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兩岸關係發展 ——從新媒體在臺灣社會的運用說起

新媒體(New Media)在臺灣政治場域起大規模的作用,可以追溯到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其後在2013年因「洪仲丘事件」而起的「白衫軍運動」發揮關鍵的動員作用。新媒體對於臺灣青年所發揮的政治動員效果,最爲明顯的是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及當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此後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由於這幾場運動與選舉結果都涉及兩岸關係發展,因此新媒體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開始受到重視。

國民黨敗於意識形態戰場

在此必須先發問,新媒體是致使國民黨丟失執政權的「罪魁禍首」嗎?衆所周知,國民黨在失去大陸民心向背而潰敗至臺灣之後,在意識形態的建構與組織能力上表現較差,淪爲派系競逐利益的工具,對內僅能挾美國等外在力量以肅清的方式維繫其政權正當性。

網絡成爲當代政治參與重要的平臺,國民黨競選的策略始終迷信威權時代遺留下來的傳統組織,對於網絡媒體不甚重視。在新媒體勃興的當下,2014年7月國民黨爲增加宣傳管道並吸引年輕族群而開設LINE官方賬號,但廣爲青年所喜愛的貼圖功能,國民黨却以經費不足的理由改爲使用者須手動一張張儲存圖片的方式,反而成爲網友嘲諷的對象。

無論是傳統媒體或新媒體,國民黨皆無法有效運用,文宣始終不是國民黨的强項。除此之外,根據學者研究,2012年大選政治傾向偏向泛藍的社群媒體用戶,反而越有可能去投票支持藍營的候選人,此研究結果與一般認爲傾向支持綠營的網友動員度較高的既定印象相左。由此可知,新媒體並非影響網絡選民投票行爲的唯一變項,將無法善用新媒體視爲國民黨失敗的首要因素,恐怕過於武斷。

關鍵仍在於現實的民意趨向,而新媒體扮演反映、放大民意的推波助瀾角色。以「九合一選舉」之後的幾次選舉爲例,正是由於馬當局在施政上失去民意支持,從而反映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形成一面倒的反馬、反國民黨態勢,通過網絡傳播不斷被放大。

新媒體滿足用戶政治歸屬感

民心趨向其實是話語權的爭奪,臺灣處於去工業化的成熟資本主義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發展爲水平網絡式的關係,並且反映爲社會運作的模式。新媒體的出現一方面是由於科技的進步,另一方面則體現在社會組織運作模式改變之所需,大量「自媒體」(We Media)的出現,都是利用新媒體平臺來建構與爭取話語權。新媒體不只可以滿足用戶的自我表達與娛樂需求,同時也滿足用戶對於政治信息的需求,在網絡世界獲得’歸屬感。

新媒體的特性主要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項:

一是通俗性。以愈簡單的語言爭取愈多人的認同,此發展與動員群衆的墓本原則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深刻的體現。臺灣使用率最高的新媒體平臺Facebook適應了現代人習慣利用零碎時間快速瀏覽的特性,「輕薄短小」的發文更受讀者青睞,即使邏輯不順但簡而易懂的一段話或一張圖就能大量被轉發,「太陽花學運」期間各種似是而非的「懶人包」即爲顯例。又如一群青年利用YouTube平臺成立「臺灣吧」(Taiwan Bar),以毎集10分鐘以下的篇幅將臺灣史簡化爲動畫片段,在切合當下青年參與政治、關心歷史的心態之下,以普及歷史爲名夾雜進特定史觀與立場,甚至成爲臺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素材。

二是單一議題性。取代包山包海多元議題的綜合型媒體,新媒體平臺更適合單一議題的宣傳與動員,2012年「反媒體壟斷」與2013年「白衫軍運動」就是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動員的典型。利用分散、小範圍的單一議題尋求特定支持者的模式,訴諸的就是看起來更爲平等的理念認同與結盟,有別於傳統政黨上下的整合模式,反而能够取得更高的號召力與凝聚力,即「同仇敵愾」的效果。就政治議題取向而言,新媒體的操作也不再是直接支持某一特定候選人,而是反向以攻擊敵對陣營的候選人來達成目的。新媒體的單一議題性並不限於政治領域,「上下游News&Market」「文青別鬼扯」等都是在農業議題上較爲出色的社群。Facebook上「我是中壢人」「我是永和人」等議題的社群,是以訴諸在地認同的方式介入公共事務,其中不乏通過成功經營新媒體社群而從政的典型人物。

