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食為媒促兩地交流 川澳合作“親上加親”

【中新社成都12月9日電】“川菜是澳門最受歡迎的外來菜系之一,幾乎各大酒店內都能看見川菜館和火鍋店的身影。據我瞭解,還有不少澳門企業正積極引進川酒等‘四川造’特色商品。”四川省政協常委、澳門啤酒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蔡明威近日告訴中新社記者,澳門回歸20年來,川澳兩地正以美食為媒,在多領域開展合作,實現“親上加親”。

湯頭濃郁的澳門豆撈、肉汁飽滿的星記豬骨、香辣味美的四川火鍋、酸甜可口的宮保雞丁……美食薈萃中西風格的澳門和“麻辣鮮香”的成都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美食之都”。今年10月31日,成都餐飲同業工會與澳門美食同業聯合商會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蓉澳兩地友好互訪機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以此促進蓉澳兩地餐飲企業對口協作以及雙方全面合作。

成都餐飲同業工會秘書長袁小然表示,該協議的簽署將為成都乃至四川同澳門在餐飲行業的合作擦出新的“火花”。四川的餐飲市場活力十足,具有包容性強、多元化等特點,為澳門美食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隨著川菜“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柴門、大龍燚等四川餐飲品牌也正在積極探索開拓澳門市場。

小龍坎控股集團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李碩彥告訴記者,小龍坎火鍋從2017年就開始考察澳門市場,目前正在尋找合作夥伴,最快明年就會在澳門落地。“澳門是旅遊之都和美食之都,四川火鍋和美食文化也可以藉助其國際知名度,‘走’得更遠、更好。”

“活躍的餐飲業僅僅是市場的一個切麵,但通過這個切麵,我們能觀察到四川消費市場的活躍,使得澳門企業對這個市場更有信心。”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馮小峰告訴記者,雖然澳門和四川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業態,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發展會更有底氣。該公司在澳門開了一家名為“蜀道”的川菜館,專程從四川聘請了大厨,以保證菜品的原汁原味,“生意很好,顧客來自世界各地。”

在澳門城市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陳祥看來,美食領域的合作不是單一的,這個龐大的產業鏈還會輻射貿易、物流、人才、文化等多個領域。政府層面的支持對於加強澳門和四川交往合作而言意義重大。2018年“川澳合作會議機制”的建立,讓兩地交流合作由此前點對點轉變為面對面,“兩地的企業或是各類商協會能够在這個‘面’上,更好地發揮作用,進一步增進雙方多領域合作往來。”

據統計,目前在四川投資或者落地的各領域澳門企業共有90家,由澳門愛勤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的愛勤(成都)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鄭健鋒告訴記者,瞄準川澳兩地日益豐富多元的合作,集團希望借中歐班列(成都)、四川充足的互聯網人才儲備等優勢,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實現更好的發展。

四川與澳門的交流合作日益緊密。四川省港澳事務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2003年7月,成都開通了內地西南地區首條直航澳門的航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澳門特區政府、澳門基金會分別撥款50億澳門元、5億澳門元援建四川;2015年,四川農業部門與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簽署“川菜供澳”項目合作協議,將2000噸四川新鮮蔬菜送上澳門人的餐桌;2018年,“川澳合作會議機制”建立,深入推動教育、衛生、青年、科技、金融等領域交流合作。

談及兩地交流合作的未來,蔡明威表示,不少澳門企業代表團到四川考察後,就成了四川的“粉絲”,“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交流將會更加頻繁。”他說,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澳門企業到四川發展,雙方在餐飲、旅遊、科技等多領域的交往合作會越發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