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間諜」郭汝瑰

  戰功卓著 備受賞識
  郭汝瑰(原名汝桂),1907年9月出生於四川銅梁縣一個家道中落的讀書人家。父親郭錫柱曾中過秀才,清末廢除科舉,郭錫柱只好將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但他想也想不到的是,日後兒子成了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將軍。
  郭氏宗族中有個郭汝棟,是郭汝瑰同輩堂兄,在四川軍閥部隊中任高級軍官。1925年,在郭汝棟的幫助下,郭汝瑰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五期。這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周恩來、惲代英、肖楚女、吳玉章等共産黨人先後在學校任職,並公開宣傳共産主義學說。郭汝瑰深受他們的影響,立志成爲一名共産黨員。
  不料風雲突變,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清共」。此時,郭汝瑰暫時安身於楊森部隊中。他秘密參加了共産黨,暗中籌劃組織「兵暴」。暴動失敗後,他潜逃日本,進了日本士官學校。這樣一來,他的組織關係也由此中斷。
  從日本回來後,郭汝瑰不願再回郭汝棟的部隊,於是他又進了陸軍大學,當上了「天子門生」。陸大畢業不久,郭汝瑰進了陳誠的18軍。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他因戰功受到陳誠青睞。此後一帆風順,僅幾年間就當到了軍參謀長,由上尉升到少將。
  歷盡艱辛 重回組識
  時間定格在1945年5月,地點是山城重慶。郭汝瑰前不久剛從英國考察回來,被任命爲少將軍務署長兼國防研究院副院長。
  這天,他從軍務署出來,驅車去浮圖關。車出凱旋路,正要拐向校場口,突然,他瞥見路邊有一位10多年沒有見到的熟人。這人正是他的黃埔五期同學任逖猷,當年是中共黨員。郭汝瑰一直在尋找著黨的關係,見到他後不禁喜出望外。打聽之下,郭汝瑰很是失望。原來此人也已失去了組織關係,目前任職於中央軍官學校,軍銜僅爲少校,處境並不如意。不過這次意外巧遇,却使郭汝瑰後來的歷史有了重大的轉折。
  3天後的一個深夜,重慶臨江門郭府,有人輕輕敲響了門環。勤務兵開了門,走進來一位衣冠筆挺的中年男子。來人是任逖猷之弟任廉儒,他是真的共産黨員。不過,任廉儒並未當場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他自我介紹是川鹽銀行的高級職員,兼天主教機關報《益世報》經理。他說,他是從兄長任逖猷那裏得知郭汝瑰的消息的。郭汝瑰原來也認識任廉懦,並知道他的身份。但他現在也不清楚任廉儒還有沒有組織關係。
  在他的旁敲側擊之下,任廉儒只是一味「無奈」地說:「我也和組織上斷了聯繫,不過……」他停了片刻,又說:「我可以給你打聽打聽,也許還有瞭解那邊情况的人。」
  其實任廉儒當時在中共中央社會部工作,直接受董必武領導。他這次來是探聽郭汝瑰的虛實,還不能立即暴露自己的身份。
  隨後的一段日子裏,任廉儒繼續造訪郭府。而郭汝瑰也乾脆把心中的想法全部坦露出來。他還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主編的一份《國軍戰鬥序列》材料交給了任廉儒。此材料屬高度軍事機密,只打印了13份,底稿由軍務署少將辦公室主任李文倫監督燒毀。蔣介石再也沒有想到,延安方面居然也很快有了這份絕密材料。
  臨危受命 臥底「國軍」
  經一番考察,兩個月後,任廉儒通知郭汝瑰去秘密會見董必武。地點是大軍火商羅升之的公館,即任廉儒的岳丈家。
  幽僻的小巷深處,一座深宅大院裏,郭汝瑰和董必武緊緊握手。他說:「董老,我來遲了。」「你來得正是時候。」董必武面帶笑容說道。郭汝瑰急不可耐提出了歸隊的要求。董老告訴他:「黨要你繼續留在國民黨軍隊裏。」董老並告訴他,今後將有專人和他聯繫……
  與董老會面後月餘,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了。何應欽選中郭汝瑰作隨員,隨他到南京接受日寇投降。哪知抗戰甫停,內戰又起。隨後美國出面「調停」,成立了馬歇爾、張治中、周恩來三人軍調小組。郭汝瑰又奉命作張治中的副手。在重慶上清寺堯廬,郭汝瑰見到了周恩來。「老師!」郭汝瑰握著周恩來的手,喊了一聲。他有多少話要向周恩來說啊,但此時身在敵營,有口難言。
  不久,郭汝瑰又見到了董必武。董老告訴他,原則上可以恢復他的黨籍,但還須等待,同時又囑咐他千萬要謹慎行事,不要功虧一簣。
  周旋政要 半年三遷
