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三勢力」的現狀與前瞻

1月31日,由民革中央臺灣問題研究中心和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三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舉辦。此論壇是專門為兩岸青年發表觀點、探討時政、交流思想、研究兩岸關係所搭建的學術對話與交流平臺。來自海峽兩岸研究機構的青年學者、「臺灣青年國情考察團」,在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就讀的臺灣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以及在京創業.就業的50餘位臺灣靑年學者圍繞「臺灣第三勢力的現狀與前瞻」議題各抒己見,現場討論氛圍熱烈。

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北京聯含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黨政治究所所長陳星、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員王鴻志、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中華兩岸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楊品驊、財新傳媒國際部主任徐和謙等嘉賓出席座談會。

「第三勢力」當超越藍綠成為兩岸橋樑

第三勢力」的發展,以及它是否能成為左右臺灣政局的重要力量。在第二十三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上,許多學者在討論台灣「第三勢力」的發展前景前,紛紛對「何謂第三勢力」這個更基本的問題進行探討。

王鴻志指出臺灣「第三勢力」這一概念較早出現於2006年的「倒扁運動」,當時出現了有別于藍、綠陣營以外的勢力,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從此以後,我就開始關注、研究「第三勢力」這個概念。我認為,在臺灣藍、綠兩黨競爭的格局下出現的有別幹藍.綠的政黨都可以稱為「第三勢力」,比如後來從國民黨分裂出來的新黨、親民黨皆可以稱為「第三勢力」,並且它丨門都能在現在的臺灣政壇上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

劉性仁表示,臺灣政治學界,對「第三勢力」這個概念的界定是不清楚的,並且它的發展在臺灣政黨政治的運作過程中是有相當大的難度。臺灣的選舉以政黨及選舉人為導向,標榜自身「非藍非綠」或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並無活動空間。

田飛龍說,在近代立憲史上,「第三勢力」這個概念早就出現了,且在中國近現代革命與立憲的問題上扮演著關鍵的少數。「第三勢力」飄向誰,也就意味著誰掌握了民意。在國共兩黨競爭時期,民主黨派就是「第三勢力」。目前,在島內,所謂的「第三勢力」,是指在國、民兩黨下分化出來的,在「統獨」議題下逐漸生長出來的一股勢力,柯文哲、「時代力量」或新黨的青年軍都可以算是臺灣的「第三勢力」。但其實,他們都跟國、民兩黨原體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缺乏鮮明路線、綱領及組織機制,因此較難像近現代時期的「第三勢力」一樣,扮演關鍵少數。不過,我仍期待未來島內的「第三勢力」能承擔起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協商立憲談判的重要橋樑。

臺灣「第三勢力」的生存方式

陳星在點評時表示,臺灣所謂的「第三勢力」是指介於藍、綠陣營之間的力量。當前臺灣「第三勢力」的生存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像「時代力量」、親民黨這樣,利用政治事件凝聚起來政治力量。但由此聚集的人氣具有突發性、不可控的特點,人氣如何延續成了問題的關鍵。基層動員這條老路因為資源劣勢的因素行不通,轉型才是突破口。不過,陳星認為,目前親民黨的轉型基本是失敗的。另一種是依靠理念。比如新黨,他們可以依靠異於主流兩黨的理念長期存在,但要想持續擴張,必須要在社會上找到相應的空間,而這絕非易事。

對幹「第三勢力」未來的發展,陳星認為「表面是政治結構的問題,實質是思維結構和思潮結構的問題。」他說,任何一股政治勢力的長期存在,背後都要有堅定的理念作為支撐。目前「統獨」對立是臺灣最主要的思潮對立。而在統小「獨」大、國民黨無法代表統一力量不斷擴大的狀況下,定會有一股新的力量來填補這塊政治市場,比如以柯文哲為代表的不統不「獨」一派就很值得注意。

臺灣統派要形成聯盟成力一股正能量

王正則表示,「第三勢力」的未來發展,有助力也有阻力,助力是臺灣民意對藍、綠陣營的厭倦,正呼喚第三種選擇;最大的阻力可謂是選舉制度,小黨生存不易。他建議,統派應該團結未來所有支持統派的政黨和個人,形成選舉聯盟,成為一股促統勢力,才釘辦法對抗藍、綠強大的選舉機器。

在選舉制度問題上,楊品驊則進一步指出,臺灣少數民族也是一股勢力,只不過在少數民族選舉制度的問題上,可以打破「山地與平原不能互投」「非少數民族不得投給少數民族」這兩個限制。此外,我認為一個傑出的臺灣少數民族「第三勢力」,不應該避談經濟、空談土地矛盾,只有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先前,民進黨推出的少數民族民意代表谷拉斯,在受訪時公開表示的分裂行為,恰恰損害了臺灣少數民族利益。我想請問,新疆與西藏議題與經濟發展何干?支援分裂中國的主義可以為哪個部落帶來利益?我所看到的是,台當局自從不承認「九二共識」後旅遊銳減,而這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當然是在部落從事旅遊業的族人。

徐和謙說,目前,臺灣媒體對太陸的互聯網業態創新很是關注,統派「第三勢力」可以為兩岸合作發聲。針對島內對大陸發展現狀的質疑,應實事求是地介紹大陸先進、可行的改革措施和經驗給臺灣民眾,以促進兩岸積極正向的交流。

(李俞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