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所謂的「台海中線」

台海方向在最近放出了個大消息。臺灣「國防部」稱,兩架解放軍殲-11戰機3月31日上午11時左右飛越了臺灣海峽中線。台方表示「嚴正抗議」並譴責中共軍方此一「挑釁舉動」,稱它已經嚴重衝擊區域安全穩定,危害區域各方共用的和平福祉云云。

而在4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被問及「大陸戰機飛越台海中線」時表示,「這不算是外交問題,我把它留給國台辦的同事去回應。」

「大陸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謹慎行動。」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說,大陸顯然是向美台發出雙重信號,既對臺灣「獨派」施壓,也挑戰美方近來不斷強調的航行自由權。

這條片面劃定卻不存在的界線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又有無實際意義?

尋求「隔離網」

任何帶有軍事意味的界線,從誕生直至消亡,實力是第一要素。1949年12月,國民黨軍在大陸的最後一支主力退到3.6萬平方千米的臺灣島,而隨著1950年海南島、舟山相繼解放,國民黨軍進一步龜縮到以臺灣-澎湖-金門為基點的臺灣海峽一線。

從臺灣當局角度看,所謂的「台海中線」本不應被劃設,因為這將導致其防禦縱深過淺,無法有效利用堪稱「反攻大陸跳板」的金門。正因如此,20世紀50年代前期,台軍利用暫時的海空優勢封鎖臺灣海峽,不斷襲擾大陸。

1954年「9•3炮戰」影響甚大,其也是促成「台海中線」概念提出的重要契機。當年12月3日,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簽訂,該約共十條,規定締約雙方「以自助或互助之方式」抵抗武裝攻擊及國外指揮的「共產顛覆活動」,台方給予美方在臺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需要而部署陸海空軍的權利。蔣介石認為,條約的締結使臺灣的安全有了保障,這是「十年蒙恥忍辱,五年苦撐奮鬥之結果」。

對此,中國總理周恩來在12月8日發表聲明,指出上述條約是「徹頭徹尾的侵略性的戰爭條約」,「美國政府企圖利用這個條約,來使其武裝侵佔中國領土臺灣的行為合法化,並以臺灣為基地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和準備新的戰爭」。聲明還稱:「一切關於所謂臺灣‘獨立國’、臺灣‘中立化’和‘託管’臺灣的主張實際上都是割裂中國領土和干涉中國內政,都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同意的。」

事實上,美國私下並沒有放棄與大陸的溝通,1954年底,雙方通過各自在波蘭的外交機構展開「華沙會談」,目的是希望相互瞭解對台海形式的意圖與行動,從而有效防範衝突、處理危機及控制臺海緊張形勢。會談中,美方表達了不願因蔣介石集團軍事冒險導致台海局面失控的態度,最好的手段自然是在海峽中間設立一個「隔離網」。

「大衛斯線」出籠

臺灣方面並沒有放棄反攻的計畫。1956年4月16日,蔣介石致信艾森豪,要求「破滅共禍」,「設法使中國大陸發生混亂不安」,「在適當時機以突擊方式戳穿中國大陸鐵幕」。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福建炮兵猛轟金門,這場炮戰一直延續到了10月15日。其原因,一是為了打擊和懲罰蔣介石集團,二是為了打擊並牽制美國。毛澤東擔心美國「劃峽而治」,使臺灣和大陸永久分離,製造「兩個中國」。

8月27日,蔣介石致信艾森豪求援,請求同意台軍立即轟炸金門對面的解放軍陣地,駐台美軍司令有權自行做出決定,不必事事請示華盛頓。同日,艾森豪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準備介入台海危機。29日,美國決定對臺灣供應金門、馬祖物資的船隻進行護航。

不久後,美軍駐台「協防司令部」向台軍「參謀本部」傳達一條重要資訊,希望台軍機艦偵察巡邏最好保持在海峽中線以東,這樣才能獲得美軍安全保障,至於後勤支援金門、馬祖外島的台軍機艦也不排除美軍保障,但前提是不得攻擊大陸腹地。據美方檔案顯示,維持海峽中線對峙默契,是華盛頓同時向北京和臺北發出的信號,而做出這一界線安排的美方代表,據傳是太平洋司令部一名叫大衛斯的參謀軍官,因此「台海中線」也被稱為「大衛斯線」。

但從作戰用途看,「大衛斯線」更像是台海防空識別區的假想線,而當時負責台海空防任務的是美軍第13航空隊。因此,「大衛斯線」由駐台美軍第13航空隊司令大衛斯準將劃定的可能性最大,劃定時間應是大衛斯駐台期間——即1955年6月10日至1957年4月4日之間。

不過,美軍當時的作戰命令與交戰規定中,並未有限制台軍機艦的偵察巡邏活動範圍在中線以東的任何規定,「台海中線」又是在何時形成臺灣機艦偵察巡邏邊界的默契?

