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省管幹部澄清,雲南跨出一大步

5月18日,一場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會在雲南普洱市召開。雲南省紀委監委以「面對面」的方式,對群衆舉報反映普洱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勇有關問題的調查結果進行通報,並對相關問題予以澄清。

這事還得從去年底說起。2019年12月,雲南省紀委監委收到群衆的實名舉報信,稱劉勇把普洱一處景區的天然公益林地出讓給地産商開發房地産。經過省紀委監委調查核實,舉報問題不屬實,决定對反映劉勇的問題綫索作了結處理,並予以澄清。於是才有了這場70餘人參加的澄清會。

就在澄清會當天,雲南省紀委監委出臺了《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此前中央出臺的一系列黨紀黨規,已為地方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和進行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雲南省在此基礎上出臺《辦法》恰逢其時。

「有些阻力大的工作是不是得緩一緩?」

——舉報失實,發展按下「暫停鍵」

「那時思想壓力還是比較大,雖然反映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事實,但被人誣告能否得到澄清?我當時雖然向組織作了彙報,但思想上還是有顧慮。」雲南紅河州委書記姚國華向廉政瞭望‧官察室記者回憶起2018年第一次被匿名誣告時的感受。

組織還未對這次匿名舉報下結論時,2018年國慶節前後,一封《致州委常委的公開信》被寄送給雲南省委、省政府、省紀委監委、省委組織部相關領導以及紅河州委常委等人,大部分內容和之前的匿名舉報重合,不過這一次却是實名舉報,舉報者為紅河州委原常委、州委政法委原書記和建。

「公開信出來後,組織開展了全面調查。」姚國華解釋,舉報人反映的問題,省上有關部門出具了意見,也聽取了紅河州其他常委和同志的意見,這些結論比個人的解釋更具說服力,「我很感謝組織及時有力地介入調查。」

兩個多月的調查證實結果表明,和建的公開信刻意歪曲了事實真相,屬於惡意牽强附會,查無實據,毫不可信。2019年1月,雲南省紀委監委召開了不實舉報澄清了結反饋會,這是該省首次以公開會議澄清的方式為廳級領導幹部澄清正名。

類似的還有雲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從2017年到2019年,我們共收到反映張濤的問題綫索6次,共反映12個問題。」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監督檢查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人事調整等方面,他們采取了函詢談話和「蹲點式」調研的方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經查,上述問題均查無實據,2019年12月,省紀委監委為其召開了澄清大會。

「從被舉報到被澄清這段時間,我精神上還是受了些影響,老是在想,為什麽會連續不斷地被舉報?」張濤告訴記者,他當時很困惑,他時常反問自己:要不要再繼續大膽地推進工作?有些阻力大的工作是不是得緩一緩,暫時放一放?

一段時間裏,舉報事件影響了雲錫集團班子成員和其他幹部幹事創業擔當的激情,許多同志感到緊張、壓抑,一些平時敢抓敢管的幹部變得縮手縮脚。張濤不諱言,那段時間,集團內的部分重點改革項目按下了「暫停鍵」。

「信訪舉報是監督黨員幹部的重要方式,但受不良政治生態影響,一段時間以來,在個別地區和單位,變成惡意舉報、不實舉報。對被舉報人、地區和單位都會造成不良影響。」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辦法》的出臺能有效改善這種不良影響。

「近年來,雲南在查處誣告陷害行為、開展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上積累了一定經驗。依據這些經驗對誣告陷害行為的調查權限、認定權限,以及失實檢舉控告澄清的情形、方式等進行了規範,形成了《辦法》。」雲南省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說。

記者看到,《辦法》明確區分了誣告陷害和錯告。「以前對誣告陷害規定很明確,但是什麽程度才算錯告,我們拿捏不准,存在把誣告當錯告的現象。」楚雄州紀委監委某工作人員說。如今,《辦法》明確規定:檢舉控告人主觀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屬於道聽途說、隨意舉報,誤信他人傳言導致認知偏差、情况瞭解不實等原因致使檢舉控告內容失實的,屬於錯告。「有了這把‘尺子,我們更好衡量。」

