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向拜登愛犬致哀  專家:親美回報杯水車薪

  【香港中通社6月21日電】美國將捐贈臺灣的新冠疫苗加碼至250萬劑,並於6月20日送抵臺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即感謝美國「患難見真情」。蔡英文當天下午還留言哀悼美國總統拜登的愛犬,此舉被外界痛批為「舔狗」。專家指,民進黨政府懸崖式倒向美國,所獲回報卻杯水車薪,形同自絕。
  5月中旬,美國在台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表示,臺灣疫情並非最嚴重,被外界解讀為無意給臺灣疫苗,引發臺灣民眾強烈反彈。6月6日,3名美國參議員搭軍機快閃訪台,宣佈捐出75萬劑疫苗,也引發「太少」的質疑。美國最終將捐助臺灣的疫苗加碼至250萬劑,這令臺灣「綠營」一片振奮。
  在美國加碼前,臺灣「國防部」17日剛證實,臺灣已與AIT簽署了兩項軍購案合約,總額達486億多元新臺幣(約合111億元人民幣)。
  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前「立委」吳育升21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美國的疫苗捐贈,臺灣人當然感謝。但我們也心知肚明,美國捐贈的疫苗數量遠遠少於臺灣所需。要實現群體免疫,臺灣起碼需要3000萬劑疫苗,美國捐贈的只是個零頭。」
  吳育升續指:「我們也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臺灣用了400多億新臺幣購買美國的武器,才獲得這樣杯水車薪的捐贈,這個代價花得太貴了。臺灣是有錢的,拿出8400億元新臺幣作為防疫紓困經費,居然仍無能力買到疫苗來保護臺灣人,還要苦苦感謝捐贈疫苗的日本和美國。臺灣人的內心是五味雜陳的,真的很難過。」
  吳育升還直言:「臺灣對美國的幫助很大,台積電生產的晶片全球領先,為何不能取得與美國的對價關係?而且美國目前掌握的疫苗僅次於中國大陸,為何只能給出250萬,非常的為德不卒。」
  美國加碼捐贈是出於什麼考量?吳育升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這個羊毛被美國人拔得很多。從做生意的角度看,美國占了臺灣很大便宜,並非像蔡當局塗脂抹粉說台美關係很好。若真是那樣,美國就應毫無代價地向臺灣提供足夠的疫苗。」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分析指,一個被病毒弱化的臺灣不符合美國利益,華盛頓當然會出手,讓臺灣不至倒下。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范表示,美國此舉可能出於憂心疫情將影響臺灣的半導體產業。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及其夫人19日宣佈,其愛犬「冠軍」去世。蔡英文在社交平臺推特(Twitter)用英文回覆拜登說:「我對您失去愛犬深表遺憾。」
  蔡英文此舉引發輿論譁然。外界紛紛質疑,在新冠肺炎肆虐臺灣之際,臺灣累計已有562例本土新冠死亡病例,疑因疫苗問題死亡的也有近70人。蔡英文在確診和死亡人數攀升到高點後才向民眾致歉,且似乎無意向死難者家屬表達「感同身受」。香港影視業大亨向華強之子、港星向佐20日深夜更發文大罵蔡英文「舔狗」。大陸線民也對此議論紛紛,形容蔡英文「可悲到沒有下限」。
  吳育升指出:「臺灣人對於蔡英文此舉嗤之以鼻、非常不齒。我有把握此事又將重重打擊蔡英文的形象,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支持度目前已是每況愈下、慘不忍賭。」
  美國的加碼捐贈,能否紓緩蔡英文當局的壓力?吳育升認為「可以有所紓緩」,「但蔡英文在防疫、尋找疫苗方面仍然遠遠不及格,其形象還在挫敗中。」
  向拜登愛犬致哀,是否顯示民進黨當局死心塌地親美抗中?吳育升給出了肯定答案:「在疫情當頭的艱苦局面下,蔡當局仍然懸崖式、雪崩式地倒向美國,甚至完全依賴美國,把臺灣的命運賭在美國身上,獲得的回報卻是杯水車薪。這種決絕的態度其實是一種自絕,結果就是造成兩岸的對抗、統獨的對抗,是不值得、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