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脫綠趨藍」的原因和政治前景

2018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藍綠的夾殺下驚險蠃得連任。在第二任期伊始,柯文哲展現出不—樣的政界生存策略,由「白綠合作」轉為「脫綠趨藍」的跡象明顯——柯文哲參選2020的決心逐漸淸晰,他意圖以此達到「模糊藍白」「分食藍營選票」的目的。

柯文哲選後的幾個象徵性動作

選後第一時間宣佈舉辦「雙城論壇」,爭奪兩岸話語權

「九合一」選舉期間,藍營縣市長參選人紛紛表態組建兩岸事務小組,展開與大陸城市交流。而「九合一」選後,臺北市政府第一時間發出新聞稿表示,要在一個月後舉辦上海臺北雙城論壇。柯文哲此舉意在向外界表明,臺北市才是兩岸城市交流的領頭羊。而在12月下旬的雙城論壇歡迎晚宴上,柯文哲在致辭中不僅再提「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和「兩岸一家親」,並且首次講出「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兩岸關係好符合兩岸人民福祉」等對大陸較為善意的話語。柯文哲在兩岸關係上的突破性表態不僅成功奪取了兩岸交流的話語權,也向藍營和大陸釋放了善意。

「蔡柯會」氣氛冷淡宣告「白綠合作」破局

面對「九合一」慘敗的殘局,蔡英文為尋求2020連任,修復選後民進黨與柯文哲的裂痕成為重要任務。為向「白綠合作」鋪路,先是蔡英文前幕僚、「九合一」選舉期間擔任姚文智競選團隊操盤手的姚人多在「蔡柯會」前天大動作向柯文哲道歉,表示「期盼柯文哲大人有大量」「臺灣需要你,請你務必站在民眾這邊」,後是蔡英文在會面當天笑臉恭喜柯連任,肯定柯政績。然而柯文哲不僅回應姚人多「把戲真多」「看到文青體很噁心」,對蔡英文亦不留情面,當面批評蔡當局施政改革速度慢,全程臉色嚴肅,與蔡英文幾無互動。柯文哲用實際行動宣告「白綠合作」幾乎破局。

臺北市民代補選再度上演「藍白綠」三方競爭

由於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於選前辭去民代,留下臺北市士林、大同區的民代職缺,按照規定應於三個月內完成補選。在「綠白分手」後,此次補選被看作白綠是否和好的指標。然而隨著代表民進黨的卸任臺北市議員何志偉以及柯系人馬臺北市觀傳局長陳思宇登記參選,此次民代補選再次形成藍白綠三方相爭的局面。並且陳思宇在登記參選時,對柯文哲隔空喊話「我在『中央』等你」。陳思宇的喊話暴露了柯文哲的企圖心,雖然陳思宇最終未能勝選,佰柯文哲測試自身實力的目的已然達到,柯文哲正在為2020更進一步評估方式方法。

接受採訪多次抨擊蔡英文兩岸政策

「九合一」選後,柯文哲向外界透漏,將以個人名義開通大陸微博帳號,並已指示臺北市政府進行評估。臺灣輿論認為,柯文哲有意借此「拓展政治版圖」,增加自己的兩岸能量。另外柯文哲近期還頻繁接受電視、網路媒體專訪,不僅批評蔡當局對大陸「凶巴巴」,更提到蔡英文過於「親美」的政策如「強盜搶銀行眼中只看到錢,卻沒看到警察(中國大陸)」。針對綠營指控柯文哲「強盜說」,柯文哲也強硬反擊「最討厭在臺灣喊『獨立』卻在大陸做生意的人」。柯文哲頻頻在兩岸政策上批評蔡英文一定程度上是與蔡英文進行切割,並且意圖向大陸釋出善意,爭取大陸方面的認可。

柯文哲「脫綠趨藍」的原因

從柯文哲選後的種種跡象看,他將大概率參選2020,並且將選戰策略選定為「脫綠趨藍,淡化藍白」,從而與2020最大對手中國國民黨爭奪票源。柯文哲選擇此策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九合一」選舉期間民進黨與柯文哲陣營的相互攻擊使得「白綠合作」喪失基礎