《辦法》還明確了誰來查誣告陷害人。誣告陷害人是中共黨員、監察對象的,由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負責查處。誣告陷害人是其他人員的,由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公安機關查處。誣告陷害人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認定誣告陷害,應當經州市以上黨委或紀檢監察機關批准,嚴格認定權限,目的在於防止隨意認定誣告陷害,嚴格區分錯告和誣告,保護幹部群衆監督的積極性。

「不平坦的路與不平靜的心」

——紀檢監察機關的「消耗戰」

不實舉報和誣告陷害行為不僅損害了地區或單位的政治生態,影響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對於紀檢監察機關而言也是一場「拉鋸戰」「消耗戰」,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資源被「空耗」「空轉」,有人稱之為「一張郵票八毛錢,能讓紀委跑半年」。

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審查調查室某工作人員對此深有體會。2018年初,雲南省委第七巡視組對楚雄州巡視期間,收到了反映雙柏縣委書記李長平的問題綫索,該同志參與了該案的調查核實工作。

「當時反映李長平的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每年花費200余萬元舉辦彝族虎文化節;二是違規領取文學藝術創作的稿費;三是通過違規方式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該同志告訴記者,在該案的調查過程中,涉及省市(州)縣三級單位,「包括省文化廳、人社廳,向其瞭解政策,比如績效發放、領取稿酬是怎麽規定的,依據他們的文件來判定;州縣的財政局、文體局、人社局、文聯等單位也依次走訪」。

經過認真調查核實,上述問題均反映失實。該同志說:「就第一個問題而言,從决策上講,每年舉辦一次虎文化節是縣人大審議通過的决議,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從經費上講,自2013年李長平任縣長以來,雙柏縣舉辦虎文化節的費用明顯下降,年均投入為19萬餘元。對於其違規獲取稿酬的問題,在李長平到雙柏前,該縣就制定了《雙柏縣文學藝術創作獎勵辦法(試行)》,李長平發表在各大文學刊物上的作品符合獎勵辦法,按規定領取了稿酬,不過李長平帶頭清退了獎勵資金。」

說到這裏,他從辦公室的書架上找出兩本書給記者看,繼續說道:「在核實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身份時,我們需要查找一些他公開發表的文章。他順手送了我這兩本書,說是他寫的。我們通過其他途徑,證實了他在省級及以上文學刊物上發表了多篇作品,並未發現在這過程中存在利益交換或其他不正當經濟利益。」

2018年8月28日,一場特別的澄清反饋會在雙柏舉行,這是雲南省紀委監委首次到地方為遭受不實舉報的幹部召開澄清反饋會。大會上,李長平難掩激動,甚至面帶抽泣地說:「參加今天這個會議,我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省紀委監委領導和州委、州紀委主要領導會親臨雙柏為我澄清、正名;二是沒想到組織上對基層幹部如此關心、厚愛。我到雙柏工作近6年,不平坦的路是組織為我趟平的,不平靜的心是群衆為我撫平的。」

在對普洱市市長劉勇實名舉報問題的調查中,雲南省紀委監委組成了一支聯合調查組進駐普洱進行調查。該省紀委監委相關監督檢查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舉報的問題涉及林地、土地、濕地、生態紅綫等關鍵因素,所以在調查過程中分兩條綫進行,其一是調查當地政府在行政决策時是否依法依規,其二是需要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單位專業人士參與。

「這說明省紀委監委高度重視這件事。澄清會不僅為我個人,更為相關的林草部門、水務部門撑了腰、鼓了勁,為我們消除了顧慮。」劉勇補充說,「這樣的不實舉報甚至誣告陷害確實會增加行政成本,浪費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的工作資源。接下來,我們將按照《辦法》的要求,加大對誣告陷害行為的處置力度。」

