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島內的政治環境是民進黨執政不彰、施政荒腔走板,發展勢頭受到一定遏制;國民黨淪為在野黨,陷人谷底,遲遲沒有起色,應該說島內的政治大環境頗有利於「第三勢力」。可惜的是「第三勢力」一直無大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諸多發展瓶頸仍無法突破:一、缺乏領袖,沒有能統合、駕馭「第三勢力」的風雲人物。「第三勢力」除「時代力量」、親民黨、新黨、「台聯黨」有些實力外,其餘小黨均實力有限,較之國民黨、民進黨這些組織較為健全、嚴密的大黨,更需要具有高度號召力、影響力的領袖人物來駕馭,才有助於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整體合力,與國、民兩黨分庭抗禮、三分天下。遺憾的是,「第三勢力」始終缺乏這樣的領袖。一直活躍在島內政壇的「台聯黨」精神領袖李登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曾是台灣政壇的風雲人物,但畢竟時過境遷,風光不再,加之他們強烈的藍綠背景,影響力下降,無法擔負起「第三勢力」領袖大任。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如臺北市長柯文哲,原有超高人氣,頗為外界期待,希望其在2020「大選」中有所作為,帶領「第三勢力」打開局面;遺憾的是柯缺乏從政經驗,又剛愎自用,聽不進意見,近年聲望大打折扣,競選連任尚需外界奧援,更別說衝擊「總統」大位了。「時代力量」黨主席、「立委」黃國昌,更是問題不斷,愛作秀、立場多變,被爆曾與學生師生戀,是「人也要、名也要、利也要,就是不要臉」,在諸多重量級政治人物中(包括四大黨主席、前「總統」李登輝、馬英九、「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林全、「六都」市長)民調底。近期更遭選民提出罷免,除上述原因外,其政策主張:反對死刑、支持同性婚姻、在日本核食進口問題上立場曖昧,都與選民立場相悖。黃如此處境,自難成大器。
二、理念紛繪,缺少鮮明獨特具吸引力的政治主張。當年民進黨成立之後,打出「求新、求變、求發展」的政治主張,高舉著「清廉」、「民主’「本土」的大旗進行政治動員,推動「民主化」,反對國民黨的獨裁專制統治和貪腐黑金政治不遺餘力,政治主張鮮明突出,引起社會大眾強烈共鳴,也為該黨迅速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短短14年就成為執政黨。而當今的「第三勢力」小黨,則是主張紛紜,完全沒有統一、鮮明的政治主張來感動人、吸引人,以爭取廣泛支持。他們要麼亦步亦趨,與國、民兩大黨的政治主張雷同;要麼拘泥於一些具體事務,視野狹窄,缺乏高度,廣泛性不足,難有大的號召力。新黨、親民黨均是脫胎於國民黨而派生出的政黨,其政治色彩帶有濃厚的泛藍色彩,新黨是鐵杆深藍,與國民黨內的非本土派政治主張基本一致;而親民黨則與國民黨內的本土派政治立場雷同。即便是目前勢頭發展較好的「時代力量黨」,其核心價值與民進黨別無二致,完全可以歸類於泛綠陣營,長此以往,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其他如綠黨、樹黨、農民黨、泛紫聯盟等可謂黨如其名,綠黨注重環保,農民黨名副其實,政策主張重在農業,泛紫聯盟主打關懷弱勢與勞工等議題,樹黨注重「護樹」,缺乏大格局,有的成立之初熱鬧了一陣就沒有什麼聲音了。
三、一盤散沙,從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無論是政治色彩藍綠鮮明的親民黨、新黨、「時代力量黨」、「台聯黨」,還是輕政治重實務的綠黨、軍公教聯盟、樹黨等,無一不打「第三勢力牌」,都給自己貼上「第三勢力」標籤,借此爭取不滿國、民兩大黨的中間選民支持。而事實上,他們只是游離于國、民兩大黨以外諸多小黨的代名詞,從未形成、也難以形成統一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他們黨派眾多、成分複雜、色彩斑斕、各自為政,一盤散沙,這些黨派團體力量不大,本領不高,卻都高估自己,自我感覺良好,都想坐上「第三勢力」的龍頭寶座,將別的黨派團體整合到自己門下。