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地產終於動真格

  2021年10月6日香港
  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2021年施政報告,應該說,是近幾十年來香港政府在土地問題上的最大動作。
  這形成了一個巨大矛盾,明明香港有大量的地,却偏偏住的這麽慘,這到底是爲什麽?香港要保持持續繁榮,除了破除政治雜音,恢復土地供給外,還需要的是破除優越感,保持對大陸的開放姿態,只有這樣,香港的繁榮才能持續。
  10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21年施政報告時表示,特區政府將建設香港北部約300平方公里宜居宜業宜游的都會區,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産業用途,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應該說,這是近幾十年來香港政府在土地問題上的最大動作。
  香港最激烈的話題
  香港的土地問題,一直是香港內部爭議最激烈的話題,沒有之一。
  內地人對香港人的居住面積之狹窄也早有耳聞,但是,大多數人並不能完全理解香港土地問題。其實香港的土地問題,並不複雜,因爲大陸的土地批租制,也就是土地財政,就是向香港學習的。但奇怪的是,香港政府雖然創造了土地財政模式,但香港的土地開發率却遠不如大陸。可以拿香港與深圳對比一下。香港人口是747萬,而深圳人口是1756萬,是香港的2.37倍,但是深圳人住的可比香港人寬敞多了。
  如果你再打開香港與深圳地圖,你就會發現,香港有大把的土地根本就是空著的。而打開深圳的地圖,你會發現都找不到多少空地了。據統計,香港的土地開發率只有24.3%,而深圳的土地開發率是50%,而香港成爲國際大都市時,深圳還只是一個小漁村,也就是說香港的城市化早於深圳數十年,但目前開發率只有深圳的一半不到。
  更讓人吊詭的事發生在住宅土地上,住宅只占香港土地的6.9%。
  你看香港是世界人均居住面積最靠後的地區之一,但他並不缺地,明明還有大把的地,却無法向香港人提供足够多的住宅用地。即使拋開現有土地的情况,香港還是一個臨海的港口城市 ,即使沒有土地,也可以用填海的方式造地。深圳就已經填海了五十平方公里。而整個香港,七百萬人所有的住宅用地,有多少呢?
  根據香港規劃署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土地面積爲1111平方公里,已建設土地面積累計占總面積的24.9%。其中私人住宅、公營房屋和鄉郊居所等住房用地面積分別爲26平方公里、17平方公里和35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比例的2.3%、1.5%和3.2%。也就是說,香港大約7%的面積上居住這745萬人口,平均每1%的土地負荷超過100萬人。除去香港農村的房子,香港城區的所有人住的房子面積加起來不過是43平方公里罷了。
  那香港人住的有多慘呢?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人均居住面積僅十平方左右。三人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是13.3平米;四人家庭:11.0平米;五人家庭:10.4平米;六人家庭:9.0平米。如果是六人(或以上)家庭的公屋住戶,那麽人均面積最低,只有7.2平米。香港普通人大部指望公屋,一般就是三、四十平方罷了。這個面積的房子,對於不少三四綫城市的大陸人來說,那就是一個客廳的面積,怎麽可能成爲一個家呢?在香港,每個人的人均郊野面積達到了105平方米,全世界都難再找到一個地方有這麽好的自然環境待遇;同時,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之狹,也是全球難覓對手。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矛盾,明明有大量的地,却偏偏住的這麽慘,這到底是爲什麽?
  香港的地在誰手上
  內地有不少自媒體的傳言是香港人之所以住得這麽慘,是因爲土地在李嘉誠這樣的地産巨頭手裏,他們囤地不開發,不賣,導致香港人住的這麽慘,真是這樣嗎?
  這完全是一個誤會。大家都清楚香港是一個被英國殖民了百年的地區,英國政府依據當時的不平等條約,割讓和租用了香港的土地,其中大部分土地是租用的,租用的時間也有約定,就是99年。所以殖民時期,香港大部分土地的名義歸屬權是英女王,由香港政府對外批租給民間進行開發。換言之,香港所有的土地名義上都歸屬政府所有,未開發的大部分土地名義上歸國家所有,實質上都歸香港政府直接支配。
  翻開香港基本法,你能看到的關於土地問題的第一條法規就是:第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管理、使用、開發、出租或批給個人、法人或團體使用或開發,其收入全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支配。
  坊間傳聞的香港的開發商囤了大量的地是怎麽回事呢?
