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雙年展啟動 暢遊藝術創意大觀園

  【本報訊】文化局主辦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15日下午3時半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主場展「全球化的進與退」同步開幕,為期4個月大型國際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帶來共30項、在25個地點展出的藝術展覽,匯聚全球藝文力量,打造覆蓋全城的藝術網絡,展出充滿創意和想像的藝術精品,澳門在7月至10月將再度成為藝術創意的大觀園,與觀眾品味豐富多彩的城市流動盛宴,同遊多元視覺藝術體驗之旅。
  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致辭時表示,「藝文薈澳」借助世界藝術資源豐富市民生活,激發城市智慧和想像,是「一基地」建設構想的生動體現,未來將繼續以雙年展形式舉辦「藝文薈澳」,不斷推進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人文建設,加強中華文化和多元文化在澳門的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澳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今屆「藝文薈澳」由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杰擔任總策展人,聚焦當代視覺藝術,設主場展、度假村及酒店特展、創意城巿館、公共藝術展、本地作品徵集展及平行展板塊,重塑後疫情時代向善臻美的人文精神。
  主場展三章展覽探討全球化
  設於澳門藝術博物館的主場展由總策展人邱志杰圍繞世紀命題「全球化的進與退」策劃,分「媽祖的夢」、「利瑪竇的記憶迷宮」和「全球化的進與退」三章,共邀請近2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40位內地和國外藝術家參與,參展藝術品逾100件/套,透過藝術展品從全球化和個人、生活與夢想、遠和近、安全感與幸福感等方面進行探討、反思。邱志杰表示主場展匯集了各國藝術家在全球化時代尤其是疫情期間的藝術思考,透過藝術架起了相互溝通和理解的橋樑。
  主場展第一章「媽祖的夢」,匯集經澳門轉運的明清外銷瓷、葡萄牙藝術家以Azulejos瓷磚傳統與當代創意相結合的作品、中國和中東藝術家的青花瓷新作等,第二章「利瑪竇的記憶迷宮」展覽則展示五百多年來西方世界的中國觀,此兩項展覽展期至8月15日。而第三章「全球化的進與退」 將展至10月17日,透過展品展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在疫情下並沒有停止創作,為疫情環境下的世人開鑿新的心靈通道,同時對前兩章展覽的傳統和記憶作出清理。
  城市館下周起陸續開展
  此外,「藝文薈澳」亦帶來6件矚目的公共藝術裝置,在多個社區呈現來自中國內地、泰國、阿根廷、埃及、意大利藝術家的創作,讓藝術走進全城不同角落,當中由埃及藝術家Moataz Nasr創作的「太陽船」率先於 7月16 日登陸媽閣廟前地,作品探討「移民」,由360個槳葉組成太陽圓盤,相互連接,描述人類在地球上無盡和相互聯繫的運動,旨在追尋更好的生活。
  「藝文薈澳」還將陸續推出系列展覽及交流活動,度假村及酒店、企業在疫情下同樣精心籌劃不同項目,呈獻多項重量級展覽,為觀眾帶來創意的驚喜和審美的愉悅;凝聚多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的「創意城市館」 自7月23日起分別在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1號、塔石藝文館及望廈山房舉行,多項主題展覽分別為「澳門:美食之都——起筷!」,共展出13位/組藝術家包括馬若龍、黃家龍等的作品,探索「飲食」對社會和歷史的相互影響;文學之都、創作之城的南京以「開境」作為展覽主題,展示南京數十位傑出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和藝術家,包括蘇童、趙本夫的作品,涵蓋手稿、書法、紀錄片,還帶來朱贏椿蟲子畫展等特別項目,讓觀眾借南京作家的文學之眼重新打量生活之境;「武漢:設計之都——共情」設「抗疫海報展」、「口罩藝術展」和「時尚藝術展」等,探討人性最耀眼的靈光——共情能力;「林茨:媒體藝術之都——接合點」展出多位活躍於數字藝術界的知名媒體藝術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