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賴走」與「蔡留」之間有著微妙關係

賴清德堅持要「執包袱走人」,主動「炒」蔡英文的「魷魚」。即使蔡英文昨日說他是「好投手」,公開要求他留任,他也態度堅決,堅持要在明年一月中旬「立法院」完成審議「總預算冊」之後,就率領「行政院」總辭。

一個要走,一個要留。這當中的奧秘如何?其實,大家都可看出,賴清德為的是要參加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這既有他在民進黨崩盤的大趨勢下,如果不搶在二零二零年參選,等到二零二四年,前有民進黨可能已經潰不成軍,難於拱衛他參選的阻力,後有同黨以至是同屬「新潮流系」的追兵的雙重夾攻執行,勢必出局,既然如此,不如趁早一搏的主觀考量;也有目前藍綠各種民調都顯示,他參選「總統」的支持度和看好度都優勝於蔡英文的客觀有利條件。再加上民進黨主席補選參選人之一的卓榮泰,已經宣佈「黨章沒有現任者優先的規定」,更增強了他的信心。如果在繼續留任「行政院長」的情況下,與現任「總統」爭奪下任「總統」位子,可能會產生「行政倫理」的問題。因此,離開政府體制,才具有參選「總統」的正當性。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就希望能「挽留」賴清德。這並非是「愛才惜才」,看重賴清德的行政才幹和能力,而是要繼續將賴清德綁死在自己的身旁,「就近看管」,防止他在民進黨「總統」初選中,不顧「行政倫理」地與自己爭奪代表民進黨出戰的提名權。

不過,既然是賴清德堅持「走人」,那麼也好,正好是「清理戰場」的機會,尋覓能夠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民怨的行政團隊,讓自己得以扭轉敗局,順利連任。因此,近來瘋傳,蘇貞昌將任「行政院長」,陳其邁或林佳龍任「副院長」。這個消息讓政治學者和評論者們大惑不解。不要說這是「政治內閣」而不是最需要的「經濟內閣」;而且更荒唐的是,三人都是「九合一」選舉的敗將,陳其邁和林佳龍丟失了兩個直轄市,蘇貞昌慘輸了三十多萬票,哪有「敗將升官」的道理?這不符合「獎勤罰懶」的行政倫理。盡管這是「非戰之罪」,但也不能昧於事實。何況,蘇貞昌已經一把年紀,而且還是「回鍋肉」,不但是不符當前社會潮流,而且還暴露了蔡英文已經「無人可用」的宭境。

何況,按照過去「行政院」正副院長安排的慣例,如果院長是財經背景出身,副院長就將是政治人物;反之,若院長是政治人物,就要配搭一個財經出身的副院長。因此,倘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就不會由也同樣是政治人物的陳其邁或林佳龍出任副院長。而按此規律,現任副院長具財經背景的沈榮津,就可能會獲得留任,或是其他財經領域的部長升任。

此議論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最新的小道消息是,蘇貞昌任「行政院長」;陳其邁「降格」任「行政院秘書長」,充分利用他的協調能力,及原來就是「立委」並在民進黨黨團任職,熟悉「立法院」生態的優勢,還有他是蔡英文的親信的有利條件,在「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之間鼎鼐調和。而林佳龍則充分發揮他的政治戰略學者的優勢,出任「國安會秘書長」。

但瘋傳歸瘋傳,昨日蔡英與媒體茶敘時,就否認了她邀請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之說,連說「我沒有提,他哪來的同意?」還追問是說的?可見,到目前為止,蔡英文仍然不能接受蘇貞昌,而蘇貞昌也不服氣讓當年自己的部下做自己的上司。筆者日前就評析過,蔡英文與蘇貞昌是一對「怨家」,蘇貞昌一來不服蔡英文的「享受成果」,民進黨前輩打生打死,她卻躺著享受,二來認為蔡英文不具行政能力,而且二零零五年陳水扁任命蘇貞昌為「行政院長」,「副院長」就是蔡英文,現在卻是蔡英文居然爬在他的頭上,還有兩人在民進黨主席選舉及民進黨「總統」初選打得「見骨見血」的恩怨。

而昨日陳水扁更進一步「爆料」,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曾兩度入府要求換掉副院長蔡英文,因為蔡英文無法與他配合,蔡英文讓他很頭痛,這是媒體都知道的公開秘密。不過陳水扁表示,他當時並未答應,認為蘇、蔡兩人應同進退。陳水扁還指出,,當時的副院長現在成為「總統」,當時的院長又被當時的副院長任命接任閣揆,就像過去的李登輝與郝柏村,一開始也是講「肝膽相照」,後來則是「肝膽俱裂」。而且蘇貞昌的「賭性」差了點,比較不敢拚,要穩的、看得到的才會去做,結果就是躊躇不前。比如,蘇貞昌二零一零年拒絕回鍋選新北市長,「當時說得很有氣魄,要選台北市長,萬一落選也能循『阿扁模式』選總統」,最後蔡英文只好自己去選新北市,結果雖敗猶榮。陳水扁說,當年蘇貞昌如果去選新北市一定當選,之後還有機會再選「總統」。如果這樣選擇,蘇貞昌的政治之路會完全不同,說不定現在的「總統」不姓蔡,而是姓蘇。陳水扁也酸蘇貞昌「當年說絕不選第三次新北市長,但這次還不是跑出來選」?

既然如此,為何整體上政壇上卻瘋傳蘇貞昌將接任「行政院長」?有政界私下議論說,可能是「新潮流系」在「逼宮」,強迫蔡英文接納蘇貞昌。過去,「新潮流系」雖然同時支持蘇貞昌和蔡英文,但經過對蔡英文兩年多的觀察,發現她是「扶不起的太子女」,因而較為傾向於蘇貞昌。「新潮流系」自己也在大佬紛紛離開後,摒棄過去的「老二哲學」要從「抬轎者」變為「坐轎者」。目前的最高目標人選是鄭文燦,但他仍需要積累政績,因而就改用最低目標人選,扶持賴清德。在此總目標之下,「行政院」需要由與「新潮流系」友好的蘇貞昌執掌。

至於傳說林佳龍出任「國安會秘書長」,可能是蔡英文要安撫「獨派」。因為「獨派」老是埋怨蔡英文「維持現狀」,希望她能帶動「獨立建國」。而且「正國會」在蔡英文中拿不到「肉」,連「骨頭」也不多,因此讓以《正常國家決議文》為圭梟的「正國會」第會長林佳龍,出任「國安會秘書長」,就具有安撫及平衡的作用。並滿足「獨派」是希望是由具「台獨」意識者出掌「正國會」的意願。

實際上,按照相關憲政法律體系規定,大陸、「外交」、「國防」事務及情報系統,是「總統」的專有職權,具體協調運作則由「國安會」執行,而且也是「總統」的幕僚機構。因此,控制了「國安會」,就幾乎可以影響甚至主導「總統」對「國家主體」領域的政策及作為,迫使蔡英文「轉軚」,從「維持現狀」的立場上退卻,退到「台獨黨綱」的原點。這是最危險的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