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豪撒」12億美元 能否穩住台立關係?

  【香港中通社1月13日電】繼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後,台灣宣佈再設立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以示支持立陶宛繼續「抗中」。不過,立陶宛政壇的友台立場近日出現分歧,最新民調顯示,多数立陶宛民眾也不支持該國目前的對華政策。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11日與立陶宛經濟創新部長雅莫内特舉行視訊會議,宣佈加碼10億美元,設立投融資基金,推動台灣與立陶宛雙邊企業的合作,包含半導體、生物科技等產業;雙方還簽署6項合作備忘錄,並承諾未來將視需要,在基金額度用罄時考慮增資。
  不過,儘管台灣「豪撒」12億美元,但僅憑經濟投資,恐怕無法長期穩定台立關係。這種建立在政治之上的投融資,只要外交條件稍微有一些改變,之前的合作就可能會化為烏有。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指出,台灣這12億美元,僅僅是表達了支持立陶宛的立場和態度而已,本來就是杯水車薪,且緩不濟急,對立陶宛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不論是美國之前祭出的6億美元出口信貸協議,還是台灣12億美元的投融資,都無法彌補因為中立外交關係的降級而給立陶宛帶來的沉重打擊。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12日報導,立陶宛外交部近日委託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立陶宛受訪民眾不支持該國政府目前的對華政策,僅13%的受訪者表示支持維爾紐斯對華強硬政策。
  湯紹成表示,現在對立陶宛來說,一方面是時效性問題,如果美歐支援來得太慢,立陶宛就必須要有所改變。而歐盟內部有不同意見,要作出任何決策都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現在還涉及到一些在立陶宛的跨國企業,他們肯定不會因小失大。為了保住中國市場,自然不會遷就立陶宛政府,而美歐也很難左右這些企業本身的決策,除非有個別企業「壯士斷腕」,為了立陶宛犧牲中國市場。
  在當前情況下,湯紹成對未來的台立關係不僅不保持任何樂觀態度,還認為台灣可能會陷入困境。「萬一立陶宛將代表處改名,或者在代表處的問題上有一些變化,台灣這些資源還有沒有效?這12億美元要不要收回來?對台灣來講,會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