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澳門樂團體制改革寄以希望

  賀一誠在當選行政長官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在出任行政長官後,將會推動進行行政改革,並表示是「先立後破」。雖然與毛澤東的「不破不立,先破後立」有所差異,但這也是方法論中的一種,意即需要先打破舊有的固定模式,才能創造出新的,先經歷過一些失敗磨難,才走向成功。因此,先立後破的概念是,先創造出新的,在打破舊的。延伸開來,「不立不破」就是如不建立新的機制,就不能打破舊的機制。
  這個邏輯思維,與「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相輔相成,才能形成完整的對立統一規律的道理一樣。實際上,在「文革」前夕,主張「一分為二」的毛澤東,批評楊獻珍的「合二而一」,其實兩者都只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其中一面。因此,「先破後立」和「先立後破」,各有各的長短,在不同的環境中靈活運用,才能事半功倍。
  賀一誠宣誓就任行政長官之後,本來正在大展拳腳,推動行政改革的。但卻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擊,及全力進行由此而衍生的救經濟、顧民生等事務,而佔用了主要的精力,未能按照原設想推動行政改革。當然,行政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甚至會觸及「既得利益」,因而必須審慎為之,因而疫情導致「暫時擱置」,在各領域施政的磨合完成之後,才正式推行,也是相宜。
  在抗疫鬥爭告一段落,並進入常態化機制之後,就可以騰出手來處理行政改革的事宜了。如果說,博彩法的修改,除了是現有賭牌的合約期屆滿,必須以新博彩法來規範賭牌重新競投之外,還需配合內地行業整頓,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實施,帶有某種被動的意涵的話,那麼,特區政府去年推動的許多改革作為,都是主動而為之的。
  而最新的一宗改革,是對澳門文化局屬下的兩個樂團——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進行體制改革,並合併為一個澳門樂團。據文化局介紹其改革思路,是由澳門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澳門樂團有限公司,將進一步透過職業樂團的管理方式,確保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運作具合法性、正當性、專業性,使其更能配合特區政府文化發展方向、人才培養需要,以及對外交流合作的工作,充份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同時,透過市場化運作,減少對公帑的依賴。未來,澳門樂團有限公司將嚴格按照《公共資本企業對外公佈資料指引》及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的要求,建立切實可行的公司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兩樂團的管理和營運工作,致力提供高質素的音樂會予本地觀眾、促進區域和國際交流合作,以及在培養音樂人才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其改革模式,有點類似內地演藝團體的改革。實際上,十八大以來,內地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經歷了由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到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的過程,實現了從一般性事業單位向真正市場主體的跨越。轉企改制後的演藝團體,進一步明確了「以改革求活力,以創新謀發展,以品牌創效益」的三大發展主題,在堅持藝術生産的同時,全面實行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銳意進取,不斷創新,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實力和競爭力。在新模式、新理念的引領下,一批批精品佳作不斷涌現,幷通過多種新型演出模式,走近大衆,贏得口碑。
  澳門特區作為一個省級的行政區域,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應當有一個樂團,甚至還應當有一個劇(歌舞或話劇或粵劇)團。實際上,在內地,不要說是每個省級的行政區域都設有樂團和劇團,就連某些地級市都有如此設置編排,而且其藝術品質、出品,都可與省級演藝團體媲美。不久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就創作、上演了由趙季平作曲、彭家鵬指揮的大型民族管弦樂《澳門印象》。而在澳門回歸二十二週年的前夕,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精心策劃打造,珠海民族管弦樂團原創大型民族交響組曲《簕杜鵑與金蓮花》,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這場音樂會是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二周年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的一部力作,也是珠海舞臺藝術作品首登國家級藝術殿堂。由珠海民族管弦樂團、珠海歌舞團携手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愛樂男聲合唱團及多位澳門歌手和演奏者,共二百多位藝術家共同爲觀衆演繹大灣區的風土人情,講述珠澳兩地同根同源、融合發展的生動故事。在二零二二年新年前夕,《簕杜鵑與金蓮花》移師澳門文化中心演出。
  在澳門回歸後不久,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委託無錫歌舞團排練並演出的舞劇《澳門新娘》,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首演。該舞劇雖然是由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藝術總監應萼定先生編導,澳門作家徐新先生與應萼定合作構思及編劇,但因澳門當時缺乏舞劇人才,因而委託無錫歌舞團排練並演出。
  相比之下,澳門相對地落後了,有必要急起直追。這不但是豐富澳門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彰顯「一國兩制」在文化領域的成就的需要。
  澳門樂團的改革,由剛被委任為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的許健華出任董事兼總經理。由於許健華現在是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會的理事長,參與了《簕杜鵑與金蓮花》的創作,「青交」也參與了《簕杜鵑與金蓮花》在澳門的演出,因而倘在澳門樂團的樂師出現「青黃不接」狀態時,「青交」中具有專業水準的樂師,就可經過嚴格的考核後自然地補缺。
  其實,澳門樂團在適量聘請外地樂師的同時,更應培養本地樂師。除了樂團原有的本地樂師外,近年有不少澳門學生到內地或外國的音樂學院深造,他們畢業後如是回澳發展,在與外地樂師考核同樣水準下,應當優先錄用。至於外國樂師,因為特區政府嚴格執行「外防輸入」的防疫策略,禁止外國人入境,而且也為了避免迷信「月亮是外國的圓」,今後盡量逐步減少聘請。
  在制式編制中,樂團和劇團應當設置創作室。實際上,《簕杜鵑與金蓮花》中有的作品,就是由澳門的藝術家作詞作曲的,適宜考慮予以吸納。倘若仍未具有設置專職創作人員的條件,也可作兼職制或部頭外包制安排。