三是分享性。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有利於各種議題、實時信息的分享,因此更有利於政治的操作與渲染。例如以轉播電視節目起家的「JTV LIVE轉播台」,目前在Facebook超過20萬粉絲,版主群大量轉發網絡新聞,再搭配版主個人評論,其中不乏政治理念的宣揚。由於議題的操作取向,新媒體也更易於跨區、跨地域的連結。

四是意見集中性。新媒體背後的政治經濟結構,被資本壟斷之下的網絡言論公共空間反而出現「單極化」的現象,失去了應有的公共性與開放性。掌握新媒體話語權的人開始往精英集中,政治立場與認同傾向相似,塑造出一批新媒體的意見領袖。新媒體所展現出來的內在權力結構,致使意見相左的網友不敢發言或自我審查,從而導致了「網絡霸凌」的現象。

新媒體的特性與近來興起在藍綠框架之下「第三勢力」型態接近,例如單一議題、去中心化、水平網絡等特質,使得新媒體成爲第三勢力集結與動員的利器。通過新媒體動員的議題導向運動,其模式可總結爲「一擁而上,一哄而散」,雖不容易被舊有政黨結構所收編,但也容易隱藏不落痕迹的政治操作。

新媒體助長兩岸壁壘情緒

臺灣政界新生世代掌握新媒體的特性,嫻熟運用,成功製造議題,將戰綫拉長、拉深、拉廣,以單一議題各個擊破,擴大民意基礎。其中動員力度最髙的就是兩岸議題,諸如反媒體壟斷、反ECFA、反服貿貨貿、反M503航綫、反加入亞投行等,又如炒作認同等敏感議題,無不是利用新媒體的特性在虛擬空間助長國族想像的建構與壁壘情緒。

事實上,臺灣Facebook上並非「綠油油」一片,許多偏藍網友也自發經營反制的社群,較出色的粉絲專頁如「你這麽好騙,你家裏人知道嗎?」(粉絲約4萬人)等。但這些親藍社群人氣不高,根本原因在於缺乏製造議題的能力,大部分的發文都是嘲諷、Kuso、消毒敵對陣營所製造出來的議題,落後於形勢,難以引領與聚集民意。與此同時,親藍的新媒體社群多半沿襲國民黨舊式意識形態與史觀論述,無法契合時下青年的所思所想。

儘管如此,若島內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力量放棄新媒體,或持續邊緣化,等於拱手讓出話語權。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是避免兩岸交流管道被特定力量壟斷,真正做到「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以人民群衆做爲深化和平發展的新動力。

利用新媒體分進合擊増加輿論陣地

新媒體的特性恰適用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之所需,運用得當將可發揮正面作用。在操作上,應持「分進合擊」原則,儘量勿以過大的範圍包裹議題,而必須適應島內青年關心的面向,適時適度分割議題,同時配合大陸的現實發展,從政治、經濟、勞工、思想、文化、歷史、社會、生態、外交、城市、農村等多元面向加以著力,製造議題、引領議題,競逐話語權。在不同的議題上建立起具有先進性的輿論陣地,由點、綫、面擴大島內支持和平發展的群衆基礎。

對島內而言,應利用新媒體鑲嵌進社會運動的形式,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臺灣勞動黨投入建置的「怎麽辦!」粉絲專頁爲例,處理的是人民實際關心的生活、生存與發展議題,透過簡短的文字、圖片或視頻提出可能的對策,粉絲已超過3萬人。在處理現實議題的過程中,重新建立起兩岸共同的歷史論述,啓蒙青年群衆認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於自身的重要性。

(張鈞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