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這一科學論斷,是對40年來大陸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深刻總結,特別是「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寓意深遠、意味深刻,為兩岸關係未來的前途命運指明了方向。
一、兩岸關係發展的前途取決於大陸
實現祖國統一始終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當前兩岸關係遭到抱守「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的嚴重破壞,西方反華勢力又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橫加干預兩岸統一進程。然而,儘管當前台海局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波詭雲橘,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變,兩岸實力對比以及大陸在國際舞臺上日益強大的地位,決定了臺灣終將與大陸復歸統一。
40年來,兩岸沿著各自的發展道路分別加快了騰飛的步伐。臺灣在蔣經國執政時期,大力吸引外資和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初實現飛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的經濟體量接近大陸的1/2。大陸1978年開啟改革開放後,走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從2007年廣東省GDP超越臺灣至2017年,相繼又有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和湖南8個省份的GDP超過臺灣。如今臺灣的GDP僅占大陸4.7%,與大陸省份相比僅位列第十。而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隨著大陸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陸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更加難以撼動。兩岸實力對比懸殊決定了大陸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我們有堅定的政治決心和強大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祖國的神聖領土一寸都不能分裂出去!」這就明確向世界宣告,兩岸關係的前途命運掌握在大陸手中,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勢力以及任何層面的國際干預,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更無法阻撓祖國統一大業實現。
二、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大陸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歷史使命之一。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決定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最終走向統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40年來,儘管兩岸關係跌宕起伏,但大陸始終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最大的誠意和善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2008年至2016年,大陸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推動兩岸關係邁向大和平大發展大繁榮。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當局再次上臺執政,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制度化交流中斷,但大陸依然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動民間交流穩步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②2018年,中央出臺「惠台31條」,各省市陸續結合本地實際出臺配套措施,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創業、就業、學習、生活提供同等待遇。臺胞居住證的推出,直接將臺灣同胞對接到大陸整體的社會治理體制和公共服務體系,大大解決了臺灣民眾在大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不便和困難,有利於臺灣同胞充分享受大陸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機遇與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再次宣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鞏固和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因而,儘管民進黨當局肆意破壞兩岸關係、頑拒兩岸統一,美日等國際勢力介入和干擾兩岸統一大業,但這些行徑違背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違背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不符合臺灣同胞的主流民意。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必將推動兩岸關係行穩致遠,並最終邁向統一。
三、兩岸關係發展的節奏掌握於大陸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明確提出了一系列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政策措施,呼籲兩岸通過協商談判結束軍事對峙狀態、並提出兩岸「三通」、擴大兩岸的交流,開啟了以「和平統一」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的歷史進程。
1992年,大陸與臺灣各自授權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並由此拉開了兩岸制度化協商的序幕,推動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然而,李登輝執政後期,宣稱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公開走上「台獨」分裂道路。陳水扁執政時期,叫囂兩岸「一邊一國」,謀求「法理台獨」。「台獨」分裂活動使兩岸關係陷人嚴重倒退局面。而大陸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粉碎了「台獨」分裂圖謀,堅決維護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 2008年至2016年,國民黨再次執政,由於馬英九當局堅持「九二共識」這一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得以恢復,兩岸交流穩步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局面再現。大陸以最大的誠意持續釋放惠台政策,讓臺灣同胞共用大陸改革開放發展機遇。然而,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將「九二共識」概念偷換為「九二會談」、「九二歷史事實」,僅宣稱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妄圖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蔡英文執政兩年來,民進黨當局披著「維持現狀」的偽裝,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破壞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使兩岸諸多來之不易的交流成果毀於一旦。
儘管民進黨當局肆意破壞「九二共識」,但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既定對台工作節奏,在堅持「九二共識」原則基礎上,保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連續性,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再次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鞏固和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這充分表明,大陸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節奏,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並沒有因島內政黨輪替而動搖,祖國統一進程並沒有因「台獨」分裂活動而中斷,兩岸關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行穩致遠。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方位下,大陸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只要兩岸同胞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秉持「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理念,必將推動兩岸復歸統一,必將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明天!
(徐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