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紀念堂設計與選址經過

紀念堂設計方案

1976年9月9日下午4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被一陣哀樂替代,播音員以顫抖的聲調播送了一條消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同志,于1976年9月9日淩晨10分在北京逝世……

噩耗震驚了中華大地,舉國上下一片嗚咽,一片悲痛。

為紀念毛主席,有人提出,在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為毛主席立一潔白石碑,樸素而莊嚴。但這個建議很快遭到否定,理由是毛主席的身體不能埋葬,雖然他已去世,也要讓人民群眾永遠能看到他。中央決定決定建一座宮殿式紀念堂,用來保存毛主席的遺體,供人們瞻仰其遺容,但紀念堂選址何處,卻成了一個問題。

9月中旬,按照中央指示,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江蘇、陝西、遼寧、黑龍江等八省市的建築師、美術工作者、工人技師等彙聚北京,組成了選址設計工作組,商討毛主席遺體安置的選址和建築設計方案。

選址設計組首先想到,毛主席南征北戰、操勞一生,應在風景幽美的地方讓他老人家安臥永息。為此選址設計組設計出“水上日出”的方案:浩浩碧波,霞光絢麗,一輪紅日,躍出水面,光焰萬丈。選址設計組成員開始到處尋找合適的水域。中南海、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卻又總覺得“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完全表達人民的心意。

設計組的同志又提出了“山頂紅星”的方案:毛主席臥在蒼松翠柏、山花爛漫的白雲深處,夜晚,高高的天際一顆永不隕落的明星熠熠閃光,照耀我們今後的征程。香山、景山、玉泉山……設計組的同志攀山考察後,又覺得“山頂紅星”的方案仍不夠理想,否定了此方案。

選址、設計遲遲定不下,設計組成員一籌莫展。設計組負責人,前國家計委副主任顧明同志耐心啟發設計組成員:“毛主席在《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中說: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烈士們到了月宮裏,吳剛捧出芳香的桂花美酒,過著寂寞生活的嫦娥也萬分激動,在碧海青天舒袖起舞。”毛主席詩詞對吳剛捧酒、嫦娥起舞等的浪漫描寫,體現出無產階級的生死觀,表達了對烈士們無限的懷念和崇敬。選址設計組的工作人員受到啟發,在建築設計方案上跳出了陵墓的概念,擺脫了悲哀的調子。

選址天安門廣場

10月8日,中央正式作出了建立毛主席紀念堂的決定,宣佈“在紀念堂建成以後,即將安放毛澤東主席遺體的水晶棺移入堂內,讓廣大人民群眾瞻仰遺容”。

在研究選址問題上,有人提出在故宮午門前面,把午門拆掉。也有人主張在瀛台,但瀛台在中南海裏,中南海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地點,辦公之地建紀念堂,顯然不合適。

當時從政治意義、客觀條件等方面考慮,將毛主席紀念堂建在天安門廣場的意見占了上風。天安門廣場歷史久遠,曾是遼、金時代東北郊區的一座著名的古刹名寺,元大都時代的麗正門,明清時代的“T”型廣場,在中國都城演變歷史中佔有獨特的一頁。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熊熊火炬從天安門廣場燃起,天安門廣場就成了一個新時代的標誌。當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一個宏亮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從天安門傳遍神州大地時,天安門廣場便成了舉世聞名的廣場。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過許多次驚心動魄的事件,牽動億萬人的心弦,她是中華民族推翻頂戴花翎、王冠蟒袍,爭取自由解放的見證;也是人民共和國建設現代化的見證!隨著中國前進的步伐,天安門廣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新中國建設成就中輝煌的一頁。廣場通過整修、擴建,形成了規模宏偉、佈局嚴謹、氣勢壯觀、建築精美的獨特藝術構圖,這構圖既凝聚了數千年的燦爛的中國文化,也體現了新中國建築的現代風格。天安門廣場在建設速度上是值得稱讚的。在西方城市史上,一個重要廣場的形成,往往要經歷幾十年、上百年,乃至上千年。而新中國在短短近30年的時間裏就建成了。廣場北起天安門紅牆,南抵正陽門城樓,東始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天安門廣場就成了中國人民舉行各種盛大集會之地,是我國人民進行政治活動的中心。

設計組同志認為:毛主席的偉大身軀,江湖河海容不下,三山五嶽載不起,只有安臥在人民群眾之中才是最合適的。11月6日,中央政治局聽取了紀念堂選址等問題的彙報後,作出了“毛主席紀念堂建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的決定。

