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各界熱議「26條措施」

11月4日,國務院台辦、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為臺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在島內引發熱議。島內輿論普遍認為「26條措施」將使島內民眾獲得更多實惠、有利台企發展,同時痛批民進黨當局言行不一,為政治私利犧牲民眾利益,阻礙兩岸交流與臺灣自身的發展。

一、加強惠民,島內民眾更「有感」

島內輿論普遍認為「26條措施」體現了祖國大陸的戰略定力,強化惠及臺灣民眾的舉措,將使島內民眾「非常有感」。

第一,顯示祖國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持續惠及臺灣民眾的對台戰略並未動搖。台《中國時報》社論指出,「26條措施」顯示大陸以惠台措施為主、以反「台獨」軍事外交鬥爭為輔的「軟硬結合」戰略,仍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同時,「26條措施」也反映了隨著綜合實力和自信心的不斷提升,大陸對台戰術層面的主動性、靈活性、前瞻性進一步增強。台《旺報》評論稱,大陸對台基本方針不會因為兩岸政治對立升級而改變,「26條措施」是直攻與破解民進黨「芒果幹」(「亡國感」)的藥方,讓蔡當局措手不及,對其選情必然會造成重大的衝擊,這也是民進黨第一時間要予以妖魔化的原因。臺灣資深媒體人孫揚明指出,蔡當局上臺後不斷向「台獨」移動,是一連串的戰略、戰術失誤,這導致大陸將對台戰略思維轉向「以我為主」,其特點是可以單向主張、執行,不需經過與臺灣談判協商,「當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愈是自我緊縮,採取更封鎖的政策時,大陸只要採取愈開放的對台政策,就愈能站上戰略的制高點」。

第二,臺灣民眾受益將廣泛。一是海外及在大陸生活的臺胞受益較大。台《聯合晚報》評論稱,「26條措施」涉及島內民眾的「同等待遇」範圍更廣。其中,「憑藉強大的國際實力、駐外使館力量以及大陸內部巨大的教育和研發市場」,將臺灣民眾在海外和大陸「同等待遇化」,幾乎涵蓋了經濟和生活所有面向,對經常赴海外旅遊或出差,以及長期在大陸居住和發展的臺灣民眾來說,其實「非常有感」。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稱,臺胞在海外可向大陸駐外使館尋求領事保護,就好像「出國旅遊買了旅遊平安險」。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表示,領事保護意義重大,臺灣民眾「已經接近准國民待遇」。二是學生及教師群體將獲益。淡江大學教授王高成指出,年輕人及專業人士可因此獲得較大優惠。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26條措施」打中要害,對台師、台生權益有關部分對島內的師生群體非常有吸引力,相比之下蔡當局的教育政策顯得「小鼻子小眼睛」。三是有助台青赴大陸創業就業。多位在大陸生活、創業的臺灣青年均表示,「26條措施」將對其工作、生活予以實際幫助,使其「感受到兩岸間的親情紐帶」。上海台協副會長、文創工委會主任委員連泰瑞稱,「26條措施」接地氣、切實際,「實打實地幫助我們找到紮根大陸的切口」,比如按其規定「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將可享受到減免城鎮土地使用費、增值稅等優惠,「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服務創業的臺灣青年」。連泰瑞表示,「26條措施」中第5條、第13條、第19條對他所從事的文創、青創領域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上海市台協青年工作部副部長黃國舜稱,從臺灣居民居住證到「26條措施」,「感受到在大陸的臺胞享受到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如今生活愈加便利,原來的一些困擾逐步被解決,相信這些優惠政策出臺後,可鼓勵更多臺灣青年「西進」就業創業。

二、工商界積極表態支持

「26條措施」廣泛聽取了大陸臺胞、台企的意見,注重有效解決台商關切的問題。台工商界群體普遍表示,「26條措施」施策精准,對台商有鼓勵作用。

第一,認為「26條措施」有助台商把握大陸發展機遇。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稱,「31條措施」已獲得台商普遍認同,「26條措施」又給台商提供更大便利,並建議該措施除了高科技製造業外,可延伸至傳統產業及現代服務業。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這些新舉措「廣泛、精准、務實比「31條措施」更具可操作性,針對性強,尤其對服務業幫助較大,「從經濟角度看,大陸越開放越好」,開放對台商有鼓勵作用。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26條措施」中如臺灣民眾可在海外尋求大陸駐外資源協助、讓台商有參與大陸公共工程等機會,這對台商都很實際。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瑩指出,當前台資企業面臨轉型升級,「26條措施」推出對台資企業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降低綜合成本、搶抓發展機遇、實現更好發展提供支持,也獲得更多機遇參與大陸經濟建設。鵬鼎控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慶芳認為,「26條措施」使台商有機會進人更多領域「大展拳腳」,可以與大陸企業在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共同走向國際市場。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稱,兩岸企業可共享發展機遇,不僅要「走出去」,更要抱團「走出去」,這樣會「更有底氣,腰杆更硬」。

