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青春不負韶華 ——2020年部分台青「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的故事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潜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有這樣一些臺灣青年,他們是初升紅日,他們是奔湧的「後浪」,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榮譽——「青年五四獎章」。

彭歐雅:讓創業台青更「接地氣」

臺灣青年彭歐雅,目前是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創客空間的副總經理。她從小學就跟著經商的父親舉家搬遷到厦門,至今已經22年,她不僅活潑,還具有冒險精神,同時也是個樂於助人的女孩。她也曾在大企業、設計公司等做過策劃、設計,但她最終選擇了青創基地,因爲「在這裏可以幫助更多的台青」。

小學時,彭歐雅就跟隨父母來到厦門。彭歐雅笑著說,因爲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剛來大陸的時候,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但如今來到厦門20多年,她對厦門産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大學畢業後,彭歐雅一直在尋找自我。「我的工作變換得很頻繁,但這並不是我沒有辦法適應那些工作,而是我在不斷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職業。」彭歐雅說。她在新加坡做過一年的包裝設計,也取得了當地的綠卡,爲了尋找歸屬感,她毅然回國;在361°做了2年的空間設計;也在厦門當過創意策展人;甚至到新西蘭「流浪」了一年。「2012年,我和朋友到新西蘭度過了一年,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人生。」彭歐雅說,在新西蘭遇到一次嚴重車禍,曾經走在生死邊緣,有了這次經歷之後,她決定回國好好孝敬父母,同時也確定了自己想做的是可以幫助更多人的事情。

「在厦門做策展人時,承接了文博會的項目,負貴對接兩岸的交創資源。」彭歐雅告訴記者,在那段時期她發現,有很多的台青手上有不錯的項目想要落地大陸,但是却缺乏途徑。

「經常有朋友問我,他想要到大陸發展應該怎麽辦?」彭歐雅說,雖然她很想幫助這些台青,但是自己策展人的身份能够做的並不多,所以那時候,她就産生了到青創基地工作的想法。

現在身爲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創客空間副總經理的彭歐雅笑著說:「在創客基地這裏工作,可以幫助更多的臺灣靑年落地。」「如果有臺灣朋友問我,他的項目要落地大陸應該怎麽辦,我不僅可以爲他提供平臺,還能够幫助他完善自己的項目。」

「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解決他們過渡期可能遇到的問題。」彭歐雅表示,初到大陸的台青,對於大陸的市場環境以及自己所需要的轉變知之甚少,她所做的就是讓台青儘快認識到現狀,及時對自己的項目做錘煉以便更「接地氣」。

蔡志陽:爲兩岸農業盡綿薄之力

「這份榮譽如同圓形跑道,既是終點,也是新起點。我會加倍努力,爲‘第一家園’建設和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盡綿薄之力。」近日,得知自己榮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後,蔡志陽在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

「80後」台青蔡志陽,出身臺灣嘉義一個農業世家。2014年,蔡志陽來到漳浦台創園開始追夢,從事臺灣果樹花卉新品種的引進、繁育、示範和推廣應用。如今,在蔡志陽創辦的漳浦台豐山生態農業園區內,彙聚了從世界各地引進的150多個花木瓜果新品種,宛如一個奇花異果博覽園。

「我們從臺灣不斷引種,建成完善的種苗繁育基地與種植示範場,將新品種苗木交給種植戶,並負責技術服務。現在市場越來越大,業務範圍已經從漳浦擴展到周邊多個省市。」蔡志陽說,經過多年改良和栽培,巨無霸紅心火龍果、黃晶果、巧克力布丁果、太平洋莎梨等多個水果新品種已經在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推廣種植。此外,他的示範基地也從最初的5畝擴大到100多畝,還在多個鄉鎮建立了生態果園,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嘗到甜頭的蔡志陽,並未停止創新的脚步。2019年2月,他來到平潭成立公司,從事農業科技研究、育苗,以及農業新品種研發、種植等,他希望將臺灣先進的農業種植、培育技術「嫁接」至平潭。一開始,他先將在漳浦試種成功的澳洲手指檸檬引種到平潭,僅2個多月便結果了,市場上每公斤售價高達1400元,仍供不應求。

