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鷺島築夢綠色環保事業 ——台商陳秀瑜走出一條和父輩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陳秀瑜,厦門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美格農藝董亊長。1993年,台企美格農藝落戶同安。二代台商陳秀瑜、陳岱明姐弟陸續從父親陳琰愰手中接班,不斷求新求變轉型升級,走出一條和父輩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台商二代陳秀瑜女承父業,扎根鷺島20餘年築夢綠色環保事業。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批的台商到厦門投資興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台商已經在廈門落地生根,他們二勺子女很多在厦門成長、接棒,融入了厦門這座城市美格農藝的台商二代陳秀瑜既是厦門花園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也在厦門築起了她的夢想「花園」。

陳秀瑜會和她的花花草草大樹小樹們說話。每有颱風要來,她會特意到苗圃基地裏,花半個多小時走上一圈,跟它們說:「颱風要來了,你們要堅强啊!」3年前遇上「莫蘭蒂」颱風,苗圃裏八成樹木倒伏,緊急從臺灣趕回廈門的她哭了,很內疚,覺得自己沒及時提醒它們。

在美格農藝位於同安的苗圃基地裏,置身草木中的陳秀瑜對筆者說:「我始終覺得,草木有情,你用心對能它們,它們能懂你心意。人與自然不僅能和諧共處,還能共情。」厦門這座高顔值城市裏,有不少行道樹、綠化植物是她和父親從臺灣引進的品種,精心培育後,扎根鷺島土壤中。和這些苗木一樣,陳秀瑜已扎根鷺島20年,逐漸接班父親的産業,在這裏築夢綠色環保事業。

女承父2扎根厦門打拼

1993年,台商陳琰煶創辦的美格農藝落戶厦門同安。每年寒暑假,他的女兒陳秀瑜便來厦門,並參加了好幾期夏令營,都是中華文化尋根之旅。漸漸地,陳秀瑜理解了父親爲何來這裏創業,就像種子落地生根,人也一樣,要尋根扎根。

陳秀瑜的父親陳琰熀,是厦門最早專業從事臺灣優良種苗引進的業者之一。陳琰熀在厦門興建高爾夫球場時,發現當時厦門幾乎沒有大型苗圃企業,因此在厦門同安區創立了美格農藝:當年厦門的環島路綠化建設就有美格農藝施工的身影。但當時的陳秀瑜並不理解父親的投資。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裏的機場,因爲我一下飛機的時候,機場是一個書桌而已。就是你通關的時候就是一個,好像在上課的桌子,然後你就這樣走過去通關,就是讓我覺得很塵土飛揚,我那時候一直想說我爸好像怪怪的,怎麽會選擇在這邊創業。」陳秀瑜說。

厦門的飛速發展不斷刷新陳秀瑜的認知,隨著城區建設不斷推進,需要的綠化用苗、行道樹越來越多,度門市民也開始講究養花種草、美化陽臺,美格的綠色事業越做越大。

從英國、日本留學結束後,1999年,陳秀瑜來到厦門,在父親剛開業的美格蘭花城幫忙。「我父親常常會回去(臺灣)收集新的品種,尤其他1999年把蝴蝶蘭帶到厦門這邊,確實讓大家都驚艶了一回,而且很多的農民,都紛紛把他們原來種菜的菜棚改建成溫室,一起來種蝴蝶蘭„那時候最高的産值,一年的銷量有幾千萬株,可以說,那個時候的盛况空前。」

陳秀瑜從此開始和植物打交道,最初在前臺負責收銀,毎次打單,她就對著單子和花認品種。從收銀、銷售、工程到苗圃,陳秀瑜從最甚層做起,請教老師傅、植物專家、園藝大師,「研究植物與人的關係」。

同集路上,有條長達一公里的景觀公路,BRT橋墩被立體式花墻盤繞,安全島栽種各種觀賞性植物,這是厦門首條由私人認養公路植栽的示範路段,認養主人正是陳秀瑜一家。陳秀瑜父親在厦門創辦的美格農藝就在同集路邊。陳秀瑜漸漸從父親手中接過班,成爲美格農藝螢事長。

陳秀瑜始終記得父親創辦美格農藝的初心。陳琰熀在厦門興建高爾夫球場時,發現當時厦門兒乎沒有大型苗圃企業,城市幾乎沒什麽景觀綠化,于是决定把臺灣的農藝園林、景觀設占經驗帶到厦門。26年來,美格農藝爲厦門引進了上千個品種的苗木、名優特果樹,不僅扮美了市民的小家,也讓厦門的街頭綠化越來越精緻。

陳秀瑜說這二三十年,我親眼看著這座城市越來越美,是當之無愧的高顔值生態花園之城。以前是把臺灣農藝經驗帶到廈門,現在是常有臺灣的景觀設計師到廈門來取經。希望能繼續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在這裏構築綠色環保事業。」