臺灣工黨與臺灣勞動黨原本同在一個屋簷下,因分歧變成了兩個政黨。社會民主黨與現今勢頭發展較好的「時代力量」前身是公民組合,在組黨過程中因「立委」提名方式及不分區席次分配意見不合而分裂,結果成立了兩個政黨。如此的一個小小社團都無法攏在一起,更別說形形色色、魚龍混雜的各個小黨、團體。加之前述的缺乏強有力的領袖人物、沒有統一、鮮明的政治主張,「第三勢力」的整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渙散的「第三勢力」,讓支持者看不到希望,自然不願傾全力加以支持;而力量的分散,亦讓「第三勢力」飽嘗惡果,「總統」、縣市長選舉幾乎無緣,「立委」選舉,由於各自為政形不成合力,區域部分席次極為有限,有的還需仰賴大黨施捨;不分區部分因票源分散,多無法跨過5%政黨得票率門檻而無所收穫。
四、選制設置,於「第三勢力」小黨發展明顯不利。2007年11月修訂完成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簡稱「選罷法」),將「立委」選舉調整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立委」,一票投政黨),此項選制對勢單力薄、力量分散的「第三勢力」小黨無疑是雪上加霜、明顯不利。根據修訂的「選罷法」,全台共分73個選區,每區選舉1位「立委」,這顯然有利於資源雄厚、組織動員能力強的國、民兩大黨,「第三勢力」小黨僅有的幾席,其中還有大黨施捨的成分。不分區「立委」由政黨得票率分配,實力薄弱、各自為政的小黨突破5%的政黨得票率門檻極為困難,除個別政黨外,參選的眾多小黨均難企及。「選罷法」修訂以來的三屆選舉,「第三勢力」小黨總共才獲24席「立委」,其中2008年第七屆「立委」選舉共獲5席,占總席次(113席)約4.4%,登記參選的10個小黨得票率均未過5%的分配門檻。2012年第八屆「立委」選舉,共獲9席,占總席次不到8%,包括區域4席、不分區5席。2016年共獲10席,占總席次近9%,包括區域、不分區各5席,其餘眾多小黨顆粒無收。此外,「選罷法」規定區域「立委」需提名10人,才能加人不分區「立委」部分的政黨票,並要繳足一定的保證金,對小黨皆是額外負擔。正因如此,近年來「第三勢力」小黨一直要求「修憲」改革選制,降低政黨得票率門檻,變單一選區為複數選區,借此改善自身處境。
五、由盛及衰,「第三勢力」小黨難敵藍綠政治格局。由於島內兩黨政治格局相對穩定,加之政治生態畸形,一直以來,「第三勢力」小黨發展空間總體有限,有的雖有過輝煌,均是罷花一現,由盛及衰,多未逃過此一政治宿命,鮮有例外。如新黨,1993年8月成立,頗具影響及競爭力,1995年底「立委」選舉一舉拿下21席,得票率12.95%,成為臺灣第三大黨;1996年3月,第三屆「國代」選舉再創佳績,首度出戰拿下46席,得票率13.67%。但其深藍背景註定為更大的國民黨吸收,2001年底「立委」選舉僅在金門獲得1席。此後,終無大的起色,泡沫化危機一直緊緊相隨。親民黨2000年3月成立,次年底首次參力卩「立委」選舉,即拿下46席,得票率18.6%,成為第三大黨及政壇關鍵少數;2004年「立委」選舉也取得不錯成績,共獲34席,得票率13.9%,基本維持了黨的地位和影響力。但在國親合作之後,該黨逐漸式微,2008年僅獲1席「立委」,2012年、2016年「立委」選舉僅維持3席水準,泡沫化危機加重。「台聯黨」2001年8月成立,當年底及2003年底的「立委」選舉均取得好成績,分獲13、12席,成為政壇第四大黨,但其深綠立場成為民進黨側翼,此後發展每況愈下,2012年獲3席不分區「立委」,2008年、2016年「立委」選舉均掛零。2016年1月20日,「台聯黨」宣佈資遣所有員工。近年剛剛興起的「時代力量黨’雖一舉成為臺灣第三大黨,但其深綠意識形態越來越突顯,加之近一年來表現平平,在「一例一休」、日本核食進口等政策上明為反對,實則為民進黨護航,遭選民痛批是「騙票集團」。「時代力量黨」既沒有國民黨的沉重歷史包袱,又無民進黨受執政不彰的拖累,卻是如此狀況,這既反映出該黨過去強大動員能量和戰鬥力是有著民進黨台前幕後的強有力相挺和支持,其深綠化後則更難在政壇上取得突破性發展,難以撼動島內二元政治格局。
(楊澤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