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外交官稱孟晚舟 可能避免被引渡?

【香港中通社1月24日電】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當地時間22日在多倫多表示,中國華為高管孟晚舟有很強的理據,在引渡聆訊中勝訴而避免被引渡到美國。加國外交官爲何在敏感時期公開發表這番言論?事件未來會這樣演變嗎?來自美國及香港的法律學者均指,此番表態很不尋常。

綜合媒體報道,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稱:孟晚舟有“強有力的論據”反對被引渡到美國,包括其一,特朗普評論該案件的行為涉及政治干預;二,此案涉及治外法權;三,該案涉及制裁伊朗,而加拿大沒有簽署制裁伊朗的協議。他認為,這些理由讓孟晚舟有希望在引渡聆訊中勝訴。

麥家廉指,有三种方式解決孟晚舟案,包括孟被引渡,但不會有愉快結果,因爲過程可能因孟不斷上訴而拖延數年;其次中美達成協議,美國放棄引渡;第三加拿大法官裁定孟晚舟不用被引渡。

對於麥家廉的這番表態,美國法律政治學者張軍律師24日表示:“一名現任駐華大使在公開場合這樣說,是相當非同尋常的,也是不多見的。這究竟是表達了他個人的觀點,還是表達了加拿大政府的觀點,目前還不知道。”

至於麥家廉提及的三個“強有力的論據”,張軍律師24日表示,這三個抗辯理由是不是“強”“我不敢說”,但“如果我是孟女士的律師,當然也會朝這個方向去準備,相信孟女士的律師的抗辯也會涵蓋這些。”他指出,根據加拿大法律,行政不能干預司法,因此特朗普此前稱不排除會介入事件,確實構成潛在政治力量的介入,或能成為抗辯理由。

張軍接著說,另外,美加引渡協議中有“雙罪認定”的要求,即美國制裁伊朗,而加拿大並未簽署制裁伊朗的協議,因此可能不符合引渡協議。這一類基於雙邊引渡協議的質疑,也可以構成不批准引渡的理由。

孟晚舟案引渡結果將會如何?張軍認為,目前美方提供的證據尚未公佈,要作出判斷“為時過早”。不過儘管美、加一再強調行政權力不干預司法,但他相信,此事可能被作為中美間貿易、外交談判的部分內容,三國之間有可能進行政治解決。而加拿大最終不引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為“加拿大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裡”,對中美加之間的問題有一定了解。加方同時也需要考慮美加引渡協議的嚴肅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