如今,蔡志陽200畝的平潭新品種果樹科普教育園已種植近百種奇花異果,除手指檸檬外,還有澳洲黃金山竹、地涌金蓮等。下一階段,他計劃打造一個集采摘、觀光、游閑、科普教育等於一體的四季休閑果園。

蔡佩紜:深耕幼教開啓雲課堂

「獲得獎竜既高興,也感恩。我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正當其時。」「五一」長假期間,「80後」臺灣姑娘蔡佩紜並沒有給自己放假,而是爲下一階段的網課做準備,並錄製防疫英語視頻。

蔡佩紜是一位「台二代」,高中時就跟隨父親來到大陸,並在福州念髙中。從厦門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她回台從事幼教行業。2015年,蔡佩紜爲了創業夢再度返榕,投身英語教育市場。2016年,她創辦了多納思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導入臺灣英語繪本教學模式,打造了一套適用幹3歲至12歲兒童的專業課程體系,希望「給孩子一個充滿童趣的英語課堂」。

經過幾年摸索,蔡佩紜找到了「進社區」這個推廣繪本教學理念的好辦法。蔡佩紜積極與社區合作,定期給孩子上公益性繪本閱讀課,新穎的課程頗受歡迎,蔡佩紜也成爲越來越多孩子熟悉和喜愛的「Niki老師」。

隨著名氣漸響,蔡佩紜的事業也漸入佳境,全省多個教學點穩步擴大。這兩年,蔡佩紜的公益課還從社區開到了小學,爲福州多個公立小學義務開設社團興趣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綫下課堂被迫暫停,蔡佩紜開始把目光投向綫上市場。雖然培訓班不能正常開課,但蔡佩紜還是頻頻亮相「雲端」:一方面給培訓班的50多名學生上網課,做到停課不停學;另一方面,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共同製作防疫英語繪本視頻,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孩子們如何面對疫情,做好防護。

疫情防控期間,除了開發綫上教學,綫上直播帶貨也成爲蔡佩紜的新嘗試。原來,受疫情影響,很多在福州的台商賣貨困難,綫下銷售遇冷。於是,大家集思廣益,決定嘗試網絡直播帶貨。因爲有在綫英語授課的經驗,蔡佩紜便成了衆望所歸的「主播」。從第一次直播60多人「圍觀」,銷售價值800多元的商品,到第五次直播近千名「粉絲」參與,賣出5000多元商品,蔡佩糸雲頗有成就感。如今,坐在直播間跟網友互動,推薦臺灣特色農産品和美食小吃,已經成爲她的又一種工作方式。

「這次疫情危中有機,比如綫上經濟就大有可爲。除了直播帶貨外,我們還打算做臺式教育培訓、知識類直播項目,爭取創造新商機。」蔡佩紜說。

郭屹凡:用「暖心咖啡」助力抗疫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這麽多人在用心守護這座城市,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我們願意盡己所能,給辛苦的白衣天使送咖啡,爲他們加油打氣!」榮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後,談及不久前發起的「爲醫護人員免費送咖啡」愛心行動,「90後」台青郭屹凡依然平靜謙虛。

在福州創業打拼的郭屹凡,是「拎咖啡」品牌創始人。3年前,在朋友幫助下,他來到福建開始了創業之路。在福州市青年聯合會等機構幫助下,郭屹凡入駐福州蒲公英創新工場,一系列惠及臺胞政策和貼心幫扶讓他充分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去年,在福州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他與合作夥伴創立了「拎咖啡」門店。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城市摁下「暫停鍵」,也讓「拎咖啡」的生意遇冷。

在這場戰疫中,大陸各地都有勇敢的醫護人員、堅守的志願者、熱心的市民……這讓郭屹凡深受感動。與合作夥伴商議後,郭屹凡決心爲醫護人員免費送咖啡,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他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福州肺科醫院的呼吸科、發熱門診等科室取得聯繫,2月3日,便送出了第一批熱氣騰騰的手工咖啡。

