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昨日舉行委員會議,審定第十屆「立委」選舉的政黨和候選人資格。在「區域立委」部分,共有四百一十二人登記,其中兩人不符資格,包括台中市第四選區候選人王全中及屏東第一選區候選人翁啟峯。據「中選會」說明,王全中原為南投地檢署檢察官,於二零一九年十月一日起離職,依《法官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相關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而翁啟峯則是因曾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且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在平地與山地原住民「立委」部分,「中選會」分別受理十人、十一人登記,全數符合規定。
以上屬於直接選舉部分,雖然有人被「中選會」審定不符候選人資格,但卻因其人的「政治知名度」極低,而且其被拒絕參選的原因沒有任何爭議性,因而掀不起任何漪漣。
但在屬於間接選舉的「不分區立委」部分,不少人都在等著看好戲,要看「中選會」如何審定陳水扁是否具有參選資格的問題。實際上,在十一月二十日「一邊一國行動黨」召集人楊其文與發言人陳昭姿,專程前往陳水扁高雄「人文首璽」住宅,邀請陳水扁成為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並排在第一位(後來調整為第六位),而陳水扁也簽了同意書之後,不要說是台灣政媒陷入爭論,就連陳水扁自己也說,「簽了,就會被抓回關」,但又表示他能不能列名不分區,同意權在蔡英文。
而「中選會」昨日委員會議審定第「不分區立委」選舉的政黨及候選人資格的結果,是共有十九個政黨提出總共二百一十七位不分區候選人,其中有二百一十六人符合規定,僅有名列「一邊一國行動黨」不分區名單第六位的陳水扁不符規定,理由是陳水扁曾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
「中選會」不通過陳水扁參選資格的理由是,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曾犯貪污罪或曾以買票等不法行為妨害他人行使選舉或其他投票權經判刑確定者,或是犯其他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者,又或是被褫奪公權而尚未復權者等情況,均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其實,這早已有預兆,包括在「一邊一國行動黨」宣佈將陳水扁納入其「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時,「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在前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詢時就表示,依《公職人員選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曾犯貪污罪並經判刑確定者,或曾遭判有期徒刑但尚未執行完畢者,皆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而陳水扁已有數件貪污案被判刑確定,依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既然法律規定是如此明確,而陳水扁本人和「一邊一國行動黨」中的部分人也是修讀法律出身並具有律師資格,卻為何明知陳水扁在參選資格方面不適格,卻還是要作出此登記參選或提名參選的行為呢?
估計,其一是陳水扁本人要藉此機會,試探蔡英文的態度,並向她施加「特赦」的政治壓力。實際上,陳水扁雖然曾經在「立委」任內有亮麗突出表現,相信倘再能當選「立委」也能重振輝煌,但畢竟他是曾經當選並出任過「總統」的人,再選「立委」就是把自己「做小」了。而「做小了」正是陳水扁在月旦他人時經常使用的詞語,現在自己再回頭參選「立委」,豈非是自打嘴巴?因此,他要參選「立委」,絕非是在沒有收入,存款被凍結,「卸任總統禮遇」也被褫奪之下的「為稻粱謀」,貪圖「立委」的可觀薪酬那麼簡單,而是懷有更重要的政治意圖,就是藉此挾持「獨派」和「扁迷」的「民意」,向蔡英文施加壓力。不但要赦免陳水扁已經被判刑的刑罰,而且還要撤銷陳水扁已在審理中及已經排期待審的所有案件。
其二是「一邊一國行動黨」要「狐假虎威」,借助陳水扁的政治能量,吸納「獨派」和「扁迷」的選票,爭取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躋身「大黨」名列,打出自己的政治名堂。實際上,盡管民進黨內的「一邊一國連線」成員因受黨紀所限,不可能為陳水扁站台,更不可以跨黨參加「一邊一國行動黨」的競選活動,但陳水扁倘能代表「一邊一國行動黨」參選「不分區立委」,曾經在選舉中支持民進黨「一邊一國連線」候選人的選民,就必然會轉向,衝著陳水扁而把手中的政黨票投給「一邊一國行動黨」。另外,部分「獨派」選民,也將因陳水扁的關係,在投政黨票時棄民進黨及「喜樂島聯盟」而投給「一邊一國行動黨」。
實際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本來就是陳水扁的政見,更是由他原創,而民進黨內的次級政團「一邊一國連線」,其成員也基本上是「高級扁迷」,並以陳水扁的家鄉台南市為集中地。因此,部分「獨派」人士組織新政黨,取名「一邊一國行動黨」,就是為了吸納「扁迷」的選票。因而倘陳水扁獲得參選資格,民進黨必然會流失部分政黨票,這將會令民進黨爭取「國會過半」並將游錫堃送上「立法院長」主席台的目標的實現,遭遇障礙。
這對民進黨尤其是蔡英文來說,確實是令其陷於兩難的宭境。蔡英文雖然同情陳水扁的司法人權,但對陳水扁的貪腐事實,卻又不能夠「視而不見」。因為證據鑿確,要救也救不了。更嚴重的是,如果「破例」讓陳水扁參選「不分區立委」,就不但將會嚇跑中間選民,而且還將會是讓國民黨「撿到炮」,韓國瑜就將能「逆轉勝」,國民黨的「立委」議席也勢必過半,亦即再次發生政黨輪替。如果拒絕讓陳水扁參選「立委」,將會得罪「獨派」和「一邊一國連線」的支持者。
但權衡利弊,在「總統票」方面,由於呂秀蓮未能參選,泛綠陣營只有蔡英文獨一候選人,因而「獨派」和「扁迷」選民不會轉投宋楚瑜甚至是韓國瑜,至多是「含淚不投票」而已。因此,在「總統票」方面,損失不大。
至於「立委」方面,民進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可能也沒有什麼損失。因而他們都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在選區經營了很久,根基深厚。更重要的是,「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新成立政黨尤其是小政黨極為不利,因而估計對民進黨「區域立委」候選人的選情也將不會有大的影響。
但在「不分區立委」方面,則可能會令部分民進黨支持者的政黨票,流向「一邊一國行動黨」。這是典型的「分裂投票」現象。當然,即使如此,「一邊一國行動黨」也未必能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但正因為各「獨派」政黨都可能會因為互相拉扯而都跨不過「門檻」,卻也扯低民進黨政黨票得得票率。因此,才有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的「小政黨參選是浪費選票」之說。相對地,國民黨的政黨票得票率即使未能提高,但因在計算「不分區立委」議席的分配額時,因為扣除未能跨過「門檻」的小政黨的得票數,而讓其能多獲分配幾個議席。
正因為如此,蔡政府的「中選會」兩害取其輕,依法拒絕讓陳水扁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