  從公布的數字上看,目前五大香港房企擁有的住宅性質土地儲備共約660萬平方米的,也就是6.6平方公里,這其中有一大半屬於農地。
  而農地在香港是性質極其特殊的一類土地。
  在香港新界,有部分農民的土地是可以直接出售的,他們的地直接賣給了開發商,但開發商買了他們的地就可以開發嗎?不可以。因爲農地要轉爲可開發土地需要政府審批,審批流程要多久?最長的農地審批超過三十年還沒有審批完成,大部分農地審批時間都超過二十年了,基本上就是無法通過審批。
  換句話來說,不是地産商要囤地,而是香港政府不讓他開發。你試想想,一個開發商在九十年代拿的地,到現在都不能開發,這是什麽心情?那些猜測房地商會囤地不賣的人缺乏基本的商業常識,這就象飯店老闆把猪肉買回家放在冰櫃裏永遠不拿出來賣是一回事,有這麽蠢的商人嗎?再說了,五大地産商囤地面積一共也才6.6平方公里,香港的空地還有好幾百平方公里呢,這點地能影響香港的開發嗎?那香港政府是不是有地不開發的罪魁禍首呢?那也不是。
  早在特首董建華任上,他就試圖解決香港住宅供給量不够的問題,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地産改革計劃,叫八萬五計劃。
  他以特區首長的身份下達了行政命令:每年香港政府的房屋署必須修建八萬五千個公屋套間(九七前是每年二萬個套間),要讓那些低收入的居民申請公屋的輪候期限不能超過三年!要儘快地把這些籠屋居民安排住進公屋!拆掉籠屋,這是香港的耻辱!他成功了嗎?沒有。
  這個計劃被迫終止了,原因是董建華任上碰上金融危機,香港樓價大跌,而這時增加住房供給數量,遭至香港大部分有房階層的反對。房價跌成這個鬼樣子,你還拼命建房,要不要老百姓活了?而回歸之後的香港,已經啓動了泛政治化的進程,就是一切重大議題,都被政治化。港府的一切作爲,都被反對黨視爲必然反對的政策。香港政府先後提出開發新界,開發元朗,填海計劃等諸多增加土地供給的政策,但無一例外,遭遇到各種理由的反對。
  同時發生的還有對內地投資客的抵制。
  香港人一方面反對增加土地供應,一方面反對內地投資客來買房,因爲他們認爲,這會推高香港房價。
  特首梁振英便推出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樓市調控政策:非港人購入工商和住宅物業,需要繳納15%的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港媒將此稱爲「雙辣招」,同步開始的最低工資法上調,關閉內地孕婦赴港産子的大門、發布限購奶粉令,以及仿效內地的住房限購令,實行「港人港地」——届時興建的住宅首次出售及其後30年的轉售對象,都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而這就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房産難題。
  如果只加大房産的供給量,那香港現在購房的中産階級必然是反對者,因爲加大供給肯定會導致不那麽中心區的房價下跌,而這個下跌,有可能是他個人所有資産全部的消失 ,因爲房價太貴。一個城市的房價支撑最重要的是人口流入量,但香港人又在意識形態的驅動下瘋狂地反對陸客,甚至當街羞辱水客,更不要說向內陸人基本緊鎖工作簽證和永居權。那沒有外來的人口增量,房價的支撑就只能依賴限制土地供應了。你看,香港就限入這麽一種困境當中。排外,導致人口無法流入,城市人口增長緩慢。有房族,反對增加土地供給,認爲會帶來房價損失;各種政治團體,因爲各種原因,反對政府一切供地政策。這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增加土地供給 就解決了香港的問題嗎
  此次香港政府這麽大力度的土地開發計劃爲什麽能推出來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香港政府的土地政策排除了相應的政治干擾。這是不是好事呢?應該這麽評價,這是一個邊際改善。政府手裏握著地,出售給民間去開發,哪怕開發公屋,也比將土地閑置要好得多。但是,僅僅增大土地供給就解決了香港的問題了嗎?完全沒有。
  因爲上述難題依然存在啊,在這個計劃中,香港新增的住宅供應量將在未來可以滿足二百萬人以上的居住需求,而香港的出生率已降至1.0。
  本地人口新增量是不够的,增加這麽大的住宅供給量,不可避免要衝擊現有的部分香港人的住宅價值。那香港還應該做什麽呢?
  那就是把香港當作大陸的一個普通城市,向大陸人開放,允許大陸人去香港工作、學習、安家、置業。即使做不到完全與大陸城市一樣,但至少也可以大規模的開放工簽和居住權。只有勞動力自由流動,才能真正與大灣區融合。
  如果依然是排外意識占主導,那香港的土地問題依然會遭遇抗議或市民的不滿。
  香港本來並不是一個排外的城市 ,因爲它是一個移民城市。香港的發展,是源於當年上海的大量移民。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逃港潮時,無數香港人跑到大街上阻止港警遣返大陸難民,讓很多人非常感動。
  甚至香港還在越戰期間接收了數萬越南難民。
  正是香港的包容和開放,才促成了香港在五十年代之後的高速發展。
  而今天的香港面臨深圳激烈的競爭,深圳甚至開啓了最高15%個人所得稅率的方式試圖吸引香港人才,海南自貿區,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挑戰香港的地位。
  香港要保持持續繁榮,除了破除政治雜音,恢復土地供給外,還需要的是破除優越感,保持對大陸的開放姿態,只有這樣,香港的繁榮才能持續。
(古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