臺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的《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口述歷史》一書中引述多位參與「國光計畫」退役將領的話說,令臺灣海軍慘敗的1965年東山海戰是「反攻大陸」計畫的轉捩點。

從臺灣當局角度看,所謂的「台海中線」本不應被劃設,因為這將導致其防禦縱深過淺,無法有效利用堪稱「反攻大陸跳板」的金門。正因如此,20世紀50年代前期,台軍利用暫時的海空優勢封鎖臺灣海峽,不斷襲擾大陸。

1954年「9•3炮戰」影響甚大,其也是促成「台海中線」概念提出的重要契機。當年12月3日,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簽訂,該約共十條,規定締約雙方「以自助或互助之方式」抵抗武裝攻擊及國外指揮的「共產顛覆活動」,台方給予美方在臺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需要而部署陸海空軍的權利。蔣介石認為,條約的締結使臺灣的安全有了保障,這是「十年蒙恥忍辱,五年苦撐奮鬥之結果」。

對此,中國總理周恩來在12月8日發表聲明,指出上述條約是「徹頭徹尾的侵略性的戰爭條約」,「美國政府企圖利用這個條約,來使其武裝侵佔中國領土臺灣的行為合法化,並以臺灣為基地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和準備新的戰爭」。聲明還稱:「一切關於所謂臺灣‘獨立國’、臺灣‘中立化’和‘託管’臺灣的主張實際上都是割裂中國領土和干涉中國內政,都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同意的。」

事實上,美國私下並沒有放棄與大陸的溝通,1954年底,雙方通過各自在波蘭的外交機構展開「華沙會談」,目的是希望相互瞭解對台海形式的意圖與行動,從而有效防範衝突、處理危機及控制臺海緊張形勢。會談中,美方表達了不願因蔣介石集團軍事冒險導致台海局面失控的態度,最好的手段自然是在海峽中間設立一個「隔離網」。

「大衛斯線」出籠

臺灣方面並沒有放棄反攻的計畫。1956年4月16日,蔣介石致信艾森豪,要求「破滅共禍」,「設法使中國大陸發生混亂不安」,「在適當時機以突擊方式戳穿中國大陸鐵幕」。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福建炮兵猛轟金門,這場炮戰一直延續到了10月15日。其原因,一是為了打擊和懲罰蔣介石集團,二是為了打擊並牽制美國。毛澤東擔心美國「劃峽而治」,使臺灣和大陸永久分離,製造「兩個中國」。

8月27日,蔣介石致信艾森豪求援,請求同意台軍立即轟炸金門對面的解放軍陣地,駐台美軍司令有權自行做出決定,不必事事請示華盛頓。同日,艾森豪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準備介入台海危機。29日,美國決定對臺灣供應金門、馬祖物資的船隻進行護航。

不久後,美軍駐台「協防司令部」向台軍「參謀本部」傳達一條重要資訊,希望台軍機艦偵察巡邏最好保持在海峽中線以東,這樣才能獲得美軍安全保障,至於後勤支援金門、馬祖外島的台軍機艦也不排除美軍保障,但前提是不得攻擊大陸腹地。據美方檔案顯示,維持海峽中線對峙默契,是華盛頓同時向北京和臺北發出的信號,而做出這一界線安排的美方代表,據傳是太平洋司令部一名叫大衛斯的參謀軍官,因此「台海中線」也被稱為「大衛斯線」。

但從作戰用途看,「大衛斯線」更像是台海防空識別區的假想線,而當時負責台海空防任務的是美軍第13航空隊。因此,「大衛斯線」由駐台美軍第13航空隊司令大衛斯準將劃定的可能性最大,劃定時間應是大衛斯駐台期間——即1955年6月10日至1957年4月4日之間。

不過,美軍當時的作戰命令與交戰規定中,並未有限制台軍機艦的偵察巡邏活動範圍在中線以東的任何規定,「台海中線」又是在何時形成臺灣機艦偵察巡邏邊界的默契?

臺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的《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口述歷史》一書中引述多位參與「國光計畫」退役將領的話說,令臺灣海軍慘敗的1965年東山海戰是「反攻大陸」計畫的轉捩點。

(田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