臺北市長選舉期間,由於民進黨自推姚文智參選,為拉抬姚文智選情,姚文智團隊從選戰開始即將主要火力對準民調最高的競爭對手柯文哲,不僅批評柯文哲市政零分、政治獻金賬目不清,還對其一系列抹黑、「抹黃」「抹紅」,攻擊柯文哲是「雙手沾滿血腥的器官移植共犯」。民進黨網紅議員王世堅更是出沒於多個政論節目對柯文哲人格、施政進行全面的抨擊。選前民進黨與柯文哲陣營殺得刀刀見骨、幾近仇人已使雙方喪失了合作基礎,柯文哲如果單方面選擇與民進黨冰釋前嫌不僅難以向柯粉交代,在普通人看來,選前雙方互相批評得一文不值、十惡不赦選後卻立馬和解合作,亦違反人之常情,會給人留下虛偽的政治觀感。

柯文哲聲勢在「九合一」選後超越綠營使得「白綠合作」的平衡被打破

柯文哲在臺北市長選舉^中雖然險勝,但在藍綠的夾殺下能夠贏得連任也證明了自身的實力。根據多家機構所做的民調,在除韓國瑜之外的2020可能人選當中,柯文哲2020民調支持度均位居第一位,並大勝蔡英文、賴清德等民進黨2020可能人選。如果說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柯文哲勝在民進黨禮讓,那麼經過四年的市政錘煉以及在兩岸間的如魚得水,柯文哲顯然不再是當初的職場素人。而如今的民進黨,經過蔡英文兩年多荒腔走板的執政,不僅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在隨後進行的22縣市議會議長選舉當中也僅取得一席議長之位,悲慘程度更勝於「九合一」——民進黨在臺灣社會的聲望跌倒冰點。與四年前相比,柯文哲與民進黨的強弱之勢已然換位。民進黨為「白綠合作」開出的籌碼顯然難以引起柯文哲的’興趣。在經歷了臺北市長一職之後,柯文哲不可能委身去選民意代表,也不可能滿足做一個徒有其名的「副領導人」與蔡英文組成「蔡柯配」去競選2020。在當前柯文哲聲勢遠超蔡英文等人的情況下,柯文哲要繼續其政治道路,只可能掛帥親征,挑戰「大位」以求更上一層樓。

從戰略學角度,柯文哲必須選擇「模糊藍白」以分食2020最大對手國民黨

借助於韓國瑜引發的「韓流」,藍營找回了其基本盤,國民黨上下在「九合一」選舉中呈現前所未有的團結並取得最終的大勝。從選後形勢來看,蔡英文當局卻並沒有吸取「九合一」慘敗的教訓,仍然在操弄意識形態,持續打「仇中」「抗中」牌;台當局各「部會」也多由舊人把持,蔡英文所謂的改革仍停留在口號層面,「討厭民進黨」這一社會趨勢仍將蔓延。反觀國民黨,韓國瑜等黨內政治人物的支持度居高不下,「九合一」勝選的氣勢仍在。根據島內媒體最新民調,國民黨整體滿意度41%,略等於民進黨19%和「時代力量」23%之和。因此,如若柯文哲參選2020,國民黨顯然是其最大對手。從戰略學的角度,在藍白綠三方競爭的情況下,柯文哲如果選擇繼續向綠營靠近,則僅能分食民進黨小部分票源,仍然無法危及國民黨;倘若柯文哲選擇向藍營靠近,模糊白藍之間的界限,則可以事半功倍最大程度瓦解主要對手。一旦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無法凝聚藍營支持,柯文哲則坐收漁翁之利,2020勝選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

柯文哲「脫綠趨藍」策略成功與否的影響因素

柯文哲參選2020的跡象愈加明顯,選戰策略也逐漸清晰,他的2020前景如何將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

臺北市政能否維持穩定的局面

在柯文哲進行下一步動作之前,臺北市長一職是他唯一的政治舞臺。在當前的臺灣政治生態之下,社會對政治人物的包容度並不高,柯文哲可以因為臺北世大運的成功舉辦使其岌岌可危的民調一夕翻轉,同樣也可以因為臺北市府某個突發性事件或其個人某種場合下不當的失言而使其之前的聲望一夕崩塌。遙想「九合一」之前,柯文哲就曾因為「為‘兩岸一家親’向綠營道歉」幾乎輸掉選戰。一旦柯文哲宣佈投入2020,他的所有言行和政績都將被拿來檢驗。在此之前,柯文哲可以但求施政無功,但至少要保證無過,維持臺北市政的穩定局面。