「每年都想著要引進什麽新品種。」陳秀瑜笑道。毎次引進一個新品種,美格都會辦很多展覽,對新品種進行宣傳推介,用不了兒年,這個品種就會在夏門遍地開花。

轉型升級拓展節能環保産業

美格農藝在同安有個巨大的苗基地,種植若數百萬株植物。陳秀瑜每天都要到電而走走,看看它們長得好不好,跟它們說說話。在她看來,植物不僅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還能淨化人們的心境。

以前,這處「世外桃源」不對外開放。後來,陳秀瑜開始發展休閑農業,把這片植物世界作爲一個科普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她特意爲每種植物製作介紹牌,請專家撰寫解說同,專門培訓了20多位員工進行講解3每年,這裏都會迎接2萬多名中小學生來研學,陳秀瑜常爲孩子們講解每種植物的脾氣愛好。如今這裏已是全國性的科普教育基地。

從2001年開始,在陳秀瑜讓議下,美格農藝毎年植樹竹都向市民免費派送家庭苗木,都是敁新品種。「第一年只送出兩株,大家不相信這是免費的,以爲是騙子。第二年,1000株一上午就送光了。」陳秀瑜笑道,後來覺得僅植樹節一天送還不够,逐漸延長到整個植樹月郎送,最多的那年植樹月送出1萬多株。

「每一年的植樹月也就是3月份的時候,會送很多新品種的植物,讓度門市民去領取。所以我們大概一年,是從開始1千株然後送送送,毎年都一直加送。有時候送到6千株,有時候甚至高達1萬株,送到現在大概就是十六七年了。」

2001,至2004年,廈門先後獲得「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榮譽稱號,這當中陳秀瑜與父親在厦門所傳遞的精緻農業,綠色理念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2011年起,陳秀瑜和她的姐弟們陸續接班父親的産業,陳秀瑜也逐漸發現,隨著邋門越來越國際化,在厦門不僅是綠色農業,還有很多關于綠色環保的事業可以做。

這些年,陳秀瑜和她的姐弟們還將目光投向了節能環保産業。引入臺灣綠色建築經驗和技術,在厦門椎廣城市垂直綠化新理念;從臺灣請來知名根雕師,把失去生命的樹木雕鑿成桌椅書架;瞄準節能環保産業,對厦門11條隧道進行照明改造,節電率60%以上;和臺灣嘉義大學合作,引進新型水耕育苗系統,探索綠色農業、循環經濟新路子。

「臺灣一代老農,很多人一輩子守著果樹園,他們的二代不想接著做,只得把園子收掉。我們常做接盤的活兒,把樹木從臺灣運過來在厦門再生。」陳秀瑜笑稱,「這也算是落葉歸根吧!」

異業結盟助台商二代創業

2015年7月,在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揭牌現場,厦門市台商協會副會長陳秀瑜代表台商協會跟厦門市新媒體産業促進會簽訂合作協議,雙方結盟,共同扶持年輕台商創業。

陳秀瑜說,協會一直都在關注青年台商創業問題,很多台商二代想要擺脫「富二代」的標簽,排斥「子承父業」。對老一代台商來說,所從事的行業多爲製造業,他們多有一技在身,年輕台商在他們看來「不懂技術」,所以父輩企業做大後,通常都交給專業經理人去打理「年輕台商這個時候就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據陳秀瑜介紹,現在厦門的二代、乃至三代台商出來創業,多跟輕飲有關,烘焙店、咖啡廳,均融入文創思維。

簽署合作協議,在陳秀瑜看來是很好的異業結盟,「希望從年輕人的免度多思考問題,瞭解青年創業的方式,讓年輕人吸引年輕人過來,大家玩在一起才可能留得住」。

陳秀瑜說:「金磚廈門會晤,像我們治理同安埭頭溪的項目,污水治理的項目,其實要讓水有生命力,讓它復原最好的手段,還是要用生態的手段把這些鄉村的污水處理起來然後再回收再利用。」

令陳秀瑜最爲難忘的是,爲了迎金磚國家領導人厦門會晤,他們一家子都格外忙碌,忙于引進臺灣綠色建設經驗和技術,對廈門一批景觀工程特別是金磚項目進行提升。陳秀瑜表示,在這期間,他們産生了和大陸精益求精的共振,既堅定了發展信心,也找回了當年從臺灣到大陸發展時追求質貸的初心。

從當年的塵土飛揚,到如今的綠色盎然,陳秀瑜用了20多年的時間,見證了一座花園城市的「築夢」過程。如今,她還在厦門構築蘋業的夢想,希望美格農藝跟城市一起成長,成爲綠色低碳城市的典範。

(詹文、黃曉珍、陳成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