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蓋廣廈千萬間,大庇全澳居民俱歡顏

賀一誠昨日繼續「落區」,其中重頭戲是到到祐漢新村一帶探訪,並與市民和商戶交流。他在受訪時表示,祐漢區的發展以都市更新為方向,都市更新是長期性,並非一至兩屆政府能夠完成,以往的政府都因土地資源缺乏而難以處理,而現時土地儲備較為充足,有決心在下屆政府能逐步解決問題,但前提是祐漢區的人口不能再增加。他又指出,都市更新的置換房項目不會選擇在新城A區興建,選址會盡量靠近祐漢區,他又希望在建設置換房期間,同步規劃祐漢區,以縮減都市更新的時間。

賀一誠的「落區」行程,首先就是到本屆特區政府在「安居樂業」方面的政績之一——石排灣公屋社區考察,然後到可能是他本人就職後重點推動「都市更生」的祐漢新村探訪,這既體現了他尊重其前任工作成果的精神,更是折射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氣魄,敢於在「安居樂業」方面「啃硬骨頭」,開展及執行祐漢新村的「都市更生」規劃,並由此而以點帶面,在全澳推廣,以兌現了;落實其在競選政綱中作出的「加快公屋建設,研究構建合理的『夾心階層』置業階梯」的莊重諾言,真正做到積極聆聽居民的居住訴求,持續檢視相關政策的適切性,在符合公眾利益、保障居民居住權益、穩定社會經濟發展、合乎法理的原則和前提下,逐步完善房屋政策的頂層設計和執行力。並將加快公共房屋的興建和審批,加快推進新填海區規劃及房屋建設。研究構建合理的置業階梯,回應不同收入居民特別是「夾心階層」、青年人的住房需求。

實際上,住房問題,是澳門的主要民怨來源之一,尤其是青年人的「上樓難」問題,曾經在某些社會群體事件中,扮演了「非相關利益者」的重要角色。因此,澳門回歸後,何厚鏵和崔世安兩位行政長官,都極為重視解決「居者有其屋」的問題,認知到居民們只有「安居」解決了,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進行「樂業」,前者構成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後者則是經濟繁榮的主要動力。因而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的措施,包括微觀的「四厘津貼」等,及宏觀的「萬九公屋」規劃。崔世安在競選第四任行政長官過程中,聽到居民們的強烈要求,毅然修改新城填海區的規劃,將A區的部分土地劃為公共房屋區,並帶領行政會的成員到實地視察。

在《五年規劃》中,特區政府將「居有其所、安居樂業」訂定為其房屋政策的目標。決心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保障本澳居民的居住權,依輕重緩急次序,以適當的方式,按力所能及原則,積極發展公共房屋項目。並明確提出了「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公共房屋政策方針,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在優先照顧社會弱勢群體的大原則下,依循合理社會資源、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及維護優良傳統倫理觀念之原則,按照「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政策主調,彈性處理社、經屋的分配比例,以期更科學、客觀地利用公共資源,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屋問題。

而賀一誠在公共房屋領域的施政理念,在此基礎上有所深化提高。鑑於社會的發展及居民平均收入的提高,「社會房屋」已經基本上滿足了有需要的家庭,從而完成了其歷史任務,因而賀一誠將主要精力,擺放在「經濟房屋」方面。與此同時,也需考慮到市場房屋的發展,在兩者之間做出平衡。這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原理的,可以在全社會各階層中,取得最大公約數。

從賀一誠昨日及此前幾天「落區」及社團座談會的內容綜合歸納看,其思路有幾個既注意吸收及繼承其前任成功及可行的因素,又要與時俱進,根據目前及未來的實際需要,走出自己的一條新路的特點。其一、是澳門的「都市更新」不走通過降低業權百分比而強制拍賣,因此引起較多爭議的「香港模式」,而是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採取先行興建臨時安置房,供原住戶臨時居住,待更生工程完成後回遷的「澳門模式。他認為此方式一可以保值,二可以自己住得舒服,即使自己不住用作出租,價值都有所提升,是一個三贏局面,大家都可以接受。其實,更符合「澳門街」市民們「朝見口晚見面」的小城坊眾和諧氛圍。

其二、雖然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澳門已經有七成以上點居民擁有自己的物業,但又必須看到,其中有相當的比例是屬於「唐樓」,住戶們懷有改善居住品質的強烈意願。另外,他們當初在購入時,可能剛新婚不久甚至是「惜別君未婚」,現在卻已是「兒女忽成行」,甚至兒女已經成年,又滋生了新的住房需求。因此,不能被「七成已置業」的數據而一葉障目,還應當按照源自於習近平在十八屆一中全會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率領政治局常委會全體成員會見中外記者時的名言,融入其競選政綱的「更好滿足澳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的承諾,滿足澳門居民對提高改善居住品質「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

其三、由於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及香港事態的影響,澳門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已錄得負增長,相信下半年亦會是負增長。預料明年受美國總統選舉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將更激烈,而香港問題影響深遠,不是一天半天便能處理得好,對澳門有直接的經濟影響,因而相信明年經濟並不樂觀,這就要做好內需從而彌補經濟下滑。賀一誠指出,澳門特區政府可用的手段不多,其中一項是做好基礎建設及全面啟動公共建設工程,以起到調控經濟功能。

實際上,中國內地每次遇上經濟危機都是透過加大基礎建設,先是大建高速公路,後是大建高速鐵路,從而拉動GDP平穩增長。而這些基本建設工程,又為下一輪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賀一誠在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中,對此有深刻的印象。這個規律,同樣也適用於澳門特區。

明年由於接近賭約期滿,各家博企在是否獲得續期或新賭約的形勢尚未明朗之下,大型工程已經放緩,導致部份建築工人「冇工開」。但恰在此時,新城填海區A區的公屋群陸續開工興建,再次進入建築業的是黃金時期,也是最忙的時間,可以消化吸納這部份失業率,消除一個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

從香港事態看,其中一個深層次的矛盾,是住房及就業問題。暴力示威的參與者大部分是大學生,也竟然有中產專業人士,這與過去的低下階層完全不同。就是一個嚴峻的現象,過去在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畢業後,很快就可找到一個「有尊嚴」的工作,而且薪金不低,供樓也不辛苦。但現在則不同。一方面,由於經濟結構窄化,只是金融、房地產,大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不多。另一方面,部份內地高幹子弟,在到歐美國家「浸鹹水」後「海歸」,卻不是回到內地,而是到了香港,「搶奪」了本來是香港本地畢業生的位子。這說是為香港繁榮發展輸出高端人才也好,說是有個別人籍此在香港「洗錢」或作外企的內地「買辦」也好,都對香港本地大學生產生了排擠效應。

澳門也必須認真吸取這個教訓。在吸納高端人才的同時,盡量不要對本澳人材產生「排擠」效應,盡量作出平衡。賀一誠的競選政綱中,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證明他是清醒的,這是有政治智慧的表現,但更需要言行歸一,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