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政府的施政邏緝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李克强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2020年,的確是非常不平凡.不容易的一年,面對疫情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的巨大衝擊,中國在主要經濟體中實現唯一正增長,尤其是通過「六保」穩住了中國經濟基本盤,保持就業大局穩定,保證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沒有因爲重大突發事件而中斷,是可以載入史册的成就。
  到了今年,一方面,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强活力,需要再幫一把,因此政府工作還要繼續鞏固經濟恢復增長的態勢,政策調整上不搞急轉彎。另一方面,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啓之年,政府工作的重心還要更偏重於謀劃「發展」上。
  黨的十九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提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了這一點。「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可以說是謀劃發展的基本框架。而「有爲政府」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小政府」,同時又有和市場、社會的邊界。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有效市場還是有爲政府都不是一個靜態的既定事實,而是主動構建的結果。貫穿2021每政府工作報告有三個有爲政府的施政邏輯,即保障民生、給社會和市場主體鬆綁以及政府過緊日子。實際上,黨的十八大後政府的施政,這三個邏輯也是一以貫之的三條主綫。
  保障民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保障民生始終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對民生的責任是中國大地上政府施政合法性的最深厚的根基。民生的背後是中國人對民衆與政府關係的政治哲學。
  民生清單上,有教育、醫療、住房、社保、環保等。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提出相應的舉措,2021年也不例外。在本刊記者的印象中,大約是從十幾年前開始,民生問題就凸顯出來。實際上,中國社會一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民生焦慮」,這在教育、醫療和住房等問題上表現得更加明顯。這種「民生焦慮」對中國社會心理、代際文化變遷等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其深層次原因是中國近幾十年的現代化進程,是壓縮式的發展,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就經歷了西方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歷程。比如,中國的城市化無論規模還是速度,在世界上恐怕都是很少見的,在西方國家不同階段出現的社會問題,在中國就可能變成「叠加」式發生。
  可以說,先發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陣痛,在中國集中體現爲民生焦慮。中國的現代化方案也必然要包含如何從緩解到化解民生焦慮的內容。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諸多民生問題包括生育焦慮、延遲退休、學生「三點半放學」等成爲社會討論的熱點,不是沒有原因的。任何一個問題,都似乎牽動著其它的諸多問題,因此變得具有「結構性」性質。這其實就是幾十年壓縮式發展的集中呈現。
  如果說中國經濟有個基本盤,那麽中國社會也有個基本盤,也就是要不斷緩解和化解民生焦慮,保護好老百姓對生活變好的希望。如果說以前的民生問題解決不好,容易導致的是發生更多的衝擊社會道德底綫事件,今天的民生問題,是關涉整個社會基本面的健康運轉的樞紐所在。
  因爲,民生寄托著普通老百姓對生活的希望。對一個有爲政府來說,保護好這種希望,讓人看到這種希望,實在是太重要了。正是因爲保障民生實際上是保護對生活變好的希望,所以可以把保障民生看成是衡量政府工作的第一重要的價值標尺。中國人對政府是一種信賴而不依賴的關係。對政府來說,只要保護好普通人奮鬥的希望,其實也就贏得了人心和未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句話,能引起强烈的共鳴,原因也在這裏。
  政府工作報告解決民生問題,首先是保障基本民生。比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貼再增加30元這樣的措施。保障基本民生就是有爲政府對社會兜底。但在現代化過程中緩解和化解民生焦慮,還需要更大力度、更深層次的變革。如果說兜底某種意義上就是出錢的問題,那麽,再進一步解決民生難題,不管是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還是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往往涉及不同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地方之間的權責調整。最關鍵的變革也許在於,通過一系列相關的制度安排,讓各個地方之間能够就解決民生問題進行「良性競爭」,就像多年來爲GDP展開競爭一樣。
  持續給社會和市場主體鬆綁
  政府施政的另一條主綫就是激發社會活力。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說,就是「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推進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蘊含著一個邏輯關係,即通過政府的「有爲」來促進市場的「有效」。有效市場發揮作用本身的確具有「自發秩序」的特徵,但有效市場的形成不可能是完全自發的。尤其像中國這樣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經濟體,政府實際上擔負了創設市場制度的責任。正如很多學者的研究發現的,這是一個政府和市場、國家與社會相互塑造的過程。實際的演化過程比「完美的理論」複雜得多。
  市場失效,有的是市場化到一定程度發生的,比如通過壟斷破壞公平競爭,逃避監管轉嫁負外部性等。在經濟的很多領域,人們普遍感覺到作惡成本太低,因此這些年加强政府監管的趨勢非常明顯。同時,隨著中國企業頭部化特徵越來越明顯,反壟斷也迅速升溫。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總體上是一個放權的過程,但是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作爲一個世界第二的超大規模經濟體,對於政府矯正市場失效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權的結束。市場失效,有的是市場化程度本身不足帶來的。市場的對內對外開放、統一的國內大市場等都還是遠未完成的歷史任務。因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的同時,加大力度推動相關改革,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具體措施包括:繼續放寬市場准入,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産權;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等等。