「改革中,領導幹部職數壓縮50%」

——澄清後,發展重啓「快進鍵」

誣告陷害者中不少人是因為個人訴求得不到滿足才舉報,實名舉報姚國華的和建就是其中之一。他自認為應在退休前解决正廳級待遇,在向組織提出要求但未達成心願後,便認為是領導不幫他,並稱州委主要領導調任以來對其不够尊重等,所以才有了上述數次舉報。

澄清會後,誣告者和建沒能全身而退,紀檢監察機關在對其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他存在諸多違紀違法問題。去年8月,和建因受賄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宣判後,和建提出上訴,請求二審改判無罪。去年11月,雲南省高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和建一案「拔出蘿蔔帶出泥」,一些與該案相關的人員也被查處。「要堅持真理、敢於鬥爭,特別是面對是非時,一團和氣是不行的。」姚國華告訴記者,這一年多以來,州委全面調研部署謀劃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堅决肅清和建案的影響,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反腐敗鬥爭取得新突破,並有力推動了各項重點工作,比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突破較大,尤其是查處了政法系統涉黑涉惡勢力的「保護傘」,進一步重塑了紅河州的政治生態。今年以來,紅河州的基層信訪舉報量下降了39.78%,群衆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一個明顯變化是很多幹部更主動地接受紀委監委的監督、談心談話,有問題靠組織。」姚國華說,這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馮志禮講的,紀檢監察機關是幹部的政治「4S店」,該接受調查的就實事求是面對,有了毛病及時修正,沒有問題組織也會還幹部清白,紀檢監察機關就是給幹部「檢修」「加油」,為幹部派政治福利。

莊德水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把對遭受失實檢舉控告的幹部進行澄清作為重要工作。《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提出,對於受到誣告的黨員,要為其澄清事實。今年2月,中辦印發《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其中專門論述了如何對誣告陷害行為進行查處,並提及了澄清方式。緊接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於做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的意見》。在衆多受訪的雲南省紀檢監察幹部看來,這是《辦法》出臺的重要背景。

「《辦法》對應當予以澄清的情形和不予澄清的情形都做出明確規定。澄清方式有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其他方式等5種方式,什麽情形適用於哪種澄清方式也有詳細說明。」雲南省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舉例,在澄清對象所在單位等一定範圍內造成不良影響的,可以開會澄清。

去年底的那次公開澄清會也讓張濤放下了包袱,他認為:「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澄清,對所有參會的集團中層以上幹部都是一次思想洗禮,更激勵了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激勵他們要敢於擔當作為、敢於攻克難關。」組織的激勵與期望消除了張濤工作上是否要緩一緩的困惑,企業改革重啓「快進鍵」。

「鑒於集團幹部隊伍年齡老化、專業技能跟不上,我們加大了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在選拔任用幹部時更重業績、重實幹、重貢獻。」張濤告訴記者,雲錫集團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改革,優化再造總部職能機構,主要針對生産經營等業務部門,實行全員「臥倒」,競聘上崗。領導幹部職數壓縮50%,員工總人數壓縮40%,被壓縮的人由二級單位承接。「我們就是要痛下决心,打破過去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薪酬能高不能低這種障礙,適應雲錫集團市場化發展。」

「對幹部,我們要做到監督約束有硬度、組織關懷有溫度。當幹部埋頭苦幹、業績突出却因風氣不正遭受不公平對待時,組織上要為他們說公道話,為他們撑腰壯膽,保護他們幹事創業積極性,努力跑出雲南跨越發展的‘加速度。」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辦法》出臺後,雲南各地開始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執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有人提出改進建議,例如紀檢監察機關在對舉報綫索進行分析研判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對信訪件辦理和案件調查的時效性,這對激勵和保護幹部的效果會更好。

對於已經被澄清的幹部,紀檢監察機關也會繼續堅持嚴管和厚愛。「一次澄清並不能保證幹部以後不變質。如果之後發現他的違紀綫索,按規定查下去就行。」雲南省某地級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告訴記者。

(劉蘭、余靜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