者能正確說出大灣區全部9個內地城市。

前往大灣區就業及生活方面,只有不足一成六受訪青年表示不願意及十分不願意到大灣區就業,有近五成受訪青年選擇一般;只有不足一成四受訪青年表示不願意及十分不願意到大灣區生活,同時有近五成三受訪青年選擇一般。

街總青委主任蘇崑、委員歐陽彩敏,街區青協副理事長董文偉認為,受訪青年對赴大灣區的就業及生活整體態度正面,但對融入大灣區持觀望態度的青年比例,不容忽視。他們建議設立大灣區就業及生活資訊發放和搜索平臺;擴大回鄉證使用範圍,促進澳門青年內地生活便利;完善就業保障措施,助澳門青年於內地城市發展;針對性加強青年的教育認知,精準宣傳大灣區規劃。

相較於以往的類似調查,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青年已經從希望留在澳門轉變為不排斥到臨近的城市生活和發展,這一方面說明澳門自身發展受限的弊端已經越來越突出,並被青年人注意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周邊城市的進步巨大,已經超過或趕上澳門的發展。不過,僅有1%受訪者能正確說出大灣區全部9個內地城市,以及半數左右持持觀望態度的事實,也可以能看出青年一代雖然已經對灣區內城市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但程度還是不夠。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加深瞭解仍然是重點工作。

實際上,悄然發生轉變的不僅是青年人本身越來越願意「走出去」。傳統社團在人才流動上的觀點也越來越開放。過往,出於保護本地人的考量,很多的傳統社團在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上,都是傾向於培養本地人為主,而強調對引進人才的嚴格限制。至於本地青年人才「走出去」的話題則是很少將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畢竟澳門人資、人才的缺口一直存在,在此情況下鼓勵「走出去」很容易與本地人的培養相矛盾。時至今日,很多社團在鼓勵人才回流上做更多工作的同時,也已經將鼓勵澳門青年走出去與引進人才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

比如,傳統社團之一的澳門工聯,其理事長梁偉峰就表示,特區政府須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推動澳門落實「一中心,一平臺」的發展規劃。上述工作須有人才配合方可做好,因此,人才是澳門發展的重要關鍵。並就澳門目前人才狀況提出四點看法:一、人才在澳門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人才建澳」是特區政府重要的施政理念,二○一四年特區政府成立人才發展委員會,由行政長官任主席,體現特區政府重視人才工作。二、引入的人才從水準上講要是領域內或業界領先的,從專業和方向上講要是澳門發展所需要。工聯總會歡迎優秀的海外人才輸澳,只要特區政府規劃好、用得好,在服務澳門發展的同時,還起到助力本地人才成長的催化劑作用,使本地人才的競爭力有所增加,為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持久動力。三、工聯總會曾就人才政策,多次通過不同途徑向政府反映專才引進存在審批標準不統一、審核隨意性大、欠缺嚴謹監察機制。近日,廉署發佈的《貿易投資促進局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調查報告》印證了其反映的專才引進政策存在漏洞。希望特區政府積極聽取社會各方意見,認真檢討現行政策及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加以解決,真正暢通引才管道。四、人才緊缺是澳門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特區政府對此責無旁貸,必須承擔起「人才建澳」的主體責任。政府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積極培養符合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應用和專業人才,推動本地人才成長;另一方面,因應澳門適度多元發展所需,引進澳門所缺乏的人才,借助外來人才拓展澳門優勢,因此,政府需要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優化輸入人才機制,規範相關程式,精準輸入人才。

再比如,京澳青年交流促進會主辦的「第三屆回流人才交流會」,粵澳兩地多家金融、教育、旅遊及酒店、建築設計、會議展覽、藝術及創意、新聞媒體、流動通訊、智慧城市等企業代表到場,分享行業最新發展資訊,即場面試。並透過電子平臺,為在外地升學的澳生與企業代表交流,瞭解行業招聘情況,及早做好準備。該會會長馬志達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群規劃以及「智慧城市」的理念在澳落實,該會首要任務是深化京澳合作,再者是促進澳門經濟融入大灣區發展。期望透過「回流人才交流會」支持外地升學的澳門學生回流本澳發展,同時為粵澳企業提供優質的人才招聘平臺,推進區內多方交流,拓展澳門青年在創新創業就業的發展空間。今屆交流會邀請了更多類型的企業和協辦的學生團體參與,交流會前半年已向各地升學的澳門學生發問卷,瞭解他們的職業需求,做好配套。今年活動更設電子平臺,方便未能及時回澳的人才,透過網上投遞申請。平臺也分享企業的最新資訊,希望可助身在外地的澳生與企業代表直接交流,廣結社會資源,提升競爭力。

由此可見,未來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過程中,人才的「走出去、引進來」將越來越成為常態,而且澳門青年人才的流動也將更加頻繁和正常。這對於澳門更深程度上融入大灣區發展意義同樣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