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條措施」在台產生積極效應

2019年11月4日,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並宣佈自公佈之日起就開始施行。「26條措施」一方面惠及臺灣企業,主要包括台資企業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同等享受融資、貿易救濟、出口信用保險、進出口便利、標準制訂等政策,支持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建設等;另一方面,也恵及臺灣同胞,為他們在領事保護、農業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資費、購房資格、文化體宵、職稱評審、分類招考等方面提供史多便利和支持。

「26條措施」涉及對台企、臺胞實施同等待遇方面覆蓋面更廣泛,並且更加具體化、深入化,有助於台資企業加快技術創新,降低綜合成本,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也有利於維護臺灣同胞的利益,堅定臺胞在大陸投資創業、學習生活的信心。

可以說,「26條措施」無疑是對臺灣企業和民眾的重大利好,在島內獲得廣泛好評,也引發民進黨等政治勢力的恐慌。

臺灣社會普遍反映積極

臺灣媒體紛紛聚焦「26條措施」,解讀其涵蓋內容並評估落實效應,而商界、教育界、藝術界、體育界等臺灣各界同胞大多感到歡欣雀躍。

臺灣《旺報》指出,2019年公佈的「26條措施」與2018年公佈的「31條措施」相較,「含金量」更強,內容更加具體明確,側重具體領域的落實,包括5G技術研發等尖端高科技產業;臺灣學者分析,大陸政策更加注重直接服務臺灣民眾,使其受惠更有感。對於「26條措施」中與大陸台籍教授、學生權益相關的4條規定,如申請公派留學資格,同等參加相應系列、級別職稱評審,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院校範圍,參加相關高職院校分類招考等,許多台籍教師和台生表示大陸的吸引力在增強,並表達「登陸」發展的強烈意願。

引發熱議的不僅有5G和智慧製造等概念,「臺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的條款也引發臺灣民眾的高度關注。此前國台辦也曾多次表示,「無論身處何地,大陸都會為臺胞提供領事保護和服務」,並且提供了四種求助途徑。但此次出臺的「26條措施」,是大陸方面首次以政策文件形式提出中國領事保護對象涵蓋臺灣同胞。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表示,「對臺灣人來講,就像出門旅遊買了旅遊平安險。」

儘管蔡當局將「反中、抗中」定為2020年選舉的主軸,扭曲、污蔑大陸對台利好政策的同時利用法律手段及行政資源阻礙兩岸交流的良性發展,但大陸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力度仍然持續遞增。《中國時報》稱,大陸用實際行動表明,其致力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基本政策方針沒有改變,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和平統一的目標也不會改變。國民黨也聲明,只要有助於提升人民福祉、企業權益,且不影響臺灣安全的兩岸政策,社會各界都會表示歡迎。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在參加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時表示,兩岸企業攜手合作將發揮「加乘效果」,從而深化兩岸經濟互補、融合。2018年大陸提出「31條措施」獲得台商普遍認同,很高興又聽到「26條措施」的出臺,希望大陸方面能夠持續充實內容、深化落實執行、加大支持力度,並建議惠台措施適用對象除了高科技製造業以外,也能夠延伸到眾多台商的傳統產業,以及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現代服務業,引導兩岸企業邁向更加緊密、更高層次的融合發展。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天良表示,「26條措施」適時發佈,對於推進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台企、台青也紛紛表示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優勢,積極對接利用大陸政策,更加主動融入大陸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大陸對台政策以民心為導向,而民進黨當局執政以選舉為導向,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蔡當局的惟選舉、惟利益的本性。臺灣《中國時報》刊登評論指出,對綠營而言,大陸任何惠台措施都是「特洛伊木馬」台灣會支持民進黨因「恐共」與「仇中」,就把臺灣用圍牆困死的做法。

民進黨當局如臨「大敵」

相較於台灣民眾的普遍贊許和期待,民進黨方面對「26條」則「如臨深淵」。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回稱,「『26條措施』是『一國兩制台臺灣方案』的行動方案,是大陸意分化臺灣社會、擾亂臺灣人心、干預臺灣民主選舉進行的政治手段。」臺灣陸委會還詆毀道,「『26條措施』名為恵台,實則利中。」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甚至出言恐嚇,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臺灣人民不得在大陸設籍或領用大陸的護照,違反者將註銷臺灣戶籍及喪失臺灣人民身份以及因身份而衍生的各項公法權利,如選舉罷,免權及健保的權利」。台經濟事務主管部門也第一時間出來警示,台商登陸投資若涉及高科技先進技術,「投審會必當嚴審」,台商不要輕舉妄動。

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認為,民進黨當局的反應,不僅「陰暗」,而且「包藏禍心」。當蔡英文當局用渲染「抹紅」恐嚇臺灣民眾,大陸則端出「政策牛肉」照顧臺灣民眾。民進黨的「兩岸對抗政策」如果再不「髮夾彎」,「下架民進黨」終會成全台最大黨。

「26條措施」為何產生積極效應

「26條措施」之所以能夠一出臺就受到兩岸各方的高度聚焦,為曲折前行的兩岸關係注入較強的活力,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的推進,主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26條措施」展現了大陸對台政策的戰略定力,強化臺灣民眾信心。中共十九大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承諾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但在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美之間博弈複雜加劇及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臺灣民眾對於政策的信任感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其人生規劃與選擇。大陸出臺直接面向台企臺胞的政策措施,擴大「同等待遇」的適用範圍與程度,有助於降低臺灣同胞的選擇風險,強化台企、臺胞紮根大陸發展的信心。

二是大陸更有能力帶臺灣民眾「飛得更高」。隨著大陸高速穩定的發展,國際影響力及兩岸實力差距已今非昔比。大陸既有能力也有意願,充分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助其搭乘大陸高速發展的快車,共享發展紅利,為臺胞同胞提供發揮相對優勢的優渥環境,助其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拼圖。同時有能力應對民進黨當局阻遏惠台措施落實帶來的政策斷續性風險。

當前,廣大臺灣同胞已經感受和接受到了大陸的誠意與善意,同時,「26條措施」的效應還在沉澱與發酵。就目前蔡當局的反應來看,除了口頭恐嚇或利用「修法」手段硬性干涉,其並不能真正推出「政策牛肉」進行回應。兩岸民意已在深化交流、加速融合發展上達成共識,民進黨逆民意而為,只能是螳臂擋車。

(楊晶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