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衛星研製有利本澳科創能力提升 鄒玖勝

由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和國家航天局共同指導的「澳門星•航太情•中國夢——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航太科普展」於日前在澳門科技大學開幕,展示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澳科一號」概況。筆者以為,作為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澳科一號」的研製有利本澳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打破外界對本澳傳統形象的認識。

據瞭解,人造地球衛星指在環繞地球的軌道運行一圈以上的無人航天器,簡稱人造衛星。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這句話可以十分簡要地概括人造衛星的優勢。首先,人造衛星在軌道上飛行,對地球來說,它站得高、視場大,是名副其實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用它來進行觀察是非常有利的。根據觀測對象和用途的不同,人造衛星可分成幾大類:氣象衛星、資源衛星、海洋衛星、偵察衛星等屬於遙感衛星,空間探測衛星和天文衛星等屬於科學實驗衛星,還有通信衛星、技術試驗衛星等。

科學衛星是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的人造地球衛星。科學衛星根據用途的不同,安裝望遠鏡、光譜儀、蓋革計數器、電離計、壓力測量儀和磁強計等觀測、測量、分析和試驗儀器,進行高層大氣、地球輻射帶、地球磁層、宇宙線、太陽輻射和極光等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和研究,太陽和其他天體觀測,空間生物試驗和空間微重力試驗。科學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天文衛星、生物衛星和空間微重力試驗衛星等。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日本、中國等眾多國家相繼發射了科學衛星,獲得了大量有關空間物理環境、各種天體和空間物質的寶貴資料,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成果,對人類認識太空、進入太空、利用太空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我國的「實踐」系列衛星即是技術實驗衛星,又是科學探測衛星。「實踐一號」衛星裝有紅外地平儀、太陽角計等探測儀器,取得了許多環境數據。「實踐二號」和二號甲、二號乙是用一枚火箭同時發射的三顆衛星。其中「實踐二號」外形為八面棱柱體,任務是探測空間環境,試驗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姿態控制和大容量數據存貯等新技術。

作為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的「澳科一號」項目,因澳門有著地緣與政策上的優勢,吸引了澳門科技大學與內地科研機構,以及美國、瑞士、英國和丹麥等眾多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研製及相關科學研究。該項目於2018年開始啟動,目前其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計劃於二○二一年擇機發射,旨在觀測南大西洋上空地球磁場異常區磁場變化的精細特徵,探索重點也就是困擾人類百年的「百慕大三角」之謎。同時,實現地磁場中近期變化預報,獲取的輻射帶高能電子寬能帶能譜分佈等資訊,對研究相關地球科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簡單的說,通過‘澳門星’的觀測,科學人員可以把地球磁場精確地觀測起來。通過它的數據,科學家可以通過計算與反演理論,去認識並瞭解地球深部3000公里以下的神秘世界。可以說,該項目的展開在對人類科學進步作出貢獻的同時,亦將促進澳門成為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研究的國際中心,助力澳門成為吸引國際高端基礎科學人才的優勢平臺,成為澳門青少年科學普及工作的生動依託,提升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科技影響力。

事實上,回歸前,外界對澳門的認知大抵只有博彩業,科創對於昔日澳人而言可謂天方夜譚。回歸後,中央及特區政府深明本澳產業過於單一的發展短板,近年來致力推動產業適度多元,推動科創便是其中一環。近廿年來,政府對發展科創一直不遺餘力,訂定科學技術綱要法,科技政策從無到有。先後成立和組建了科技委員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創新科技中心、電信管理局(後與郵政局合併)、工業園區有限公司,科學館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援本地科研科普,同時加強與國家的科研合作及交流,在2010年設立的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太空科學及健康科學等領域,去年更新設立智慧城市物聯網和月球與行星科學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是「澳科一號」的研發單位,該實驗室由澳門科技大學設立,實驗室以太陽系天體的理化機理,圍繞從內至外的四個圈層來研究:內部、地貌地質、大氣、磁層與空間環境。並且按國家深空探測所涉目標天體,集中研究月球、火星、小行星以及巨行星;近五年來發表SCI論文一百四十一篇,二零一六年在「太陽系探測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及被引頻次均排列國內第一位;曾獲澳門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些發展為澳門帶來科研平臺、科技優勢、推動高校學術研究水準外,更重要是可以藉以匯聚、培養一批屬於澳門的科研技術人才隊伍,助力澳門未來發展科創事業。