第二,認為台企正逐步接近同等待遇。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表示,未來台企可以與當地企業共同參與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個人也可以獲得小額貸款、融資擔保,還能享受貿易救濟、貿易保障。台企待遇正慢慢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看齊,惠台措施也越來越多元,「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給台商臺胞帶來更多福利」。台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子凱認為,「26條措施」對兩岸新興產業尤其是通訊業著墨甚深。蘇州市台協會長、廣運集團董事長謝清福表示,新舉措對臺灣5G、智能製造業是「硬件」之後的「第二次重大機遇」。江蘇華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庭育認為,「26條措施」有助於台商參與大陸蓬勃發展的5G產業。

三、島內各界痛批蔡當局抹黑並阻礙兩岸交流

「26條措施」出臺後,民進黨當局極力扭曲抹黑,並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島內輿論痛批蔡當局阻礙兩岸交流,只圖選舉且輕視島內民眾利益。

民進黨當局極力抹黑和反制。「26條措施」出臺後,民進黨當局「府院黨」齊發聲,誣稱「26條措施」是「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行動方案,企圖介入島內選舉。蔡英文稱,不論是先前的「31條」,或者現在的「26條」,都是在「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脈絡裏所提出,意圖影響明年「大選」。台「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稱「26條措施」效果「相當有限」,真正威脅臺灣的是「對岸挖角高科技人才、竊取商業機密、資通智慧財產」。台「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交通部」、「農委會」等部門紛紛表態,將對大陸放寬台企市場淮入的關鍵領域進行盤點,特別是未開放赴大陸投資的領域將採取更嚴格的管理;台「外交部」、「文化部」、「教育部」、「體育署」等部門則威脅要對「26條措施」給予臺胞「同等待遇」部門提出反制。

針對民進黨當局這種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言論,島內輿論大加撻伐,批其只會阻礙臺灣發展。台《中國時報》評論稱,「26條措施」踩到「民進黨的痛腳」,因此民進黨當局各部門對此強烈反應,但除了「謾駡回擊」或對民眾「道德勸說」,阻止不了普通民眾「用腳投票」。台《聯合晚報》評論稱,「26條措施」從經濟、民間雙管齊下,加強「融台」力道和「單邊」作為,不受臺灣內部政治影響和干擾;而蔡當局上任以來,兩岸政策以退縮為主,高舉「反中、抗中牌」,除了獲取政治選舉私利,對臺灣沒有實質利益。台《工商時報》社論表示,「26條措施」從國家戰略高度往下「拳拳到位」,動員中央與地方政府人力物力財力,創造多贏;而民進黨當局採取了逃避大陸對台政策轉變的下策,「防堵絕非良策」。《旺報》評論指出,蔡當局慣用「國家機器」嚇唬人民,在島內推動「中共代理人法案」,抹黑「26條措施」,製造「寒蟬效應」,阻擋兩岸交流,只會讓交通旅遊等「慘業」繼續慘下去。澳門台商聯誼會會長簡廷在表示,「有信念的人在搭橋,沒理想的人在築牆」,希望台當局放開心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業界認為民進黨當局言行不一,既批「26條措施」又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坐享其成。民進黨當局抹黑「26條措施」的做法引起島內業界質疑,「為何對同為惠台政策的ECFA坐享其成」。特別是ECFA早收清單(10年期限)將在2020年9月到期,若期滿終止,包括農、漁產品在內的539項商品免稅優惠取消對臺灣經濟衝擊很大。對此,蔡當局態度矛盾。「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稱「ECFA對臺灣有利,盼維持下去」,但蔡當局對廣義屬於ECFA後續內容的「26條措施」卻極力反制。當前,「26條措施」出臺,加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可能在2020年正式簽署,ECFA即將期滿而其是否延續等問題愈發引起島內工商界憂慮。臺灣商業總會副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很擔心ECFA早收清單可能會在明年到期,是否能延續影響層面大且直接衝擊到很多產業」。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則表示,「兩岸經貿交流密不可分,ECFA對企業界有其重要性」,建議蔡當局應該「從『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出發,促進兩岸關係穩定、融合發展,而不是不斷抗中,對台商沒有實質利益。多位中小企業台商受訪時均表示,ECFA即使不是廢除只是限縮,對台商而言都將是很大的負面影響。

學者認為「26條措施」有助破解蔡當局強推的「中共代理人法」等阻礙兩岸交流的圖謀。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斷出臺阻礙兩岸交流的政策,近期又強推限制台商、臺胞活動的「中共代理人法」。對此,島內輿論認為出臺「26條措施」正好可進行破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26條措施」就是「要你爽得有感,也痛得有感」,未來對人民更軟,對民進黨當局會更硬。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認為,過去惠台政策主要在經濟、社會面向,現延伸到領事保護,其實把同等待遇推往政治面向,能給予臺灣民眾更多制度上的保護。《旺報》評論指出,「26條措施」出臺對強行推動「中共代理人法」的「立法院民進黨團」,對以兩岸關係為武器,專注於大選的「府院黨」可謂當頭棒喝。

(熊俊莉、王子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