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實施李登輝「二‧零版」訪美?

蔡英文昨日啟程前往加勒比海四個「邦交國」進行「自由民主永續之旅」。這是她上任後的第七次外訪,除了「固交」的意圖之外,更是要為「總統」大選「加分」。正因為如此,得到美國的充分配合,在蔡英文十二天十一夜的出訪行程,在訪問四個國家的情況下,卻有四天在美國,因而「妹仔大過主人婆」,重點是在美國,四個「邦交國」只是一個借口。因而可說是「準訪問美國」,或是「訪問式的訪問」。實際上,此前美國對台灣領導人的「過境」,只是為了休息、加油、補充給養等等需要,並以「安全、舒適、便利、尊嚴」為原則,有時還不准下機,或是離開機場管理區。而蔡英文今次的「過境」,則是可以離開機場進入市區,並進行演講,還將於美國相關官員及議員見面,幾乎可以比擬二十四年前的李登輝訪美,因而可說是達到「準訪美」的位階。

當然,由於蔡英文此行尚未到達到「正式訪美」的程度,因而不方便安排在華盛頓「過境」,但在去程也經過境紐約,回程繞道丹佛。眾所周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總部大樓在紐約,其家人及親信幕僚人員也多經常呆在紐約老家。因此,間接的「總統會面」或將會上演。很可能特朗普本人不方便,但其家人,或是已經見過台灣當局「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的「鷹派」國安顧問博爾頓,將會前往與她會見,甚至不排除特朗普與蔡英文互通電話,以作為「支持」蔡英文的「政治語言」。如果不是特朗普曾經在大阪「二十G」會議上見過面,及中美恢復貿易談判,美國給予蔡英文的「禮遇」可能會更高。

有消息說,蔡英文在紐約逗留時,將會前往哥倫比亞大學進行演講,並全程公開。倘此,就是模仿當年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作《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講。而從蔡英文將這次出訪定名為「自由民主永續之旅」,並在登機啟程前發表的談話,聲稱此行將和全世界分享自由、民主、永續的台灣價值,傳達「和世界共享自由開放的價值」、「堅定守護民主制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推動互惠互助的國際合作」等三個台灣主張的情況來看,蔡英文此次的「準訪美」,其背景和性質,都與李登輝當年的訪美頗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二•零版」。

實際上,李登輝一九九五年六月七日至十二日的美國康乃爾大學之行,是在美國國會兩院以決議向克林頓施加壓力下,克林頓政府同意實施的「私人行程名義訪問」,並在康乃爾大學歐林講座發表題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公開演說,首次提出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論述。李登輝是史上首位進入美國的「中華民國」現任「元首,這次訪問因此被認為是台灣當局在「外交」上的一大突破,使李登輝在台灣政壇上的聲望高漲,使其在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中獲勝。但這次訪問也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並被認為是引發台海飛彈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今次蔡英文的「準訪美」,之前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訪問法》等系列法案,都獲得特朗普簽署頒布。並在蔡英文啟程前宣布,批准在特朗普任內的第四次向台灣出售軍事武器,這筆交易涉及一百零八輛「M1A2T艾布蘭」坦克、三百五十枚刺針飛彈和相關設備。這是特朗普上任後對台軍售金額最高的一次,共約在值約二十二億元美金,成為特朗普上任後對台軍售金額最高的一次。而且美國副總統彭斯還在華盛頓會見了被形容為助力蔡英文贏取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有功」的黎智英。而蔡英文在啟程時談到的「堅定守護民主制度」等話題,可能就是她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演講時的主要內容、與李登輝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極為相似,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所提升。

因此,倘蔡英文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的傳聞獲得證實,那就是「李步蔡隨」,兩人都是假借「民主」的名義,販賣分裂主義的私貨。李登輝的講話,揭櫫了「中華民國在台灣」,正式揭露了她的「獨台」理念和心態;而蔡英文則是將「中華民國是台灣」的理論,正式向國際社會宣達「台獨」的理念,並以「推動互惠互助的國際合作」宣示台灣地區已經成為「正常國家」,並尋求各國承認及「建交」。

當然,蔡英文也是要模仿李登輝,以訪美來提高自己的聲望,爭取勝選。實際上,李登輝的訪美,及此後發生的台海危機,使得李登輝在一九九六年三月的首次全民直選「總統」中,「以一敵眾」,在民進黨的彭明敏、謝長廷組合,及脫離國民黨脫黨的林洋港、郝柏村組合,陳履安(陳誠之子)和王清峰組合的「圍攻」中,卻都能獲得百分之五十四的過半得票率當選。蔡英文她也希望在這次「準訪美」的「加持」下,獲得同樣的效果,擊退國民黨的韓國瑜(或郭台銘)及柯文哲的「圍攻」,成功當選連任。不過,她所要的「導彈演習送一程」效應,卻未必能達到。

其實,蔡英文本人就是李登輝精心培養的人物。蔡英文自從在參與「入關」談判中展現其才幹之後,就受到李登輝的欣賞。因而在起草《港澳關係條例》法案時,就任命她擔任起草團隊的召集人,並主筆擬制《港澳關係條例》法案。在此過程中,蔡英文曾先後三次率團到港澳進行調研及諮詢。

蔡英文完成《港澳關係條例》法案的擬制工作後,更受李登輝信任。一九九八年十月,已經「停擺」三年的海峽兩會,又再恢復聯絡。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邀請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訪問北京。海基會訪問團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海基會的官員,唯一一個不是海基會成員的,就是蔡英文。李登輝安插她以訪問團「顧問」的名義,作為隨隊現場「監軍」。果然,江澤民在釣魚台國賓館接見辜振甫,提出「進行兩岸政治對話」,蔡英文就從中嗅到敏感政治含義,返台後即向李登輝匯報,分析在翌年十月汪道涵回訪台灣,李登輝在會見時,將會當面提出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訴求,更將會申明一個中國原則,以澄清此前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之說,因而必須提前做好因應之道。

李登輝隨後授權蔡英文成立「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專案小組」,並由其擔任主持人,主要任務是草擬屆時應對汪道涵或會提出訴求的「國家地位」論述。經過幾個月的研究,蔡英文提出了「特殊兩國國論」。李登輝看後大為讚賞,心急到等不及十月間,就當即提前在七月九日接受外媒專訪時,予以宣達。當然是再次引爆台海危機。

正因為李登輝特別欣賞蔡英文,當陳水扁當「總統」時,李登輝就向陳水扁推薦了蔡英文出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也因此而正式走上從政之路。蔡英文之所以有今日,李登輝當時的欣賞和推力,是關鍵的第一步。

因此,蔡英文此行,有「向李登輝致敬」之意,也是對李登輝《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延伸和補強,完全是當年李登輝訪美的「二•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