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危機十年十問

  雷曼兄弟公司引起轟動的破產距今已有十年,現在讓我們回到引發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蕭條的地獄機器上,分析一下此事件如何改變經濟界。

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援引美國破產法第11章,開啟了迄今為止史上最大規模的破產:其資產負債表達到近7000億美元。此前那一周,所有試圖拯救它的方法都失敗了。

當房地產市場在2007年夏季剎車時,相關金融產品的價值迅速下跌。但它們在金融系統的廣泛發行令其幾乎無法被追蹤到。先是貝爾斯登銀行,然後是房地美、房利美公司等抵押貸款公司,都需要美國當局救助。雷曼兄弟公司是名單上的下一個。

那時應當拯救雷曼兄弟公司嗎?

破產十年之後,這個問題繼續糾纏著專家們,時至今日,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被指責推動了當時限制在金融工業內的危機傳染到了實體經濟。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之前的那個周末做出的不向其提供緊急貸款的決定,依然令眾人產生分歧。美聯儲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當時不再擁有足夠的穩定資產來保證貸款的安全,從司法上說,為其提供資金對於美聯儲而言風險過高。為了拯救一個可能註定消亡的公司,美聯儲或將陷入危機。

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蕭條如何被引發?

從雷曼兄弟破產開始,次貸危機蔓延至全球範圍的實體經濟。

傳染效果很快顯現:市場上的參與方預測到了這場金融危機的經濟後果。對於美國乃至全球金融系統破裂的擔憂蔓延開來,迫使公共當局進行干預:次日,美聯儲向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貸款850億美元,後者也瀕臨破產邊緣,最後80%成為國有。這並未阻止企業和家庭相繼受到打擊。獲得貸款的條件變得苛刻。預防性儲蓄得以發展,家庭消費下降,企業限制自身投資。全球貿易遭遇剎車,全世界陷入經濟衰退。

雷曼兄弟公司如今怎樣?

大名鼎鼎的雷曼兄弟公司一直沒有消失!幾十名員工以及一大群律師繼續在清理各種合同,清算雷曼兄弟公司的資產來補償債權人。2008年9月,這家銀行在身後留下了一個超過6000億美元的大窟窿。

雷曼兄弟破產之後,巴克萊銀行以17.5億美元收購了其美國業務。日本野村證券則收購了雷曼兄弟的歐洲業務和亞洲業務。雷曼兄弟的真正分割始於2012年,當時它正式完成破產重組,開始向債權人償還債務。

誰為銀行危機埋單?

在美國,財政部動用了4210億美元來拯救保險業巨頭。歐洲各國自2008年以來所注入資金超過了4650億歐元。銀行需要為它們的惡習付出代價。在美國,324人因為與金融危機有關的罪名被判刑,其中大部分是房產經紀人或者銀行貸款經紀人。

是否可能發生新的大規模銀行破產?

對於金融調節機構而言,「後危機箴言」是,國家(以及納稅人)不再必須拯救一家岌岌可危的銀行。十年來,銀行需要向當局提交一份「銀行遺囑」,類似於關乎其解體的「使用說明書」。

歐洲的銀行機構需要增加幾層新的資本,以便代替國家吸收損失(所謂的「保釋」原則)。如果這還不夠,還可以求助各銀行資助的一家歐洲基金,最後在極端必要情況下,才可以求助於公共資金。

誰是贏家?

矛盾的是,身為危機根源的美國各銀行在十年後比之前在全球金融界更具支配力。在交易所排名中,摩根大通銀行、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占據前三位。迅速包紮創傷之後,美國成功地捧出了一些在國內市場和國際投資銀行業同樣強大的巨頭。歐洲則相反,銀行機構花了多得多的時間來恢復平衡。

銀行改變了做法嗎?

危機發生後,銀行不得不改變其作為小額借貸銀行以及特別是投資銀行的銷售行為。在美國,2008年的崩盤之後便通過了「沃爾克規則」,目的是促使小額借貸銀行集中於資助經濟方面,禁止銀行利用參加聯邦存款保險的存款,從事投機炒作或者與服務客戶無關的交易活動。

與此同時,各銀行還加強了各自負責監督與核查的團隊。這些隊伍被賦予了在組織中的關鍵地位,通常直接向最高領導層匯報,以避免新的「行業事故」。

銀行進行了更好的調整嗎?

2008年以來,金融界多了一大批法規,取得了一些真正的進展:為了吸收損失,歐美的大銀行動用的自有資金數額翻了一番還多。今後它們還需要遵守所謂的流動性比率,據認為這能幫助銀行滿足短期融資需求,而無需依賴於市場的誠意。

目前是否處於一場新危機的前夕?

分析師們、銀行家們和經濟學家們幾乎都預測一場衰退正在逼近。先鋒集團的分析團隊最近將2020年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10%提升至30%至40%。但是,催化劑將是什麼呢?

提到的因素包括:貿易緊張、圍繞著美國總統的政治風險、債務、新興國家、貨幣政策等等。現階段最容易辨別的風險是美聯儲執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危機發生後,美聯儲事實上從市場上大量購入資產,以支撐其價格、降低長期利率,這就是著名的「量化寬鬆」政策。如今應當緊急剎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