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培養垃圾分類習慣 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

【中新社北京6月3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準的一個重要體現。

習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恆抓下去。要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習近平十分關心垃圾分類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強調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習近平還多次實地瞭解基層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情況,並對這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近年來,中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中國將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中新社杭州6月3日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副主席解振華3日在杭州表示,中國一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確定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峰並爭取儘早達峰的自主貢獻目標。我們將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確保百分之百兌現自主貢獻目標。

解振華是在國合會2019年年會開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說,氣候變化是當今時代最嚴峻的全球性挑戰之一,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多邊主義、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解振華指出,中國一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確定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峰並爭取儘早達峰的自主貢獻目標,這既是我們對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在國內發揮目標引領、倒逼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舉措。為此,我們採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約能源和資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發展非化石能源、恢復自然生態環境、養護森林增加碳匯、發展碳市場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實現自主貢獻目標。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其中明確指出: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之內,以降低氣候變化所引起的風險與影響。

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佈《全球升溫1.5ºC特別報告》稱,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世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

解振華指出,當前國際氣候治理進程任重而道遠,《巴黎協定》後續談判和履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和談判未決問題仍需各方做大量工作,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各盡所能,切實兌現2020年前承諾和行動,提高2020年後行動和支持的力度。

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擔當。無論形勢如何變化,中國致力於推動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多邊進程,推動全球合作應對的決心和努力都不會改變。我們將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深化與其它國家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確保百分之百地兌現自主貢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