  說來也巧,這時國民黨中樞對郭汝瑰的寵眷也與日俱增。他周旋於陳誠、何應欽、顧祝同、白崇禧四個軍事要人之間,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當然四人中對他最寵信的還是陳誠。
  不久後,「太子」蔣經國也將目光放在他的身上。1946年5月1日,郭汝瑰隨軍政部全體人員由重慶到南京,他在四條巷租了一套普遍民房。當時蔣經國住三條巷,與他算是近鄰。一天,蔣經國與親信賈亦斌來到郭府。郭汝瑰不在家,他的家人在吃飯,桌上只有兩樣素菜。蔣經國喟然興嘆:「要是我們的高級將領都像郭汝瑰這樣,黨國就有救了!」
  既然小蔣都如此信任他,郭汝瑰當然要充分利用啦。那些作戰計劃,一份份經他的手交給單綫聯繫人任廉儒,再由任送給中共地下黨,再轉到解放軍的作戰指揮部。不僅如此,他還有意製造一些給當局添亂的事。1947年3月19日,300餘名國民黨退役將校級軍官一齊來到中山陵,在孫中山座像前同聲痛哭。此即「哭陵事件」。事情的起因是,當時國防部進行整軍,大量軍官被編餘並要「自謀生路」。制定與執行整編計劃的正是國防部第五廳副廳長郭汝瑰。
  於是,這些人的攻擊矛頭就指向郭汝瑰,一張傳單上說:「有郭汝瑰者,僅因爲陳誠親信,爲其十三太保之一,竟致一年三遷。紅得發紫。試問當朝諸公,天理何在?」傳單說郭「一年三遷」,其實郭是半年三遷。1946年9月,他先任國防部第五廳副廳長,主管部隊編制,旋升任陳誠的總參辦公廳主任,板凳還未坐熱,複任五廳廳長,1947年3月,又任三廳(作戰廳)廳長。這樣的攻擊,倒是給郭汝瑰身上又加了一道護身符,使得郭汝瑰可以繼續進行情報傳遞工作。
  疑爲「奸細」化險爲夷
  1947年5月12日下午5時,國防部作戰廳長郭汝瑰接到蔣介石侍從室主任俞濟時的電話:「今晚8時30分,請到總裁官邸出席晚宴並彙報。」「官邸彙報」在當時是國民黨官場人人羡慕的事。
  郭汝瑰與二廳(主管情報)廳長侯騰同時到了蔣介石官邸。他們剛剛坐定,陳誠與劉裴也先後來到。這時,山東軍情緊急。解放軍一度解放泰安,並進入了卞橋、梁丘一帶。郭汝瑰同侯騰分別彙報了戰地形勢。蔣介石歸納了衆人意見並作指導,以湯恩伯兵團攻營城、沂水,以歐震兵團攻南麻,王敬久兵團攻博山。郭汝瑰將此一一記下。這就是後來發生的孟良崮戰役。會議剛完,宋美齡走進了客廳說:「請大家吃飯。」桌上只是四菜一湯,沒有飲料,其中有一道菜——蒸氣鶏,味道頗鮮。餐後的水果是木瓜,剛用飛機從廣東運來,算是給衆人嘗鮮。
  郭汝瑰回到家,就把當晚的作戰部署重新抄錄了一份。剛抄完,任廉儒就來了。他把作戰部署交給任,還特別强調在這一次的戰鬥序列中,有整編74師,全部美式配備,要解放軍特別小心。
  果然,在孟良崮之戰中,郭汝瑰的情報起了重要作用,74師被全殲,師長張靈甫被擊斃。而這一切,距「官邸彙報」僅4天(5月16日)。「臥底」的郭汝瑰,所起作用不亞於10萬雄兵!
  隱藏得很深的郭汝瑰,還是差一點被人察覺,那人就是杜聿明。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國民黨方面稱「徐蚌會戰」)前夕,何應欽在國防部召開作戰會議,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張。「守淮」的具體方針是,集中優勢兵力於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兩側。他責成郭汝瑰制定作戰計劃。而郭汝瑰制定的計劃尚未實施,就被送到解放軍指揮機構。
  接著郭汝瑰又誘導老蔣改變原來堅守蚌埠的决策,改爲在徐州外圍决戰。當黃伯韜兵團被解放軍包圍在碾莊時,蔣介石急召杜聿明到徐州指揮作戰。而杜聿明對郭汝瑰早有懷疑。日後杜聿明回憶說:「這時,我心中忐忑不安,覺得上了蔣介石的當,並認爲蔣介石、顧祝同是完全聽信郭汝瑰這個小鬼(因他是軍校五期畢業生,人又矮小,所以我稱他小鬼)的擺布,才造成這種糟糕局面。我想質問郭汝瑰,爲什麽不照原定計劃將主力撤回到蚌埠附近,正在猶豫不决之際,見顧祝同等人都同意郭報告的方案,覺得爭亦無益,一個人孤掌難鳴……」(杜聿明《淮海戰役始末》)   事隔多年後,杜聿明和郭汝瑰同是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杜聿明患病住院,郭汝瑰去看望。杜問:「你那時就和共産黨有聯繫?」郭答:「是的。你是從哪里得知的呢?」杜說:「山東方面。」「誰?」杜笑著避不回答。「那你爲什麽不告我呢?」郭汝瑰追問。杜長嘆一聲:「我拿不出真憑實據。」此乃後話。
  淮海戰役後,郭汝瑰找個機會到四川組建72軍,他任軍長。1949年12月,他率部在宜賓起義。
  解放後,郭汝瑰歷任川南行署委員兼交通廳廳長,後在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員、研究員等職,以副兵團級離休。
(朱竟成、張治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