爲了保證最佳品質,每次郭屹凡都堅持自己駕車儘快將咖啡送到醫院,取料、研磨、注水、加奶、攪拌、蓋實、貼標……每一步工序,夥伴們都配合默契,一絲不苟。爲保證溫度和口感,他們還在每一杯咖啡上貼心地加了保溫棉。

「與這些保護我們的白衣天使相比,我們所做的微不足道,只能盡一份心向他們表達敬意。」郭屹凡先後向福州各大醫院、社區派出所、救援隊等送出了15批次「暖心咖啡」,共計1100多杯,既溫暖了醫護人員,也感動了衆多市民。

吳志鴻:大陸研究的環境更開明

吳志鴻是臺灣屏東人,目前在福建三明學院資源與化工學院擔任教師,從事環境工程的學科教學。吳志鴻表示,在臺灣來講,年輕的教師進入科研團隊門檻比較高,薪資相對來講也停滯不前,反觀大陸的高校,對臺灣青年教師是開放性很高,所以他決定在三明學院落脚、扎根。

吳志鴻表示,自己從事的是一些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研究,在學校的鼓勵下,他申請了福建省科技廳、省自然基金的科研項目扶持,其中「多城市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研究」項目,獲得了福建省科技廳20萬元的津貼。同時,得益於惠台政策,吳志鴻在臺灣發表過多篇的學術論文在大陸直接納入教師職稱的評價體系,在2017年,吳志鴻評上了副教授,待遇也隨之提高。吳志鴻表示,惠台措施的出臺大大激勵了臺灣青年西進,作爲台籍教師,不管走科研,還是走教學,都可以累積相關經驗,擁有足够大的發揮空間。

凌楷鈞:爲大陸醫療貢獻力量

今年34歲的凌楷鈎是臺灣臺北市人,2015年她來到海南,投資建設海南首家全台資醫院——穎奕國際細胞治療中心,落地博鰵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該項目被列爲2019年海南省童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10月建成營業。

提及來大陸投資的考慮,凌楷鈎表示,「我雖然後來到海外去求學,然後也居住在海外幾年,但最終我還是很喜歡上海這個城市,因爲我覺得它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機會,所以我一畢業我就回到大陸來」。「有作爲才有地位,有責任才敢擔當」是凌楷鈎的座右銘,長期以來,她都身體力行地在履行女企業家的社會貴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所在公司爲上海市捐贈一批檢測試劑盒,公司所屬酒店也協助上海市防疫部門作爲定點隔離酒店。

凌楷鈎表示,「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這是一個特別的有特殊政策的先行區,海南給予了很好的政策,讓我們能够把海外已經成熟的已經上市的一些好的藥物跟器械,包括一些好的人才能够引進過來,這個市場非常的蓬勃,充滿了機會。也給予我們新一代人有很多可以去嘗試的機會,所以我就選擇了這裏」。大陸惠台措施實施以來,給台企在大陸的投資興業和臺胞在大陸的發展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僅提升臺灣同胞在大陸各地學習、工作、生活的便利化,也讓臺灣同胞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融入感,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同時,她寄語更多的臺灣青年:「我覺得要去抱有夢想,一定要有夢想。來到大陸,不管怎麽樣,都要嘗試去努力,最終你一定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地方。」

「奇花初胎,商商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回看近日在火爆網絡的《後浪》短片,如果說請一位「前浪」來演講,是爲了想要讓社會重新認識已經成長起來的「後浪」。那麽這些「後浪」中台青們的努力拚搏,是爲了想要讓更多的島內青年匯入兩岸融合發展的「浪潮」。

《後浪》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只有靑年一代努力向前,盡情奔涌,國家的未來才有所可期。也只有兩岸的「後浪」們從不同方向彙聚到一起,才能加速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

(劉深魁、台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