綠營的整合策略能否見效

「九合一」之後,民進黨內不乏檢討聲浪。在蔡英文當局,賴清德辭去行政部門負責人之後由黨內「大佬」蘇貞昌接任。民進黨內部,新當選的主席卓榮泰展現一定程度的協調能力,維持了民進黨各派系之間的微弱平衡——蔡英文通過一系列行政和黨內的謀劃,積極為自己2020連任佈局。然而,深綠勢力對蔡英文的不滿幾乎臺面化。從民進黨主席補選來看,代表反蔡英文勢力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雖輸掉選舉也囊括近30%的選票;「台獨」四「大佬」彭明敏、高俊明、李遠哲、吳醴培等人更是公開登報要求蔡英文放棄連任;而以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為代表的「喜樂島」聯盟則力推「台獨公投」給蔡英文施加壓力;在民進黨開放初選登記第一天,台南市民代補選有功的賴清德第一時間領表參選,為臺灣政壇投下震撼彈。民進黨本想借助民代補選勝利獲得喘息、整隊的機會,蔡英文和賴清德同時角逐黨內初選卻為民進黨埋下不確定因素。一位是掌握龐大資源的現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一位元是民調更高、深受深綠陣營推崇的民進黨內最大派系頭號政治明星,兩人的對壘會否造成綠營的分裂?一旦民進黨推出的別如候選人無法令各方滿意,不排除某一派系報復性投票的做法,部分選票將無可避免地流向柯文哲,柯文哲2020的勝率將大幅提升。

藍營初選的分裂與否

借助於「九合一」勝選的氣勢,國民黨一改2016年「大選」無人敢戰的局面,黨內早早有羅智強、朱立倫、張亞中、王金平、周錫瑋等人表態參選2020。然而在國民黨內所謂「太陽」之間,圍繞初選機制是否採用全民調抑或黨員投票產生激烈爭執,四年前的「換柱」風波被有心人士拿來大做文章。一時間的亂局使得國民黨部分中生代不滿黨中央,公開批評吳敦義「司馬昭之心」「遺臭萬年」……國民黨「內鬥內行」的痼疾依然存在。然而,審視國民黨2020的可能人選,王金平始終難以洗清「藍皮綠骨」的嫌疑吳敦義不僅在黨外缺乏人氣,在黨內也缺乏人緣;馬英九卸任後雖人氣回升,但八年執政太令藍營失望;唯一支持度最高的朱立倫雖年齡、履歷最為合適,但四年前的粗暴「換柱」也令其留下污點。所謂「天王」皆非十全十美的人選,難怪國民黨內響起徵召韓國瑜的聲音。但韓國瑜甫一上任高雄市長,參選2020的正當性不足。一旦國民黨未來提名明顯會輸給柯文哲的人選,藍營的選票將必定分散,而此時「淡化藍白」的柯文哲便有可乘之機。

柯文哲合作物件的選擇

經歷了臺北市長選舉一役,險勝的柯文哲必然體會到沒有政黨組織動員的弊端,單憑柯粉有限的熱情,市長選戰尚且困難,2020更是難以推到藍綠。因而在選後接受采訪時,柯文哲不時流露出組黨的想法。雖然他事後表示要從長計議,但幾乎可以判斷,柯文哲將尋求與第三勢力、政黨合作組成跨黨派聯盟以應對2020。在去年的「九合一」選舉中,柯文哲即曾有為「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月臺力挺再參選新竹縣長的經歷。島內政壇也早已傳出柯文哲將與親民黨組建「白橘連線」的可能。柯文哲與宋楚瑜私交甚好,柯文哲主張的「兩岸一家親」在意識形態上與親民黨也沒有衝突,雙方合作確實可以達到各取所需的目的——柯文哲可以獲得完整的班底與團隊,彌補「陸軍」不足的特點;親民黨則可以憑藉柯文哲的人氣抬升自己,告別日益邊緣化的窘境。雖然親民黨近來在島內政壇呈現泡沫化跡象,但宋楚瑜個人的政治能量仍不可小覷,在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宋楚瑜搭檔名不見經傳的徐欣瑩都可以獲得157萬多票,一旦2020「柯宋配」成形,對國、民兩黨的衝擊將前所未有。

大陸的認可與否

在蔡英文執政的近三年,柯文哲最為值得炫耀的即為在兩岸官方互動停滯時期,主張「兩岸一家親」的他成功延續了「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維持了兩岸這一重要的溝通管道。然而,雙城論壇畢竟只是城市交流層級,柯文哲可以用「兩岸一家親」等情感層面的表態大致過關,但若要角逐2020,同其他任何候選人一樣,大陸對柯文哲的考卷答案將更加嚴格。柯文哲勢必得觸碰「統獨」、臺灣與大陸關係等兩岸深層次議題。一旦柯文哲的答卷未能使大陸滿意,柯文哲在兩岸交流中累積的能量將迅速清零。因此,大陸的認可與否,亦將決定柯文哲2020的最終成敗。

(李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