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須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

  【中新社北京9月8日電】據媒體報導,有臺灣智庫稱,臺灣地區應將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作為優先事項。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8日應詢表示,相關部門已就此表明嚴正立場。中國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必須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
  朱鳳蓮強調,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臺灣地區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議。
國台辦:民進黨當局企圖在國際上離間生事是不自量力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針對記者關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污蔑攻擊的相關提問,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7日在北京表示,民進黨當局基於「台獨」政治本性,顛倒黑白,自欺欺人,企圖在國際上離間生事,更是不自量力。
  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洪都拉斯總統競選人稱若勝選將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民進黨當局借此對大陸污蔑攻擊。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作上述回應。
  她說,我有關部門已表明我嚴正立場。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我們希望有關國家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問題。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候選人談兩岸關係政策
  【中新社臺北9月8日電】中國國民黨中常會8日邀江啟臣、朱立倫、卓伯源、張亞中等4位黨主席候選人說明參選理念,多人論述兩岸關係政策時,關注「九二共識」與兩岸交流。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台媒報導,朱立倫表示,兩岸關係是重中之重,兩岸有同有異,要能從求同存異到求同尊異,做到相互尊重。兩岸交流的平臺要立即恢復,兩岸越交流就越能相互瞭解。
  江啟臣表示,「九二共識」在2020年選舉時被扭曲、「抹紅」,但經過檢討,認為應說清楚「九二共識」是最大的共識。他主張以人為本的兩岸政策,關心人民應是最重要的出發點。
  張亞中表示,國民黨應該與中國共產黨簽訂和平備忘錄,當國民黨在台執政後,就可以成為和平協定,最終走向統一。
  他日前在電視政見發表會上談道,「九二共識」中,兩岸都主張堅持一個中國、謀求國家統一。未來應推動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創造兩岸和平。他說,國民黨如果不去解決兩岸敵對的問題,永遠會被民進黨壓著打。
  卓伯源表示,民進黨利用「天然台、天然獨」作為選舉話術,並對國民黨及「九二共識」一再進行抹黑、「抹紅」,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騙取選票。國民黨存在的價值就是追求讓人民安居樂業。如果堅持「九二共識」有利於臺灣民生與和平,則無須懼怕「抹紅」。
中國國民黨改名「國民黨」? 江啟臣:改名改姓不如改個性
  【香港中通社8月9日電】臺北消息: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競爭激烈,外界關注各參選人兩岸政策立場,對於外界有人建議中國國民黨應去「中國」兩個字,江啟臣9日直言,改名改姓,不如改個性,明確表達反對改黨名的立場。
  面對年輕選民相對不支持國民黨的現況,江啟臣表示,臺灣年輕人絕非鐵板一塊的親綠,因此國民黨有必要改變老大心態,藉由各式議題說服年輕人的支持。
  江啟臣強調,國民黨是有127年歷史的政黨,自然有特殊的文化與包袱,要改變就必須花時間溝通,但也不能因此造成黨的分裂。面對有人建議將中國國民黨改名「國民黨」,江啟臣回應說,改名改姓,不如改個性。
  對於黨內問題,另一參選人卓伯源則表示,最直接的例證,就是本土疫情暴發以來,國民黨中央始終無聲無息,也無法整合、支援地方,任由藍營執政的縣市長各自提出呼籲,出現新北市長侯友宜一再疾呼入境全面普篩,結果喊了半天,黨內卻沒人理他。
  卓伯源說,國民黨主席應該成為讓黨員團結的「桶箍」,所以當然得專職無私,如果有人想球員兼裁判,準備之後自己跳下去比賽,就會造成黨內制度的不公與紛擾,就像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年利用初選制度「幹掉賴清德」。
台媒批民進黨當局拿BNT疫苗顧選票冷血
  【香港中通社9月8日電】臺北消息:臺灣近日發生長榮航空機師和新北幼稚園群聚感染事件,社會再度陷入緊張。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防疫的終極武器是疫苗,民進黨當局的疫苗政策一敗塗地,不但自產疫苗陷入信任危機,自購疫苗拿不出實績,連民間團體好不容易買到的BNT疫苗,都被蔡英文拿去為自己顧選票,中年群體是社會生產主力,卻淪為「疫苗孤兒」,這種冷血的政治算計令人不齒。
  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對疫苗施打的分類與順序充滿了特權與不公。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是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和常出入境的機組員先打,一般民眾則依照年齡由上往下打。前者屬高風險族群,後者重症與死亡率高,都需要優先保護。臺灣卻分了十大類,第二類的當局機關部門及各地政府防疫人員不斷膨脹。疫苗是攸關全民健康及恢復經濟的公共資源,蔡英文卻把它當成自己的政治工具。民間團體幫忙買到疫苗,蔡英文不只收割功勞,還拿來討好年輕支持者,私心自用的難看手段,不要以為人民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