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台辦:武漢「解封」希望在鄂臺胞如願順利返鄉

【新華社武漢4月8日電】湖北省台辦負責人8日表示,隨著離漢離鄂通道管控全面解除,希望滯留湖北多日的臺胞能夠順利返鄉。

這位負責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各級台辦始終高度重視和關懷臺胞健康福祉,傾心做好滯留臺胞的服務工作。兩個多月來,我們一直積極想辦法,在有關方面大力支持下,努力協助需要返台的臺胞及早安全順利返台,但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阻撓拖延,大批臺胞有家難回。從2月3日首批247名在鄂臺胞搭乘東航春節加班機從武漢返台,到3月10日第二批361名臺胞從武漢搭乘東航和華航臨時班機返台,臺胞返鄉之路波折不斷。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民進黨當局始終設法阻擋在湖北的臺胞回去,能拖就拖,能擋就擋,能堵就堵,直到3月下旬除武漢以外的湖北全省交通管制解除,民進黨當局仍然拒絕由兩岸航空公司就近從武漢運送臺胞回家,致使目前仍有500多名需要返台的臺胞滯留湖北各地。

這位負責人說,2月底民進黨當局將上千名在鄂臺胞列入「注記管制名單」不許他們自由返鄉,湖北省台辦當時在致滯留湖北臺胞的公開信中曾表示,各位臺胞鄉親暫時無法回家,湖北省各級台辦就是你們可以依靠、可以信任的溫暖之家。無論有多大的艱辛困苦,我們堅定地和你們在一起,共同面對,共同克服。各位鄉親有任何困難、任何需求,請隨時與當地台辦聯繫,我們一定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盡心盡力,傾情服務。今天我們欣慰地看到,在鄂臺胞與湖北省、武漢市居民一道,迎來了疫情得到控制、武漢市離漢離鄂通道管控解除的日子。疫情嚴重時期4名在武漢確診臺胞都得到及時救治,全部治癒。臺胞金先生治癒後,還自願捐獻血漿,用於救治其他病患。這些都生動地體現了「兩岸一家親」,在艱難困苦面前,兩岸同胞應該更親。

湖北省台辦負責人表示,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至此,全省對外交通全面恢復,在湖北省內的臺胞可按照個人需要決定是否離鄂。有關通告已經明確,無法申領健康碼的人員,包括在鄂台港澳同胞等,可以憑現居住地社區(村)出具的健康監測證明安全有序流動。湖北省各級台辦將一如既往做好為臺胞服務的工作。對離開湖北各地返台的同胞,將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開具出行健康證明,同時也提醒返台臺胞務必提前按規定辦妥出入境證件。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離漢離鄂通道管控解除後,希望民進黨當局尊重臺胞返鄉需要,不要繼續無視這些臺胞的利益。

關注武漢「解封」 台媒指「封城」是抗疫重要經驗

【中新社臺北4月8日電】武漢8日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受到臺灣媒體廣泛關注。有台媒指出,「封城」是大陸成功抗疫的重要經驗。

《聯合報》《中國時報》和中央社等多家臺灣媒體當天以專題或即時新聞,報導了武漢「封城」效果、「解封」後人員流動、滯留臺胞返台事宜,以及在鄂台資企業復工複產等情況。

《中國時報》報導指出,武漢「解封」是大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里程碑。該報總結了大陸成功抗疫的三大要素:果斷「封城」、醫護總動員馳援武漢,以及採取「普篩」。其中,「封城」阻止了疫情蔓延,為大陸乃至全球贏得了抗疫的黃金準備時間。

中央社在專題報導中引用大陸、美國和英國研究人員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報告指出,如果沒有「封城」,武漢之外城市的確診病例在2月19日預估將達74.4萬例,而「封城」後至該日期的實際確診病例為29839例,意味武漢「封城」讓可能的總病例數大減96%。

武漢「解封」後的人員流動及防疫措施受到普遍關注。《聯合報》《旺報》等台媒當天以即時新聞,報導了民眾通過航空、鐵路、公路等離漢的情況。

國民黨中央黨部考慮搬遷 3個月內定方案

【香港中通社4月8日電】臺北消息: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的臺北市八德大樓租約明年底到期,黨主席江啟臣8日透露,將在3個月內擬定方案,重新規劃或是尋覓合適空間,達到提高運作效能、降低營運成本兩大目標。

國民黨當天下午召開中常會,江啟臣在會上發表談話指出,國民黨所在的八德大樓,從2006年自舊址搬遷使用至今。這棟大樓見證國民黨從在野重返執政的榮耀,也經歷從執政到敗選的辛酸感慨。

江啟臣說,經過幾次組織規模調整,中央黨部辦公人數精簡許多。在野黨需要迅速應變的作戰能力,現有空間不大符合需求,能用於運營空間的預算也有限。因此將正式啟動「國民黨空間重設計」計畫,3個月內擬定可行的實施方案,以組織扁平化為前提,重新規劃或是尋覓合適空間,打造符合國民黨現階段營運需求的辦公場所。

至於臺灣當局通過總計規模達新臺幣1兆500億元的紓困方案,江啟臣說,加強紓困力道,國民黨樂觀其成。但統計到3月底,放無薪假人數飆升到7916人,各種紓困方案都有相當門檻,且需要經過申請核准後才能獲得補助。當局為了紓困將預算「移緩濟急」,但結果卻是「緩不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