正陽門的作用問題

紀念堂地點定在紀念碑南側,但具體位置設在哪里?當時提出了三個方案:

一是紀念堂與紀念碑接近的方案,即紀念堂緊靠紀念碑。但這樣設計,會使兩個不同內容的紀念物形成一個整體,從而失去各自獨立的政治含義。

二是紀念堂位置偏南的方案,建議拆除正陽門,將紀念堂建在正陽門的位置上,使紀念堂和天安門處於南北對稱的位置,紀念碑恰似一座天平的支點。但這樣佈置,紀念堂受南面交通的干擾大。

三是紀念堂緊靠正陽門。但由於正陽門城樓高達42米,這樣的設計會有壓倒紀念堂的感覺。

在三個方案爭論之時,又出現了正陽門城樓的存廢問題。這座北京僅存的保持完整的城樓古建築,與天安門城樓南北遙遙相對,可以明確廣場的南北界限,起到了豐富廣場南面輪廓線的作用,而且它的存在可以使得紀念堂與交通稠密的前三門大街有所分隔,起到紀念堂南大門和“影壁”的作用。從門洞遠眺紀念堂,仿佛是個畫框,更會增加景深。因此,最後決定不拆除正陽門,將紀念堂放在紀念碑與正陽門的正中,等距各200米,也就是原中華門的位置。

紀念堂的風格

關於紀念堂的建築形式,當年擔任紀念堂工程設計小組領導成員的沈勃回憶道:“當時大家對毛主席十分懷念,認為只有宏大的建築才能體現毛主席的偉大和崇高,設計都偏大。只有南京工學院楊庭寶提出的方案是50米見方的建築。他的方案給人以很大的提示。”最後,沈勃在眾人意見的基礎上,用了一整夜的時間,勾畫出紀念堂實施方案草圖。

建成後的紀念堂是長寬各105.5米的正方形建築。這種正方形的建築,平面佈局平整,造型簡潔。建築形式是對稱而立,由於它是在廣場中軸線上,中軸線是對稱的中心。對稱建築,給人以穩重平衡的感覺,產生和諧統一的美學效應,具有強烈的中心感和莊嚴肅穆的藝術效果。其次是方便瞻仰群眾,路線通暢簡捷。第三南北入口各建有三樘大門,甬道是中軸線標誌,中軸線直貫諸柱廊,取其開朗、挺拔、有力,與廣場原有新建築相配合,也有利於抗震。

紀念堂的高度也是經過嚴格的視線分析確定的。規劃設計人員首先考慮到,站在天安門下、金水橋畔正視紀念堂時,避免紀念堂正面上重疊著一個正陽門城樓大屋頂的剪影,這就要求紀念堂高度要恰如其分,既能遮擋住正陽門屋頂,又不能過高,否則會壓倒紀念碑。為了做到這一點,經過視線分析,最後確定高度為33.6米。

紀念堂的豎向標高的確定,是根據中軸線的特點決定的。中軸線是東西方向排水的分水嶺,中軸線的石板甬道是廣場上的一個脊背。而中軸線的另一個特點是由南向北逐漸升起,到建築群中心部分地勢逐漸抬高。如正陽門箭樓南口到太和殿台基前在長達近兩公里的距離中,逐漸升高達3.12米,在廣場範圍內,正陽門北洞中至紀念碑這段平均以2%坡度上升,這肉眼是很難覺察的。在廣場上,大的建築標高處理不當,就會使建築物不挺拔。所以經過計算,紀念堂標高比原現狀標高抬高了1米,即從紀念碑至紀念堂北口保持水準,自北入口至紀念堂階梯以9%的坡度上升到紀念堂,這樣在北廣場一帶看紀念堂就顯得地勢高亢,而在南小廣場上從正陽門門洞看紀念堂,就爭取作了五步臺階,使紀念堂顯得更加雄偉。

紀念堂的朝向打破了我國一般建築物坐北朝南的習慣,正門朝北。當時有人提出,正門朝北,如果天安門廣場進行群眾集會時,群眾面向天安門,背對紀念堂,似乎使人感到心裏不安。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設計組成員趙鵬飛提出一個想法:把紀念堂庭院東西兩側向裏收縮,使兩側廣場面積擴大,一旦舉行群眾大會,在紀念堂東西和南北方向都有群眾環繞,這樣毛主席就在群眾中了,背向問題就解決了。

毛主席紀念堂從選址到各個細節的設計,都傾注了設計人員對毛主席的愛也傾注了他們的心血,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意願。

(閻樹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