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更有必要接種疫苗

「現在不是後疫情時代,現在正處疫情中,是疫情時代。」近日,中國工程院王辰士在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上表示。盡管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其他國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形勢不容樂觀。隨著天氣轉涼,大眾要提高警愓,謹防第二波疫情衝擊。

天氣轉凉,新冠肺炎可能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狼狽爲奸」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這是因爲:首先,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在寒冷、乾燥的空氣中存活時間更長;其次,在寒冷天氣中,人體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降低;第三,冬春時節環境溫度較低,人們常常待在密閉的空調房內,室內空氣流通較少,人員接觸較密切。這些均能爲病原體傳播提供有利條件,造成呼吸道傳染病流行。

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肺炎疫情與季節性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伴隨出現、相互影響的風險。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兩者叠加會增加鑒別診斷的難度和疫情的複雜性。而且,患者去醫院就診時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今年秋冬,更要注意防護

大衆要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通風;平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外出回家、飯前便後、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不用被污染的毛巾擦手,不用髒手觸碰眼、口、鼻等;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避免接觸猫、狗、禽、鳥、鼠類,以及它們的糞便等排泄物;儘量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外出時要佩戴口罩;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如須接觸,需做好有效防護;家庭成員發生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時,要及時治療,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最好分房隔離、限制活動。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推薦按照優先順序對重點和高風險人群進行接種:醫務人員;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等;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和準備在流感季懷孕的女性。無禁忌證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滅活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可維持6〜8個月,接種1年後,血清抗體水平顯著降低。此外,由於流感病毒每年都會發生變異,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初根據全球上個流行季病毒的監測情况,推薦本年度流感疫苗組分,每年生産的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優勢株不同而有所變化,

故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需要提醒的是,嬰幼兒、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應注意防護,可接種肺炎球菌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腮風)疫苗、水痘疫苗和流腦疫苗,以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