科技是國家強盛的基石,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去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認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習近平當時還特別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而澳門要強盛,也一定要發展科學技術。澳門作為國家的一部分,中央一直重視澳門的科創發展。

事實上,為推動本澳科創發展,內地早就與澳門構建了科技創新合作長效機制。2005年,國家科技部與澳門科技委員會簽署《內地與澳門成立科技合作委員會的協議》,成立了科技合作委員會。目前,委員會召開了13次會議,成為兩地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委員會框架下,兩地在中醫藥、節能環保、電子資訊、科學技術普及、海洋等5個重點領域開展有效合作。今年3月,科技部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內地與澳門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備忘錄》《內地與澳門科技創新合作聯合行動計畫》,兩地科技創新合作進入新階段。

為推動澳門科技發展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目前國家重點研發計畫9個基礎前沿類專項全部對港澳開放,實現了中央財政科技計畫經費入澳使用,內地和澳門聯合資助研發規模不斷擴大。為近百位澳門專家創建國家科技專家庫帳號,兩位出任國家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委員,一位獲得「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科學與技術創新獎」,3項研究專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支持澳門頒佈《科學技術獎勵規章》和開展評獎工作,對在澳門科技活動中作出貢獻的人士給予表彰。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成為港澳地區首個國家級眾創空間。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科技部在推動大灣區科技創新佈局、加強國際科創合作方面廣泛徵求澳門特區政府科技主管部門和澳門科技界等的意見,明確澳門在大灣區的功能定位,打造澳門創新發展新優勢。支持澳門利用「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優勢,廣泛開展與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科創合作。港澳兩地與國際聯繫密切,在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上能發揮正面作用;而澳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中醫藥、晶片設計、太空科學、物聯網等領域,積累了較強實力,預計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大有作為。

當然,澳門本身仍存在弱勢之處,有學者指出,由於澳門的博彩業一業獨大,1999年,博彩業占澳門GDP的30%,2017年則超過了49%,其中有多個年份的占比甚至達到63%。如果加上博彩相關的酒店、餐飲、購物等,則博彩業對澳門經濟更為至關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有新的技術發明,科創人才和新興產業也難以在澳門找到賴以生存的產業鏈生態環境,繼而也難以同灣區的發展大局相呼應。

澳門政策出臺的前提之一,就是要通過立法程式。而在立法過程中,一項政策對於本澳居民就業、福利的影響,往往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這也是諸多政策備受質疑、招致立法程式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澳門在融入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融入灣區的整體產業生態圈,將大灣區的金融業、製造業優勢,以及消費市場優勢轉化為澳門的腹地優勢,在此基礎上吸引、激發科創人才的創業熱情。

另一方面,澳門要踏上科創發展之路,培育人才是關鍵。建議特區政府通過主導部門,建立統一協調功能及擴充職能、加強各類人才培養、完善人才回流機制、適時修訂人才引進政策四項措施,促進人才發展,並早日實現「綱要」訂定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目標。社會發展需要人才支撐,獲取人才主要通過培養、回流和引進三種方法。建議擴充人才發展委員會職能,增加人才引進職能,就社會未來的引才方向制訂計劃與落實執行,滿足特區政府的人才需求。並建議應統一協調勞工局、貿促局、高教局及教青局等部門,避免出現功能相似或功能重疊的現象。人才發展委員會可在全球多地設駐點,推動引才來澳的工作。

另外,因應現時本澳專業人才不足,有必要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藉此加強各類人才培養。基於粵港澳高校有各自優勢,澳門可通過「飛地辦學」、「飛地教育」等模式,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長遠推進建設「粵港澳科技創新教育走廊」,從而構建「國際教育示範區」。現有技術移民制度只是開放了管道,讓專才及其家庭成員在本地工作及獲取居留權,並沒有相應配套。可借鑑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人才回流機制,實行更積極、更開放及更有效的人才回流機制,使回流人才在落戶、工商登記、稅收、停居留和出入境、子女入學、購房、醫療以及公共文化等得到優質服務。

當然,吸納海外高端人才時也要著重保障本地人的工作機會。建議特區政府適時對《核准投資者、管理人員及具特別資格技術人員居留制度》的內涵作出詳細和具體的規定,如完善申請的審批程式、建立申請個案的查核機制、收緊投資門檻等,並在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等提供更多立法支持。同時應根據特區的發展所需,制訂多式多樣的人才專項計劃及建立引才清單,針對地吸納新興產業人才。借鑑外地經驗,建立科學的專才引進計分制度及設立專才引進配額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