  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各類市場主體都是國家現代化的建設者,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要求「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意味著,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對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平等待遇和所有制歧視,影響著它們對於未來的穩定預期。
  持續給社會和市場主體鬆綁,之所以仍然會是政府施政的一條主綫,除了市場化改革還有歷史任務沒有完成之外,重要的原因在於,出於各種複雜的背景,不同部門或者不同地方時不時仍然出現對社會和市場主體的,新的不合理束縛。要形成政府和社會、市場的較爲穩定的邊界,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通過政府對自身行爲的調整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相當時間內還會是常態。
  其實,西方國家也是經歷過類似過程,比如經濟危機後的政府積極有爲,活力下降後「小政府」改革再次出現,再爆發經濟或者金融危機後又强化政府監管職能。對於通過發展來解決發展不平衡矛盾、需要不斷打開新的高質量發展空間的中國來說,首先需要高度警惕的就是治理傾化和由此導致的發展活力的下降。
  政府過緊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政府工作報告還有一條主綫就是政府過緊日子,持續控制維持自身運轉的資源。正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的,各級政府都要節用爲民、堅持過緊日子,確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生機盎然。政府過緊日子,目的是要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就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減稅降費規模超過7.6萬億元,特別是在2020年,面對疫情嚴峻形勢,在財政收支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我國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過2.6萬億元。中國稅收占GDP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最低的,從2015年的18.1%下降到2020年的15.2%。
  2020年,中國GDP首破100萬億元,GDP的一個百分點就是1萬億元,上面的比值降低幅度是2.9%,簡單計算就可以發現,力度是非常大的。
  當然,2020年有疫情嚴重衝擊的特殊原因,有的財稅支持政策會逐步退出。但是,對於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幫一把」,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同時,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給予必要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
  也就是說,在保就業、穩定民生大局上,政府會繼續提供財政支持。
  由於中國財政體制財權和車權配置的現狀,民生方面的事權更多地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落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這會減輕地方政府的壓力。但是,相對於中央財政,如今地方財政的日子更不好過。
  政府工作報告講到2021年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時,提到了「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對於這一點,有一組數據可以提供直觀感受。年初的時候,第十三届全國政協常委、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過一篇文章,談到財政面臨的嚴峻形勢時說,從2009年起到2020年,政府債務規模急速擴張,債務付息支出增速遠超支出總額增速。他披露:「十四五」時期,多數省市的債務可持續性堪憂,粗略計算,大約四分之一的省級財政50%以上的財政收入將用於債務的還本付息。」
  這也就是說,大約四分之一的省份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是要用來還債。由此可見,既要保障基本民生,還要繼續執行減稅降費政策,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壓力非常大。
  根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央政府,方面是自己帶頭,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進一步大幅度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而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7.8%,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均超過10%。今年將通過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於去年,爲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同時,在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需要醬惕在財政壓力下的擾民漁利。財政壓力加大,非稅收入就容易出現非正常的增長,這已經成爲一個規律。如果不能控制其發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政府減稅降費的效果。因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嚴厲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通過更加及時有力的財政支持,地方政府的壓力會得到極大緩解,竭澤而漁的衝動也會得到遏制。爲了國家的長遠利益,主動控制養政府的資源規模,這是,個政府負責任的體現。
(趙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